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私藏小众景点
查看话题 >以色列自驾线路①上——Bet She'arim贝特沙瑞姆,Meggido米吉多 (暗藏主题:考古)
我挑选自驾线路(本人为自骑)的标准是,沿途风光好,能将不少值得去的点串起来,不太适合靠公共交通前往,且单个点游玩时间也不会太长。
本文介绍的这条线路,可以从海法出发,包含三个点(都能使用公园票):Bet She'arim贝特沙瑞姆国家公园,Tel Megiddo米吉多国家公园,Bet She'an贝特谢安国家公园,然后可以往北前往加利利湖及戈兰高地(自驾线路②),也可以从贝特谢安的陆路关口入境约旦。他们都是人文遗迹型的,规模上很不impressive,并不算所谓必去的景点,不过要时时刻刻想想他们的年代,对古迹感兴趣的还是很推荐的。

其中Bet She'arim能看到很有特色的大型墓穴,贝特谢安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古罗马城市,得利于一场大地震成为以色列保存得最好的罗马遗迹,如果没有计划去约旦的杰拉什,这里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所以介绍贝特谢安时,能顺便补充一些我对古罗马城市浅薄的了解。路线会途经以色列最肥沃的谷地,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农业区。




Bet She'arim位于下加利利地区,在Kiryat Tiv'on旁边,以其大型的犹太墓地闻名,15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将其称为犹太复兴中心,“这片由一系列墓穴组成的遗产地位于耶路撒冷城外。这里从公元前二世纪开始不断发展,在第二次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革命失败后,这里成为犹太人的主要墓葬地。这些位于海法东南部的墓穴是一个由希伯来语、亚拉姆语和希腊语铭文及其它艺术形式构成的艺术宝库。公元135年后,古犹太人在族长拉比犹大的领导下实现犹太复兴,这片遗产地正是这一时期历史的独特见证。”
Bet She'arim现在是一个国家公园, 除了能参观到开放的大墓穴,也能看见山坡顶上的城市遗迹(规模很小)。
门票:成人22谢 小孩子9谢,开放时间:四月到九月早上八点至下午五点,十月到三月早上八点至下午四点,周五及节日提早一个小时关门,关门前一个小时停止入园。公共交通来这里并不是很方便,可以搭海法到阿富拉的301路。从海法出发沿着75号公路开20公里可抵达。

从铁器时代开始有人定居,第二圣殿希律王时期建立城市。犹太起义被罗马镇压,第二圣殿被毁后,犹太人被赶出耶路撒冷,犹太公会就搬到了这里,也是贝特沙瑞姆的黄金时代。犹太公会是由犹太长老组成的立法议会和最高法院,当时的犹太领导人, Judah the Prince 犹大哈纳西(有名到用“拉比”就指代拉比犹大),就在这主持编纂了《密西拿》。《密西拿》把大量的口头法规汇总,具体规范了犹太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准则,后被补充为我们熟知的《塔木德》。有钱有势有才有德的犹大哈纳西最后十七年搬到了塞佛瑞斯 Tzippori 住,死后还是葬在了这里。传统上认为是因为“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五贤帝最后一个)送了一块Bet She'arim的地给他,据犹太经典奥勒留和拉比关系极好。一直以来橄榄山就是犹太人的梦想阴宅,可是犹太人被禁入耶路撒冷后,此地就变成了不错的选择,再加上犹大哈纳西墓地的地区吸引力,各地富有的犹太人(甚至远至也门)都想葬在这里。原来Bet She'arim是个农业城市,后来全靠阴宅地产拉动GDP了。

城市遗迹在墓穴南侧的山坡上,前往国家公园的路上就能看到,包括一个城门,一个犹太会堂的根基,还能看到榨橄榄油的器座。但是大部分的城市遗迹还埋在山坡里没有进行挖掘,所以也没什么值得看的。往西去还有一处遗迹,有些学者认为就是犹太公会的建筑;旁边是Alexander Zaid(一位以色列建国前的英雄)的雕像,和一个阿拉伯古墓。

进入公园,穿过停车场,就来到一个小的博物馆,一个前身为罗马时代玻璃工厂的洞窟。馆内中央的地面上就是一块这里生产的毛坯玻璃,重8.8吨。还有一些小件玻璃器具和其他文物的展览及介绍。


