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永居:斜阳外,一枝春——英国签证二十年(七)
一
十年永居,这个移民途径严格说不是英国政府主导的,它不是依据英国移民法,而是来源于欧洲人权公约(European Convention of Human Rights),简称ECHR。
简单说,欧盟人权专家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在某个地方生活了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习惯上心理上经济上社会关系上等等,都跟这个地区有了很强大很深厚很密切的联系。如果强行分离人和所在地,是不人道的,是违反基本人权的,因此应该允许他们在这个地方永久地生活下去。允许他们永久生活下去,就是要给他们永居身份。
在这个思路下,有了“十年永居”这个移民途径:Permanent Residency based on Long Residency Rule。
一开始,英国对于“Long Residency”的定义,有2种解释:一是在英国合法的连续居住10年以上;二是虽然不合法,但在英国连续居住14年以上;
在以上2种情况下(无犯罪记录,离境时间不超等等小条件,也要符合),外国人可以申请英国永居。
“合法的连续居住”,指在10年过程中,必须一直持有合法的英国签证。各种签证类型都可以,但时间上必须连续,不能有断档,即:不能有Gap。同时,在10年中,累计离开英国的天数不能超过540天,单次离境不能超过180天。
不合法的14年连续居住,主要对于那些因为各种原因黑在英国的外国人。可能一开始就是偷渡过来的,也可能最初有签证,但逾期未归,成了黑户。
14年永居成功的案例不多,十多年前,世纪初的时候,有过几例,后来就一直没有成功的了,几乎等于名存实亡。主要原因是:既然是不合法的呆在英国,当事人就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那些年一直在英国——合法居留,有出入境证明,有签证,当事人或上课或工作,总归是有合法去处。而不合法的居留,几乎所有人都是打工的,而且是打黑工,直接现金结算工资,没身份也无法办银行卡,因此,无法拿出符合法律要求的证明自己在英国居留的证明。
对于不合法留英人员来说,14年的时间太过漫长,他们也不愿意等那么久。因此,他们往往选择另一条更便捷的通道:结婚,跟有英国身份的人结婚,拿配偶签证。这种英国身份人士跟黑户结婚,首次申请配偶签证,基本都会被拒。但是,夫妻可以回国,再次申请,如果婚姻状况真实,最终会拿到签证,可以把身份洗白。
为什么被拒后要回国?因为不合法居留的黑户,UKBA不知道就算了,既然提交申请,就肯定被UKBA知道了,那么,申请人就要表态尊重英国的法律:没签证的时候,得回国,不能在英国非法滞留。想申请配偶签证,在英国境外同样可以申请。
二
十年永居从很早开始,就是英国民众槽点最多的签证类型。因为它的标准(或者说要求),太低。只要连续持有英国合法签证10年,就可以拿英国永居。这个签证,可以是学生签证,也可以工作签证,高技签证,配偶签证等等,只要累计到10年,就行。
虽然看起来对各种签证类型公平,但实际上,最后以“十年永居”路径拿永居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学生签证累积成10年,或者学生签证时间占大头累积成10年。换句更直白的话:以十年永居拿身份的,大多数人没什么正当职业,不算海外人员中的优秀者。(注意定语“大多数”,以10年拿永居的,精英也有,但少数。)
从2000年开始,受英国留学政策推动,很多国内的高中生过来读A-Level,或者本科的预科。1年(语言不好的可能2年)后进入英国大学,3年后再读研,1年后硕士毕业,那时有PSW,可以凭毕业证书直接拿2年签证。算一下:1+3+1+2=7年,十年的大半已过,很多人都会想办法再凑3年,以便达到要求拿永居。
PSW是个分水岭,所有到英国的中国留学生,PSW之前的轨迹基本相同,区别仅仅是到来的时间早晚而已,有的高中来,有的本科来,有的本科毕业才来,总归都是学生签证。而PSW之后,分流开始:
1,最好最能干的,或者说最幸运的,找到工作了,顺利换成工作签证,如果收入不错,为了保险起见,也有人换成高技术移民签证(凭真实工资的高技术移民);
2,还有一种幸运的,没找到工作,但找到恋人了,恋人有英国身份,结婚后可以拿配偶签证;
3,有留下的心,但一时凭能力找不到工作,如果脑子活络,从拿到PSW那天起,就开始策划做收入,一年之后,基本也能转成高技术移民签证,只是这种不是正当行为,算灰色地带;
4,有留下的心,但找不到工作,也不愿意花比较高的成本做收入,更省钱的办法是再申请个什么学校,继续拿学生签证;
5,最后一种,如果读完本科才来的,PSW之后,满打满算在英国才3年,离十年还很遥远,如果没合适工作,很多人也许不愿空耗着,有些就回国了。但有人一咬牙凑满10年的也有。
4和5两种,最主要的操作是凑签证时间,其中,用学生签证的最多。具体做法:硕士毕业后,原本不需要但为了签证,继续读博,或申请另一个硕士学位,或申请别的更容易拿签证的课程。
——以前看别人履历,某人在国外拿到几个学位,甚至几个博士学位,总是令人敬佩推崇,后来才知道,单纯几个学位,真的不算什么,人家说不定也是无奈之举啊,想留却留不下来,只能不停地继续读下去了……
