89岁袁隆平再创奇迹,值得被这个时代铭记 网友:真男神!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再创纪录,亩产超过1200公斤,虽然袁隆平自称自己只是一个种了一辈子水稻的农民,但他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半个世纪,并且做出卓越贡献,解决了无数人民的粮食问题。耄耋之年,仍坚持科研工作,每天下田研究,他曾说:"原来只想搞到八十岁就告老还乡,现在我要奋斗终身"。

出生于四十年代的人,大概都经历过长久吃不饱饭的日子,特别是1958年至1960年间,由于当时的浮夸风和自然灾害,让中国的百姓饱尝饥饿的苦日子。那时的袁隆平还是一名青年教师,在湖南省安江农校早稻品种试验田,他被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吸引了,这株水稻株型优异,穗大粒多。他自己数了数,竟然有160多粒,远远超过了普通稻穗,袁隆平赶紧给这株水稻做了标记,并将其所有谷物留作试验的种子。
第二年的实验结果出现的结果让人大失所望,水稻并没有和预想中的一样超过它们的前代,并且长得也高矮不一,抽穗时间也有早有迟,根据蒙德尔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的第二代是不会分离的,只有杂种才会,袁隆平意识到这应该是一株杂交水稻,但是当时的权威学说是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不具备杂交优势。

但他决定不为权威所限,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奥秘和规律,并在1966年发表论文证实了自己的猜想,首创的"三系法"杂交水稻。1973年10月,在全国杂交水稻会议上,袁隆平发表论文并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76年大面积推广,增产20%以上,开创了杂交水稻的新篇章。

袁先生及不仅在理论上做出了杂交水稻育种发展方向的预测和探讨,而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上获取了可以用于实际育种的野生稻的亲本并把这些亲本在同行中散发。这些工作对杂交稻的成功开发是独创的、不可替代的、也是重大的,"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呼袁隆平当之无愧!

就是这样一个值得尊敬的老人,竟然还有人去不承认甚至诋毁他的独特贡献,我们尊重和推崇袁先生,并不是仅仅认为他一个人的成果足以替代整个农业科学家群体,而是因为他是一个令人尊重的科学家群体的代表。他的成果加上其朴实的作风,使其科学界传奇般的人物。可以说,如果要诋毁袁先生,诋毁的是我国整个的科研科研团体。
在美国是爱因斯坦做出了原子弹的公式,是奥本海默带队制造出了原子弹,爱因斯坦只有公式,其余的他什么都没做。奥本海默只制造几颗原子弹,但美国却有几千颗原子弹,俄罗斯也有几千颗原子弹,也就是说,奥本海默对原子弹的贡献只剩几千分之一。那爱因斯坦以及奥本海默对原子弹的贡献,难道就可以否定吗?

袁隆平指引了方向,作出了成果。然后,还有其他很多了不起的科学家跟进,也做出了贡献。但不论是不是也有人跟进做出了杂交小麦,是袁隆平不受权威理论所限几十年如一日的研究,他是当之无愧的杂交水稻研究领航者,也是毫无疑问的杂交水稻之父!袁老解决了中国最大的粮食问题,应该为他点赞,为他祝福!希望他老人家长寿,永远健康!

文章来源:南京紫云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