考古人员在这发掘了20个墓穴,单独一个就能有400个墓位。这些墓穴大部分来自二世纪到四世纪。博物馆旁边的那个(20号窟),就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大墓穴。入口为三拱门设计,左侧还有一个小侧门。Bet She'arim在希伯来语里就是“the house of gates”的意思,也是很形象了。墓穴在比较软的石灰岩上开凿出来,进入后会发现有甬道通向许多墓室,在未完全发掘的情况下,已经发现了一百三十多个石棺,随处可见。石棺都有很精美的装饰,雕刻有各种犹太教常用的图腾,还在墙上发现了犹太灯台的浮雕。 这里游客不多,在甬道间穿梭到不同的墓室去,阴森无比,妙不可言。









14号窟就是犹大哈纳西的家族墓穴,但是并没有开放参观(现在就不知道了);墓穴入口同20号很相似,旁边还有古代的阶梯结构,给来朝拜的人坐,还能上上课。

山坡上还有不少比较小的富人家族陵墓,可以看看不同的入口样式。
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墓穴开放吧。



Bet She'arim这里地势比较高,附近很多越野摩托车的线路,猛地骑上来差点骑晕了,当然开车是不用走这样的路的不用担心。不过滑下山时穿山越田,风景极好。



Tel Megiddo现在是一个国家公园,“tel”指有考古价值的山丘。2005年米吉多,夏琐和贝尔谢巴的遗迹一起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因为他们都与圣经大有关联,且是很有代表性的以色列早期遗址。米吉多处于两大商路之间,连接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及小亚细亚(Via Maris),自古战略上极其重要,经常是各文明干架的场所。大约公元前7000年就有人定居了(新石器时代的早期),青铜时代早期就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迦南城邦,发掘出一个神庙是那个时代近东最大的建筑结构。埃及人,以色列人,菲力士人,波斯人先后占领,亚述人阿拉米人来了又走,米吉多就不断被毁不断重建,直到公元前三世纪被废弃不再有人居住。公元前十五世纪,图特摩斯三世的埃及军队在此与迦南反叛联盟大战一场,“它是世界上有可信史料记载的第一场战役。它还是首场使用复合弓和有伤亡人数统计的战役”。一直到近代,一战中英军也在这里击败了奥斯曼土耳其。

考古学家在此一共发掘出了惊人的26个文化层。是否继续挖掘是考古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抉择;挖到这么一个地层,下一层可能会有更有意义的发现,但也有可能破坏了这一层结果却没有什么收获,所以有时候会相对保守地挖掘一小部分。在米吉多就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高度不同时代的文化层,本来他们都是互相堆叠起来的。

对于基督教徒来说,这里有更重要的意义。米吉多在圣经旧约中十八次被提及,新约圣经《启示录》中写到世界末日时正义战胜邪恶的最后大战会发生在Armageddon哈米吉顿,希伯来语中意为米吉多的山,所以这里会看到一车又一车的朝圣团。但Armageddon应该只是泛指某个战场,而米吉多又是这么一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引申成为末日大战也不足为奇了。老布鲁斯威斯那部《世界末日》英文原名就是Armageddon。

2005年在Tel Megiddo附近的米吉多监狱里发掘出了圣地最老的基督教堂(公元三世纪中期),在此之前一般认为是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或者是伯利恒的圣诞教堂。为了接收一批新的哈马斯住客,囚犯在监狱的一角进行挖掘工作准备建新的牢房,发现并同考古学家Yotam Tepper一起挖出了马赛克地板,建筑地基和一些陶器。这块大约五十四平方米的马赛克地板上有着希腊铭文“献给耶稣基督”,基督教早期的双鱼图标(而不是十字架),同样有铭文的餐桌(可能用来最后晚餐式的聚餐),有可能是最早出现“耶稣基督”的建筑,那时候基督教还没被罗马官方承认。不过这个建筑本身很可能是个人家,而马赛克所在的房间是个祈祷室,即便如此仍然是迄今为止最老的基督教礼拜场所。