这么说不是对人才不敬,真的人才,现在很少需要辗转读好几个学位的(怪才全才不讨论,太稀有了,不具有普遍性),而且,真的人才,肯定不会找不到对口工作。那种为了避开求职障碍而不得不继续读书的人,一般说本身也没太优秀。
十多年来,国内高校持续大踏步扩招,对高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哪怕3流高校,都要求晋升教授必须有海外经验,于是,到海外院校当访问学者,不再是精英人才的范畴,而是变成了必要环节。访学目的地,美国居首,第二就是英国。
有些访问学者,是拖家带口一起来的。访学通常都是一年(半年或1年多的也有),但有些人想要移民的愿望非常强烈,就在这有限的1年内,生生被各种理由不断延长,最后拿到永居。
很多时候看,折腾一下,还是有效果的。虽然英国不是移民国家,但只要你想要移民的愿望够强烈,本人也有行动力,基本上,都能如愿以偿。十年永居,就是让很多不够优秀出色的人,如愿以偿的道路。
三
为了凑签证时间选择继续读书的人,以这十多年的事实看,最常见的方式:读ACCA。
ACCA,英国的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The Association of Chartered Certified Accountants。通俗点说,就是英国的注册会计师。
这个协会的具体背景,职业前途可以自己去搜,中文百度上写得很堂皇高大上。以英国的实际情况说,ACCA培训机构的确很热门——这个热门,不是因为就业前景好,而是更直接一些:参加ACCA培训班,可以拿学生签证。
相比正规院校的课程,ACCA培训好处多多:时间自由,要求不高,周期漫长,前途尚可。对于想找个地方拿学生签证的人来说,ACCA性价比最高。
ACCA一共需要考14门课程。到英国的中国学生,很多读经济,金融,管理类课程,这种专业毕业,ACCA有些课程可以免考。
ACCA的考试,非常自由灵活,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报考科目,只要规定的课程全部通过,就可以获得证书。课程通过的有效期是十年,即:只要在10年内通过全部课程,就能拿到ACCA证书。如果10年还没全部考完,之前的成绩作废,需要重新考。
ACCA的培训费跟报名的课程相关,报一门就交一门的钱。每半年考一次,每年考两次。因此,很多人为了混签证,每年就报2门,一点点慢慢考,3,4年的时间很快,考几门ACCA就过去了。
而且,ACCA的培训课不像正式高校,课程设置没那么紧张,也许一周就2次课,很多人都是其余时间悄悄去打工——光明正大的打工肯定不行,学生签证有严格的打工时间规定,超标的话,只能悄悄打。
最初想出靠ACCA混签证的办法,不是中国人,而是印巴人。前面帖子里说过,南亚诸国在英国的人数,远远大于中国在英国的人数。他们有更多的人想要留下来,他们也有更多不优秀出色的人员,因此,他们往往会想出很多灰色操作。
报读ACCA拿学生签证,进而累积满十年,拿永居。算是成本最低的一种移民渠道。很多南亚人,除了上ACCA培训课程外,日常在超市,加油站,洗车行等等地方打工。
中国人自我要求高一些,不少学生考虑到今后就业需要,更多选择积累工作经验,会去小财务公司或会计行实习——愿望很好,但现实,有些无奈。
因为拿学生签证,如果进正规的英国公司,实习时间肯定严格按照UKBA的要求,不会多。如果想多点经验,只能找中国人的公司,而中国人的公司,剥削不可避免。有些小姑娘几乎全职给公司当会计,自己只能晚上复习ACCA考试,每天工作8小时(甚至以上),每天的收入只有30镑!是每天,才30镑现金,社保基金纳税等等通通没有。
——不仅远远不及她给公司创作的收益,也远远不到英国法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明知道是坑人,但没办法,当事人受签证限制,其他工作也找不到,在这儿做着,起码能积累经验,而且,还指望老板给她写推荐信。
有些南亚人或中国人,读完ACCA,找不到其他更合适的工作,最后自己当了ACCA培训讲师。
四
十多年前,经济环境很好,不少英国小公司能办工作签证。一大批中国留学生考完ACCA后,顺利找到工作,开始正常的职业发展。09年之后,尤其12年之后,签证条款各种更新改变,高技和PSW直接取消,工签和配偶签要求增加,剩下的,平民化的,只有十年永居一条路了。
虽然民众间一直有反对“十年永居”的呼声,但这个路径来自欧盟人权公约,英国没办法靠自己的议会或立法来取消它。在保守派右Y思潮日益加强的这些年中,英国想要control the border很容易理解。2年前脱欧公投的选择,不是英国人不知道全球化的好处,而是英国人更担心失去边境控制权的害处,两害相权取其轻,总归是“自己的家事自己掌握”更重要。
差不多有10年了,一直传言“十年永居”要被取消(有不少是中介在其中兴风作浪吓唬人),但它一直存在着,直到今天,仍然在。去年,英国首相公开表态:欧盟人权法,英国5年内都会承认。换句话说,十年永居这条路,至少有效到2022年。
无论无何,英国的十年永居,存在了很多年,许多外国人以此到英国定居,这是英国对外国普通平民的善意。就算今后被取消,也没什么抱怨的。国内京沪等大城市,是否能十年合法呆着,就给你当地户籍?没有的——既然如此,何必苛责?
