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孤独
"hello darkness my old friend.I've come to talk with you again."
前些日子写了一篇《我们需要怎样的哀悼,又该哀悼些什么》豆瓣的菊花这么紧,估计一辈子都审查不出来了。文后的留言让我感动,尤其是一个藏族同学说:厉害,作为一名藏族人,我理解你在文字中所饱含的寓意。谢谢你的那句,哀悼,随便你哀悼。我很难形容我当时的感动。
我真的一下子觉得我所写的是值得的,我所有的积累都是值得的,我所在做的都是值得的。
高行健说,只要有人在看,这个作家就不会死。
当然我并不自认是一个作家,只是一个码字的。
在文章的留言中我耐着性子,用我最大的宽容和每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即便是争吵,我也希望争吵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将对方踩在脚下。
但是我还是习惯于等自己经历的事情冷却之后再去对他做反思。
也许不论是读还是写,文本都注定孤独。
初春的时候还是很冷的,我在号称恒温的游泳池里排出肺里所有的空气,静静的沉在水底。
被水环抱着,勾勒出我的形状,那种凉刻画出每个细节。
标准游泳池里没几个人,所以水底显得异常宁静,在遥远的流水的背景声中我听见自己的心跳。
也许肺活量还不错,所以可以沉很久。
慢慢感受到自己对空气的渴望,却是那么静谧。
渐渐触摸到自己的极限,一点点幽暗的恐惧在心里一闪即逝。
伸出手作出各种形状,在水的反作用中感受,想象,再睁开眼睛看。
在极度的缺氧中一跃而出,大口地喘着气,贪婪的呼吸着潮湿的空气。
自幼开始养成地阅读习惯,让我开始习惯用文字思考,用文字感受自己的内心。
而阅读,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
不论是小时候躺在床上蒙着被子打着手电筒看书,还是在课堂上低着头看偷偷放在抽屉里的书,或者是关上房门躲在房间里听着音乐看书,又或者是熄灯之后点着充电灯在床上看书,也许还有在树荫下坐在山坡上读书,在充满印刷品味道的图书馆看书,都是一件自我,不能受任何打扰的事情。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件及其私密的臆想之旅。那些冰冷的文本,在想象中开始展开画面,诱惑人去思考,让人慢慢体会。很慢。
自我便是孤独,在臆想中你不能和任何人交流,除了文字。读罢之后却又感到交流乏力,能怎么说呢?如果你读过,那我们便有了默契,一个小小的暗示就可以心领神会,如果你没有读过,我只能说:你去读吧。
写也是一件自我的事情。文字已经变成了一种自我感知的手段,一种思维方式。也许写的东西会预设读者,但是那读者依然是自我的想象。
当有一天,你突然听见有人说:我读懂了你的文字,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那是一声长叹,是舒心的一笑,是狐疑的目光,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也许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个书和文本构建的时代了,我暂时不想对它进行批判,关于娱乐摧毁人的思辨也暂时不愿去提及。
这几天入夜之后在读《美妙的新世界》。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原来是出自这里。
那么好吧,对不起,我不合群。
前些日子写了一篇《我们需要怎样的哀悼,又该哀悼些什么》豆瓣的菊花这么紧,估计一辈子都审查不出来了。文后的留言让我感动,尤其是一个藏族同学说:厉害,作为一名藏族人,我理解你在文字中所饱含的寓意。谢谢你的那句,哀悼,随便你哀悼。我很难形容我当时的感动。
我真的一下子觉得我所写的是值得的,我所有的积累都是值得的,我所在做的都是值得的。
高行健说,只要有人在看,这个作家就不会死。
当然我并不自认是一个作家,只是一个码字的。
在文章的留言中我耐着性子,用我最大的宽容和每一个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即便是争吵,我也希望争吵的目的是交流,而不是将对方踩在脚下。
但是我还是习惯于等自己经历的事情冷却之后再去对他做反思。
也许不论是读还是写,文本都注定孤独。
初春的时候还是很冷的,我在号称恒温的游泳池里排出肺里所有的空气,静静的沉在水底。
被水环抱着,勾勒出我的形状,那种凉刻画出每个细节。
标准游泳池里没几个人,所以水底显得异常宁静,在遥远的流水的背景声中我听见自己的心跳。
也许肺活量还不错,所以可以沉很久。
慢慢感受到自己对空气的渴望,却是那么静谧。
渐渐触摸到自己的极限,一点点幽暗的恐惧在心里一闪即逝。
伸出手作出各种形状,在水的反作用中感受,想象,再睁开眼睛看。
在极度的缺氧中一跃而出,大口地喘着气,贪婪的呼吸着潮湿的空气。
自幼开始养成地阅读习惯,让我开始习惯用文字思考,用文字感受自己的内心。
而阅读,是一件非常自我的事情。
不论是小时候躺在床上蒙着被子打着手电筒看书,还是在课堂上低着头看偷偷放在抽屉里的书,或者是关上房门躲在房间里听着音乐看书,又或者是熄灯之后点着充电灯在床上看书,也许还有在树荫下坐在山坡上读书,在充满印刷品味道的图书馆看书,都是一件自我,不能受任何打扰的事情。
每一次阅读都是一件及其私密的臆想之旅。那些冰冷的文本,在想象中开始展开画面,诱惑人去思考,让人慢慢体会。很慢。
自我便是孤独,在臆想中你不能和任何人交流,除了文字。读罢之后却又感到交流乏力,能怎么说呢?如果你读过,那我们便有了默契,一个小小的暗示就可以心领神会,如果你没有读过,我只能说:你去读吧。
写也是一件自我的事情。文字已经变成了一种自我感知的手段,一种思维方式。也许写的东西会预设读者,但是那读者依然是自我的想象。
当有一天,你突然听见有人说:我读懂了你的文字,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那是一声长叹,是舒心的一笑,是狐疑的目光,是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也许这个时代已经不再是一个书和文本构建的时代了,我暂时不想对它进行批判,关于娱乐摧毁人的思辨也暂时不愿去提及。
这几天入夜之后在读《美妙的新世界》。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原来是出自这里。
那么好吧,对不起,我不合群。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