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五国”女性导演联手,是否能顶“半边天”?
《半边天》的标题,含着那句中国老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来自“金砖五国” 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国的五位女性导演,五部短片呈现了不同国度的女性在当代社会的生存状态和生活境遇。
作为第二届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影片,由贾樟柯监制的《半边天》奠定了两个基调:其一,女性的力量,呼应了全球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女性运动浪潮,尤其是在影视领域的不断发声;其二,非西方的表达,“金砖五国”的发声,跳出了欧美主流国家对女性群体的呈现,在叙事和视觉上寻求一种具有地域特殊性的表述。

继上届集“金砖五国”五位男性导演联合拍出的《时间去哪儿了》之后,《半边天》带着政治和文化政策交叠之下的“命题作文 ”性质。与此同时,联和监制张冬表示,这一项目再次丰富了跨国合拍在内容和技术上的策划与统筹经验。

《半边天》的女性视角,在情感表达和创作表现上更加抒情化。五个故事中的女主角们分别有着各自不同的身份和生活背景,她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寻着自我价值的认可。“渴望自由”是共有的核心表达,在思想上、情感上、生活上寻求自由。五位女导演用不同的影像风格传达着当代女性越来越独立和自强的思想意识。
第一个故事:南非·《性别疑云》
打头阵的南非影片《性别疑云》在题材上讨了个巧,在体育竞技中,探讨性别身份所面临并带来的不公与困境。导演萨拉·布兰克说,生活中提倡男女平等,而体育竞技场上却要求男女有别。从而产生了影片中的矛盾。

19岁的赛艇女子单人双桨冠军恩通比,虽然拥有过人的技术,却因长得像男生,遭受社会质疑和不友善的对待。她的思绪游离在媒体的投机炒作、同行对手的挑衅和体制所带来的压力之间,“环境的迎合”与“性别的自由定义”也许是她当前所面临的人生议题。

第二个故事:巴西·《归乡》
拉丁美洲的代表巴西短片《归乡》,由丹妮拉·托马斯执导。女主人公曾经遭受家庭伤害,选择离开家园过自由的生活,而因为家人的一通电话,她又踏上了归乡之路。影片细腻地表现出女性自我与家人之间的情感变化、内心起伏与和解的过程。

第三个故事:印度·《妈妈的假期》
由《摔跤吧,爸爸》团队打造,阿什维尼·伊耶·蒂瓦里执导,《妈妈的假期》是五个故事中剪辑风格最为明快的一个。
快速的日常片段串起女主人公的生活状态和家庭地位,会让人联想到另一部印度电影《印式英语》,两部影片的女主角都希望获得自我价值肯定。本片导演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引起共鸣,进而催化每个人内心的改变。也想通过影片为女性喝彩,让更多人看到女性的另一面,并感谢她们无时无刻对家庭无私的、无微不至的照顾。

第四个故事:中国·《饺子》
《饺子》的导演刘雨霖,作家刘震云之女,处女长片将父亲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搬上了大银幕。

而这次的短片,试图聚焦的是中国式家庭的母女关系,以“饺子“为线索,展开两母女的情感故事。影片中的一句台词道:”坚持自己的喜欢,才是最大的不平庸。“如果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这何尝不是最自由最幸福的状态。

第五个故事:俄罗斯·《线上爱人》
《线上爱人》的导演伊丽莎维塔·斯蒂肖娃是上届平遥影展“卧虎”单元最受欢迎影片《苏莱曼山》的导演。而有趣的是,《苏莱曼山》却是一部非常“不女权”的作品:吉尔吉斯斯坦社会底层的女性,在极端男权社会下,命如草芥。而《线上爱人》展现了乡村女性通过互联网建立的情谊,从另一个视角,好似对《苏莱曼山》的回应。

影片呈现出19世纪俄罗斯油画的质感,色彩丰富的山间田园,旧世纪的环境与互联网新科技形成了混搭的别样风味,男女主人公通过视频的方式谈情说爱,当爱情走入显示生活的时候,却有了意想不到的结果,片中母亲的诙谐的台词让人印象深刻。

平遥国际影展首日在明星红毯、开幕典礼和开幕影片的进程中结束,豆瓣电影PRO前方记者也会在接下来几天继续进行跟踪报道,敬请关注。豆瓣电影PRO也欢迎你的投稿,关于平遥国际影展的新鲜事和深度报道,敬请发送至:pro@doub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