五
十年永居,看起来很简单的几项要求,实际案例中,情况却是五花八门。很多人拿着护照,看着护照上的签证页,还是满脸困惑。十年不是一段短时间,要完整清晰地记得十年中每一次签证转换,每一次出入英国的日期细节,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而且,关于签证之间的Gap,有很多技术性环节,可能表面看着是Gap,其实不算;又可能表面看没有Gap,其实有大Gap。
除了各次签证间的GAP问题,十年永居另一个大环节是离境时间。在10年中,累计离开英国不能超过540天,单次离境不能超过180天。
——这个要求对有些人来说不难符合,比如在英国工作的,大都没什么时间离境。但学生群体中,很多超标。很多中国留学生一有假期就回国,每年可以回国4-5次,哪怕一周的假期也回去,一年回去100多天,再加上到欧洲各国旅游,最后十年算下来,离境800多天。
离境日期怎么算?最直观的,看护照。每次出入境盖章上有时间,按那个时间算。但是,英国入境有盖章,离开英国不盖章。如果直接从英国回中国,中国入境盖章,按中国的入境章可以算出英国离境时间;去申根国家也可以,申根国家基本也都盖章。
十年永居需要上交所有新老护照,已经剪角作废的旧护照也要交。
如果护照丢失怎么办?没办法。只能在申请材料中解释原因,看签证官信不信。运气好的话,Caseworker信了,顺利永居。不信的话,那也没办法。
如果离境日期超标,直接交材料,肯定被拒,如果说护照丢失,50%概率成功。因此,对于离境超期的人,律师或中介会建议:丢护照——不是真的丢,而是明明在手的护照,如果有很多离境记录,就不上交了。
这么做有风险,也算灰色操作。有的中介会拍胸脯保证,说没事的,甚至拿出其他这么操作成功的案例。但,谎言终究只谎言,如果被查出,对当事人的信用记录,很不好。
有一点很多人不知道:虽然英国出境时,护照上不盖章,但其实,英国所有民航及港口的出入境人员名单,UKBA都有。因为反恐需要,UKBA早就要求所有出入境航空公司,各轮渡公司,各海关通道,都要把乘客名单上报。
——这种情况下,除非那个Caseworker实在太懒,消极怠工,不去查证,否则,系统内很快就能查询到真实信息。如果证实了撒谎,提交假材料,肯定会拒签,而且,很多年内都有负面影响。
有的中介更迂回一些,不是简单粗暴地让人“丢护照”,而是正视离境超期的事实,详尽细致地提出解释:这次离开是因为什么什么,必须去;那次离开是因为什么什么,一下子回不来……反正找出各种理由,再做出相应的证据。
有个案例,一个学生,高中阶段就到英国,之后本科,硕士,PSW,高技等等,10年中其他没问题,就是离境日期太多,超出几百天。中介收了他2000镑费用,很有耐心,一一列出他所有的离境时间段,选出最长的几个,设计出几个原因:参加学术交流,不得不去;意外受伤,养伤2个月不能动;又生病了,一个多月休养,爷爷去世,跟爷爷感情很深,葬礼后病倒了……最后硬生生把他的离境时间卡进标准内。
那些就医证据,当然都是假的,国内三甲医院,有关系的话,要出些这种签证用的,无伤大雅的证明,很容易。爷爷去世是真的,但病倒是假的,病例记录是做的。学术交流也是假的,但当年那个时间,开过那么个研讨会,只是他并没参加。后来找到大会主持院校的相关领导,出了会议邀请函,联系电话写的是熟人电话,还补了篇论文。
这种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同的Caseworker,可能带来完全不同的结果。那人很幸运,福星高照,遇到的Caseworker很善良,接受了种种解释以及相关证据,并没有一一查证(主要是中国的事情,查证麻烦),就给了永居。
六
十年不是短时间,要判定各次签证是否连续,离境日期是否超标,需要花很多时间查历史记录。因此,其他类型申请永居,可以面签,直接本人去交材料,当天出结果,但十年永居,没有面签,只能寄签,Caseworker要慢慢看,仔细查。
一般说,十年永居申请所需的时间,在各类签证中最长,5个多月,半年左右,获得永居批准,都是正常的。如果递交时间刚好遇到圣诞假期或复活节假期,还可能耗时更多一些。
其他签证类型转永居,可以带配偶或孩子一起申请,作为dependant,但十年永居不行,不能带dependant,只能自己个人。配偶或孩子在本人获得永居后,再申请相应的其他签证。
这几年, 高技没了 ,工签有难度,配偶签靠缘分,投资移民需要钱钱钱……对于普通人来说,十年永居是最后的亮点和希望 ——移民好时代的的黄昏斜阳下,总算还有点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