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游览李宗仁故居
作为一个俗人,第一眼看去不仅感概,李总统是个有钱人啊。七进的院子,里面亭台楼阁,书房,学堂一应俱全。青春戎马,晚节黄花,这么有本事的人,确实配得上这个宅院。不过这个居所远在永福县,离桂林市区尚远,旧时阡陌交错,交通出行应该甚是不便。两面环山,居于山旁,就像一个怀抱环绕,可谓风水宝地。正值中秋,门前稻谷金黄如金,有两匹骏马低头吃草,微风吹来,惬意无比。想起陈毅陈老总的一句话,不愿做神仙,愿做桂林人。这么一个偏僻的处所,实乃隐居的绝佳之地,竟是民国大佬的居所,宛若平静水面中,扔进一块石头惊起一片波澜。大隐隐于市 小隐隐于野,我只想小隐于此,足矣。




简介:
李宗仁故居建于20世纪20年代,距今大概有90年历史了。大院呈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4550平方米。四周以清水墙高垣屏护,高9.57米,厚45厘米,顶盖硬山式双坡青瓦头,墙头“金包铁”砌法(即内外青砌包泥砖),对角设置两炮楼。内分安东第、将军第、学馆及三进客厅等四大院落,均为两层,全木结构,以重重券门相联,通高8.68米,建筑面积4361平方米。两第建筑是“前扣两进三开间,一井两厢前后房,披厦后门香火壁,正中堂屋两侧门,楼井式神龛通屋顶”;学馆是大五开间构架,大开井采光;三进客厅则渠用大式等尺寸的五开间,通廊回环,气势雄伟,均集中了桂北民居的特征。大门楼顶饰龙脊,楼下用花岗岩凿制巨大门框,门两侧边饰竹节,内塑“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对联,“青天白日”横批,反映看“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的时代气息。所有建筑,木楹石础,漏花窗格,烙花裙板,朱红方柱,粉绿壁板。 四周以清水墙高垣屏护,顶盖硬山式双坡青瓦头,墙头“金包铁”砌法(即内外青砌包泥砖),对角设置两炮楼。大厅有李宗仁先生的照片,和生平伟大事迹的介绍。最为突出的,这府邸西边是一座平地突然而起山,就像独秀峰那架势,使人感觉李宗仁的平地突起。这座房子是二十年代随李宗仁由排长升为司令扩建而成,为2层砖木结构,有7个院落,13个天井,113间房屋,由安乐第、将军第、学馆、三进客厅组成,具有桂北民居耕读大家的传统建筑特色,与浙江溪口江南式的蒋介石故宅风格截然不同。后院有阁楼、井池、鱼塘、厨房,松花糖便发源于此厨房中。布局独特,构思巧妙,气势雄伟,既具雄踞一方的庄园气派,又富有桂北民居的建筑特色,易使人想起“宅心仁厚”这个词,李家这个大宅是很宽厚的。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曾携夫人宋美龄驻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