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
今天在朋友圈和中午的食堂听闻了李咏去世的事情,虽说这年头有各种近世名人从这世界失去意识的消息,不过当听到这歌名字时,说实在还是颇感意外。
细想李咏这个名字最后一次出现在自己脑海里可能还是5年甚至更早的央视春晚里;之前依稀记得的还有些用名字谐音做的专题节目,可是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是什么主题的了,怕还是那种嘻嘻哈哈的真人秀吧;再之前记得就是满是商标的幸运52和开心6+1,哦对,还有本山大叔的开心6+7的段子。
李咏给人留下的印象总是那张满是褶子的标志性笑脸,说不上吸引人,但这样的笑脸对于需要不断活跃气氛和普遍制作水平尚一般的当时的真人秀来说匹配度可谓是无出其右者。不掩饰的说,小时候不怎么补课的我,在周末的接近午间的一个重要的娱乐项目就是看咏哥的节目。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现咏哥的笑脸终究抵不过google.com所提供的知识的海洋,也就渐渐地离开映着咏哥长脸的银幕。
说来李咏,之所以记忆深刻,主要理由其实是来自高中语文老师的对其的态度。高中语文老师是从内陆地区一步步通过努力来到上海的一个很勤奋的中青年(关于老师的故事以后定是会再提到的),她对李咏可谓是恨之入骨。说原因,其实她恨的是咏哥笑脸背后的电视娱乐,在她眼中这种电视娱乐节目是使人灵魂空洞化和人格物质化的一支魔笛,通过成熟的商业化制作剥夺观众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个关联颇有一点Neil Postman的《娱乐至死》的意思。正如之前提到,咏哥的笑脸和电视娱乐简直是绝配,作为敌人的朋友,很不幸李咏就成了老师的敌人。
在被疯传的朋友圈帖子中,发现其实李咏私下并不是一个如节目所示那样的笑面人。在从银幕消失后,则是和崔永元一样走进的中国传媒大学,登上了三尺讲台。一个没有思想深度的人,哪怕是再有名也不可能在一个著名文科学校当一名专职讲师或是教授吧。只是他一度更善于用自己的笑脸做一些让导演和观众获得快乐的事情。
说回来,人们记住李咏,当他离开时人们怀念李咏时,其实他已然成为了一个时代的印记——一个电视节目尚不丰富时逗人开心的真人秀的代表。不论,他所代表的事务对社会进步的表现得正面感多亦或负面感占据上风,至少他让人们欢乐过。愿更多国人能获得比李咏更为纯真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