米吉多监狱是以色列最大的安全监狱之一,据说关押不经审判拘留的“安全罪犯”,无比的拥挤;好在十三年过去了,由于该监狱不符合欧洲人均监狱面积的标准(以色列开始使用这个标准),政府终于宣布要搬迁监狱好让考古工作正常进行,一个新的国家公园也在规划中。现在已经在旁边发现了犹太村庄和一个罗马军事基地(Legio,据信是哈德良皇帝建造的),马赛克地板也是由一位名叫Gaianus的罗马军官捐赠的,这很有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罗马与早期基督教关系的理解。海法大学的Yotam Tepper表示,建这个监狱的时候英国殖民者就知道这里是某种历史遗迹了。

米吉多国家公园就在66号公路边上,门票:成人28谢 学生24谢 小孩子14谢,开放时间:四月到九月早上八点至下午五点,十月到三月早上八点至下午四点,周五及节日提早一个小时关门,关门前一个小时停止入园。
上次去的时候遗迹上上下下爬满了蜈蚣,虽然有点恐怖稍微小心点就行了。 ☺

进入公园爬一小段坡,沿着一条石头铺成的路(与城门同时代)会来到一个迦南时期的城门,建于公元前十五世纪(青铜时代晚期)。城门两侧各有两个房间,用来驻守士兵,周围是年代更久远的堡垒结构;依稀记得石头垒成的墙上有一条标记的线(白色的漆?木条?),线的下面为挖掘出来的原样,线上为碎片修复。

米吉多比附近地势高,周围是一大片肥沃的谷地,公元前十五世纪时是个城邦,城市统治者臣服于埃及法老,控制着附近不少的土地。按考古老师的说法,城门基本上是一切重要事务的发生地:进城交粮的农民,前来贸易的商队,大国来的使者,什么人都有,也是矛盾冲突的滋生处,所以统治者需要来这调解仲裁;那时候消息传递极难,城邦为了生存如履薄冰,城门也是用来收集情报的地方。
进入城门后向右会看到一个迦南时期的宫殿遗迹,青铜时代中期或晚期,公元前十二世纪被毁,只留下两米厚的石墙和黑色玄武岩做成的阶梯,在其中一个房间还挖掘出几百件河马牙雕,和一间贝壳铺成的卫生间。这些来自尼罗河的精美牙雕现存于耶路撒冷的洛克菲勒博物馆和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

往上不远就是以色列人的城门,在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王国,亚哈王(Ahab )统治时期建造。在圣经中他是个反派,因为娶了信奉巴里的耶洗别。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是所罗门王时期建的,圣经中也有提及(我不太信)。城门为双层结构,有不少内室,实际上只留下了城内的部分。

再往前走会来到同时期的北宫殿和马厩(实际上是12个马厩的综合体),可以看到拴马的石柱和饮马的水槽,可以容纳大概三百匹马。那时候的马匹主要用来拉二轮或四轮的战车(重要的武器),圣经上说所罗门王拥有一千四百辆战车和一万两千匹马,驻守于耶路撒冷及“chariot cities”,米吉多就是其中一个。南侧也有一个马厩综合体(5个),中央有个石灰铺的庭院,运粮食的车能直接驶入进行喂食,和北马厩加起来总共能容纳450~480匹马。

北宫殿旁是比较重要的神庙区,五个神庙在此被发掘出来,互相堆叠。现在能看到一个圆形祭坛状的神龛,便是前文提到的五千年神庙的一部分。两千年间这里都被用来进行动物献祭,发现了大量羊羔,山羊,和牛的骨骸。

往南走有青铜晚期或铁器时代的墓室,和一个公元前八世纪的谷仓。谷仓是个直径十一米深七米容量为四百五十立方米的圆形大坑,有两条沿着坑壁螺旋降到底部的阶梯,一条供人往下走一条往上走,分流防止两个人撞车撒了粮食。

穿过前文讲过的南宫殿和马厩,就来到最后一站,取水系统,亚哈王年代建造的。这个系统利用地下隧道通向城外的泉水,使其居民在城市被围期间仍然可以悄咪咪地取水。你需要往下走36米的阶梯,来到在岩石中凿出来的“楼梯井”底部,穿过70米的隧道就能达到城外的秘密出口。不过从这出去也是到公路边上了,如果要回公园内或大门口就得重新爬回去了。


写到这里发现已经五千多字了,所以分成了上下篇,下篇继续介绍贝特谢安喔。
火山口主烤官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玛利亚岛何以成为袋熊之岛? (35人喜欢)
- 这一次我要做个好学生 (65人喜欢)
- 珀斯or霍巴特?帮我选一个城市生活 (20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