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与外卖
应该奇怪为什么会把这两个词汇扯在一起,从外卖开始说吧,从外卖兴起后,除了在自媒体中偶尔看到外卖骑手的心酸外,还有的就是每2.5天就有一个外卖骑手伤亡的数据,可见在的外卖行业内,其实也是有血有泪的心酸发展史。而我始终认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对的,哪怕不动手,迈开腿也是应该的,我始终认为外卖其实是懒人才会有需求的产物。知道两个月前我去拉萨,拉萨的第三天,实在不想在吃藏餐,在弟弟的建议下第一次点了外卖,我们未迈出一步便在拉萨吃上了东北的包子和四川的菜肴。我第一次觉得其实在果腹的需求面前,外卖其实也是挺好的选择,在城市的快节奏面前,我逐渐认同了外卖这个东西。 而提到面试,是因为我在面试这几天,频繁往返于昆明于家之间,我发现我可以边洗澡边等,外卖到的时候,我刚好可以换上正装,吃完饭后直接到考场参加面试,节省不少时间。下午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人吃饭一般就比较惨,叫来外卖后,就连小哥迟到打开致歉的电话都觉得无比亲切,特意叮嘱他下班高峰路上注意安全,慢点也没事。饭菜不必可口,好评是必须给的,如此节奏的社会,不是恶言相向的话,不必在电子商务的差评中为难人,这是我的准则,谁都不容易。何况你想吃热乎了,干嘛自己不出门干嘛自己不动手? 再说面试,从迈入2018年开始,我被一条90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00后登场的朋友圈所震惊,起先有点蒙圈,经同事的解读是这样的:截止目前,所有90后均已成年。我忽然发现属于90后先头部队的我们年龄其实已经不小了,而起码一直以来我都挺乐观的,直到两次面试,等待时在聆听与前后左右的攀谈,工作一年的竟嚣张跋扈。我转头告诉他我工作5年,左右告诉我:那你应该是叔叔一辈的。我忙说那些年读书少工作早,算了打了圆场。之后我加入他们的攀谈中,惊奇的发现他们都和我弟弟一般大,我也全是大哥一级的了,停止了攀谈后连留微信的勇气都没有,草草加入了他们的群聊之中,还希望他们叫大哥就行了,千万别叫叔叔。 这往返期间,我在家与昆明往返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大四准备考研叫做秦阳的个旧女孩,与我临坐。知道她要考研是因为看见她在火车上背考研的英文单词,不好打扰她,也怕她觉得我是怪叔叔,还是她先开口问我你去哪里,我说回建水看个朋友,看见她拜了方便面在桌上,我顺便回问了一句,你是不是还没有吃饭?他她回我赶着坐车没来得及吃。火车开动,我趁着到车厢连接处抽烟的间隙帮她看了一眼开水,回来告诉她热水在车厢连接处,她去泡方便面时我怕挤到她,换到了她对面坐下看着窗外的风景,毕竟我是第一次坐回建水的火车。记不清我们后来的聊天是从何时开始的,只记得她跟我的聊天让我觉得惊艳,从学习考证、人情社会、公司财务、国家政策到股市和黄金白银市场,我只觉得我面前坐的应该是个学金融的才女,快到站时我问了她的名字之后下车,我觉得其实我们的大学并不是大学她们的才是,起码从学习的角度,我们在大学期间从未把自己所学联系实际并剖析得如此清楚然后再产生自己的见解。在这一层面,其实我们是失败的,以至于在进去面试场的时候,成了年龄最大的那一批,希望现在明白也不晚。换个角度,其实学校所学和社会所学我觉得也差不多,因为我与她的交流我并不觉得吃力,而且有些经验是必须走出学校才会发现的。用网游来比喻,如果社会是个游戏,学校是新手村,我们都出生在那里,都要走出来,而她们与我们的区别就是她们资质高一点,氪金比我们多一点。而努力的层面,我们吃亏的是没有在相同的时间纬度拿到全日制文凭而丧失很多选择的机会,他们也许可以走在台阶网上走,而我们可能要攀一部分山,可其实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是她们在学校难以取得的阅历,所以长辈之所以是长辈,前辈之所以是前辈,这是文凭无法取代的,也就是为什么面试时有人觉得紧张,而我们几个收放自如的原因。可最终的结果其实也是很复杂的,犹如社会这部超级网游,有开不完的地图、刷不完的副本、数不清的玩家。而我在其中扮演的只是其中一个,我顿悟的其实是:找工作要心平气和,而找伴侣一定要找能够好好说话,好好聊天的! 期待再次遇见你,期待面试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