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北京-潘家园
第一次看到潘家园这个名字是在《鬼吹灯》中,那时盗墓类的小说异常兴盛,一次冬天去了趟北京,正好顺便满足一下好奇心,也去潘家园逛了一圈。 去潘家园得赶早儿,知道规矩的人,都是最早一批赶着刚开市的时候就进去了,否则好的物件都被别人请走了。坐头班公交到了这里,进市场大门就是一大石头屏风,上书“潘家园旧货市场”几个字,再向前走几步,呵,好热闹的地方所在!成排的摊位组成的过道当中更是人头攒动,数九的冬天人们都冻得发红的鼻子,缩着脖子,仍饶有兴致地来回徘徊观看着。


我随着人流一圈圈得走着,不经意得看着人们挑选自己看中的物品,仔细地看着货色,质地,询问价格。整个市场里,从字画到玉石,从花瓶到茶壶,从服饰到书籍,从古至今所有的东西充斥着你的眼睛,看得有些眼花缭乱。

看着这满世界的古董字画,想到多少人因玩古董而暴富,或者倾家荡产。乱世黄金盛世古董,没错的,有的人为了收藏,有的人为了兴趣,有的人为了投资,而每一件古董背后又躲藏着怎样鲜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懂得如何才能辨别一件古董的真伪,只是随便走走看看。


在一个玉石摊位前,看到一位老者,手中一块玉石,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着,又用手指使劲儿得搓了搓,“是汉代的”,此话一出,就令围观的人啧啧称叹,行家出手就是与众不同啊。“真的与假的其实就在那朦朦胧胧之间,极细小的差别就决定着它的命运”,就如同那位老者所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是真货还是赝品,只有在行的人才能看出,像我们这样的门外汉也就只有看热闹的份儿。

我想那些所谓的奢侈品,不仅仅是指的那些价格昂贵的化妆品、手提包,真正的奢侈品,应该是这些从千百年前的泥土中被倒腾出来的古董,它们真正的价值并不是用价格能衡量出来的。
扫一扫 支持洪炉思哲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