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遗珠”《冥王星时刻》以隐喻手法反思中国电影行业现状
这是「豆瓣电影PRO」X 平遥国际电影展第3篇文章
从《黑暗传》到《冥王星时刻》
《冥王星时刻》是第六代导演章明的最新作品,从《黑暗传》的古老传说到赋予每位角色对立感的性格特征,导演延续着自己一贯的神秘式创作风格。
影片的原名即为《黑暗传》,后改名为《冥王星时刻》。《黑暗传》是丧礼上为守灵而唱的歌,长歌要唱三到七天,内容涉及人类起源等超越自然生活体验的部分。

章明说自己小时候就听到过这种歌。十年前,他想拍一部与此传统有关的电影,也回去采风,《黑暗传》的项目计划被鹿特丹电影节选中,获得了一万美元的剧本发展金。当时,章明的设想是拍成低成本的三部曲,第一部作品拍出来,叫做《新娘》。《新娘》没有在国内公映,也没有卖给视频网站,只在国外一些小型的影展上流转了一番,现在已很难看到。
2015年,章明结识了本片的制片人沈暘,重新提起《黑暗传》的项目。在筹资的过程中,他们参加了金马创投,不过并没有中标。后来在上海电影扶持基金的帮助下,找到了投资方,电影得以开拍。前后十年,他把自己求索《黑暗传》的经历作为蓝本,拍摄了《冥王星时刻》。

而更名后标题中的“冥王星”对于章明来说,冥冥中也蕴含了一点隐喻的味道:“冥王星”是自己的这份坚持与当下电影环境的格格不入,就像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一样,晦明不定。“中国的导演们都在长大,而我却没有改变。”
从戛纳到平遥
早在今年5月,《冥王星时刻》在戛纳电影节的 “导演双周“单元进行了世界首映。这是今年50周年的“导演双周”单元选择的唯一一部华语作品。
这部个人化风格鲜明的作品,在戛纳获得了诸多外媒的好评。《好莱坞报道者》记者Patrick Brzeski称赞许影片以隐喻时的笔法,反思当代的电影行业现状,而影片则是是届戛纳的“一颗遗珠”。

戛纳导演双周主席爱德华·温托普评价影片充满“对电影创作与社会的反思,其中夹杂着洪尚秀式机灵的幽默感。”平遥电影节艺术总监马可·穆勒则认为:“这是今年最具有新浪潮精神的一部电影。”恰巧,温拓普今年也来了平遥电影节,担任“费穆荣誉”奖的评审。
影片主要讲述电影导演王准(王学兵饰)、制片人丁宏敏(刘丹饰)、男主角白金铂(易大千饰)和跟拍摄影师度春(李心然饰)从大城市来到山间为即将筹拍的电影采风,当地干部老罗(易平饰)陪同他们一起探访民间传统史诗悼歌《黑暗传》的故事。

导演王准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得志,在从事的电影行业里也不够出类拔萃,但在艺术以外的社会环境中,他却是别人看上去生活得不错的一个人,甚至会受到山民的崇拜。
制片人丁宏敏是一位能力很强的制片人,精通中英日三种语言和不同地区的方言,工作中与各类人打交道,做事干净利落,却也是一个内心敏感女人,她与同行中像陪衬的男主角小白和外表清秀、内心又有点叛逆的跟拍师小度,都有着些许不易明说的相处关系。

而地陪干部老罗性格执拗,做事有自己的一套逻辑,在他看来:“有饭吃、有铺睡,就是小康生活,就是幸福“,他认真地相信着山林里有野人的传说。遇到事情老罗总喜欢说:“有希望”,但往往发生的结果叫人有点预料未及。
值得一提的是,「豆瓣电影PRO」映后从片方那里独家了解到,原来饰演老罗的易平并非专业演员,只是副导演在路人里寻找到的一位普通大叔,他将老罗这个人物塑造的很生动,成为本片中的一个亮点。
片中另一亮点应该是曾美慧孜,饰演一位生活在山区的小寡妇,从角色外貌形态和内心变化都表现得引人瞩目。

在影片中,导演还精心设计了一些讽刺桥段,都是来源于当下真实的电影行业现象,有些表现暗示的非常明显,甚至可以具体联想到某一部电影,至于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就不得而知了,主演王学兵也提到过自己在塑造王准这一人物的时候,可以他在身上发现很多导演朋友的影子。
《冥王星时刻》
又名:《黑暗传》
英文名:The Moment of Pluto
导演:章明
编剧:章明/龚竽溪
制片人:沈暘
主演:王学兵/刘丹/曾美慧孜/母其弥雅/李心然
制片国家:中国大陆
语言:汉语普通话
类型:剧情
上映日期:2018-05-16(戛纳电影节)
片长:110分钟
出品方:爱奇艺影业(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维格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永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国际发行:LOCO Films(法国)
海外宣传:视幻文化
「豆瓣电影PRO」继续欢迎你的投稿,关于平遥国际影展的新鲜事和深度报道,敬请发送至:pro@douba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