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少年成长记
多年以后,回忆起熊孩子在球场上的奔跑,我应该都会记起这样一个片段:那天天气很好,天是蓝的,草是绿的,小风是暖的,一只圆圆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不知是谁,伸出勇敢的小脚,“咻”地一声,足球飞进球门。进球的一方欢欣鼓舞,跟教练一一击掌庆祝,而他,我的孩子,被进球一方的守门员,看到此情此景,也高兴起来,穿越半个球场跑到教练面前,热情地伸出他的手掌。
老母亲在场外扶住额头。
他真的太热情了,每次早早地去,在教练脚边围绕,帮忙摆辅助器材;站队集合,数他声音最响,小身板挺得最直;散场的时候,大家手叠在一起,把球衣往上抛,他抛得最带劲,表情最兴奋;就是……技术真的不太行,我怀疑他对足球的理解出了严重的方向偏差,踢球当然不止是跑动、庆祝、欢呼,所有人都开开心心,而是要赢,要赢,要赢。
“但是没关系啊,别人赢了不就等于我赢了吗?”(让我来猜一猜,他的逻辑该不会是这样的吧)
动作迟缓,抢不到球,长得又大块,经常没有地方放,就让他去守门,但是没有一次把门守住。
亲眼见过有一回,球到门口已经落地,攻势约等于零,而他站在那里,左右调整姿势,没等他调整好,众目睽睽之下,球从他的两只脚中间滚进了球门,对,滚进去的。
老母亲再次扶住额头。
尽管如此,他还是一本正经地参加训练,对自己在队里的能力排名问题浑然不觉。不过上周有个小孩跟在他后面叫“傻蛋”,我不知道这件事是不是有助于他认识到自己跟队友的差距,反正就表现来看,他对此展现出了超高的宽容水平,面色如常,充耳不闻,继续以常人0.25倍速运他的球,倒是难得莅临指导一回的他爹,老脸几度挂不住,羞愤欲退场。
如果球场上也有勤奋C位,友好C位什么的,我相信他也能拿上一个,站在台上,接受不一定是真心的祝福和一定是真心的嘲讽。他把嘲讽丢掉,祝福吃下去,说心理强大也好,说善于催眠也好,至少他已经暂时找到了消化这种事情的方式。
就像我,已经把对他的期望及时调整成了,有锻炼身体就行,天气这么好,大家一起跑一跑就好啦,什么培养竞技意识啦,训练团队合作啦,没讲过,没所谓!
听说下周要进行比赛,他终于有一点焦虑,忧心忡忡地对我说,“我太菜了。”我安慰他没关系大家都很菜。他很快想通,给自己打气:“我们是还没变成蝴蝶的茧,只要我们好好训练,一定会破茧而出的!”
啧啧啧,听起来倒是热血得很。
到现在练球已经一个多月,也有额外收获,球盲如我,如今看到青和绿的配色,黑白格的小旗子,内心竟然也有一点小激动。我想,等下一次世界杯,也要带他一起看上几场,让他知道这样跑来跑去到底是为了什么。
他所在的球场是一个非常大的训练场地,不同年龄的孩子和大人们在不同的区域练球,没多久我就被飞球袭面,熊孩子看到,走到那个比他大的孩子面前:“你打到我妈妈了。”
“so?”(小子你挺拽啊)
他很怂地走回来,抱了一下我,我想他是要告诉我,“别生气,我也不知道怎么办呀。”
好的,没关系,我已经很开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