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克斯也逃不出艺术之网
苏富比拍卖会晚拍最后一件出场的是街头艺术家班克斯(Banksy)作品《女孩与气球》,最终以104.2万英镑成交,几乎持平艺术家2008年的拍卖纪录。

不过充满戏剧性的变化发生在落槌之后,陈列在墙上的画布忽然自动滑过人造画框,并被撕成碎片。
事件发生后不久,一名男子着黑色运动太阳镜和一顶帽子,在苏富比入口附近与保安人员发生混战,据猜测作品上拍并破纪录的行为,激怒了这位难以捉摸的艺术家,令他自己按下了破坏作品的按钮。
苏富比欧洲当代艺术主管亚历克斯·布兰奇克在拍卖结束后立即表示, “他可以说是英国最伟大的街头艺术家,而今晚我们看到了一小部分班克斯的天才。”并表示其中一个可能的结果是,被摧毁的作品可以作为艺术家游击战的证据予以保留。 “你可以说这件作品现在更有价值,”布兰奇克说。 “这肯定是首次能够自毁的艺术品。”

班克斯本是一位街头涂鸦艺术家,在14岁那年被中学除名,以后成为英国涂鸦风潮的中坚人物。如果说到伦敦的涂鸦,几乎没有人不提及他的作品。他的黑白色割版涂鸦看起来机智诙谐,极富颠覆性。他的“艺术”活动还常常受到警察打击和追踪,生活和“安全”都没有保障。这些年来,班克斯创作了大量以现实生活和反战内容为题材的作品,风格以黑色幽默著称。
近些年班克斯的作品经常出现于展览馆和拍卖行,这样一位有反骨的街头艺术家自然不会轻易接受诏安,这次事件想来也是他的一次恶作剧。当然也有人说他是沽名钓誉,哗众取宠。不过不管怎样,在整件事情过后苏富比欧洲当代艺术主管亚历克斯·布兰奇克的话却道出了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他表示“一个可能的结果是被摧毁的作品可以作为艺术家游击战的证据予以保留, 可以说这件作品现在更有价值。”这体现了当代艺术具有无限的包容性,这是当代艺术的一个非常奇妙的特征,就是一旦被认定为艺术品就无法逃脱艺术之网,无论你以任何方式摆脱艺术的控制,最终还会被它捕获。
这源于当代艺术独特的界定方式,被认定为艺术品不是来源于一种既定的标准,而是来源于一种艺术圈内的共同意愿。就是说它是艺术圈内为了共同目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的不成文的规则,这也就是鲍德里亚所说的“艺术的共谋”。如果说这种共谋有什么统一的标准,那只有一个,就是维持艺术圈崇高的地位。只有这样艺术家、画廊主、博物馆、投资人、收藏家才能够维持共同的商业利益,由于有着共同的利益才使艺术品的价格居高不下。无论你如何诋毁艺术,它总能找到适当的方式,保持其“崇高的地位”。艺术品投资有着其他投资项目无法企及的优势,它可以无视市场规律不受物质实体的限制,可以无视任何客观标准只要有足够的资金和巧妙的操作,可以成为一个吸金黑洞而不必担心没有回报。这些特点让艺术成为富人们最好的投资理财项目,同时也支撑着艺术以自己的方式肆无忌惮运作着。
当代艺术同艺术市场无法分离,即使是那些一心想脱离艺术之网,鄙视艺术炒作的艺术家,依然无法逃脱这张大网。如班克斯一样,只要被圈内的共同利益认可,艺术圈就会把它俘获,无论你如何挣扎都不会挣脱,而且越挣扎捆得越紧!到现在,当代艺术圈已经很好的将商业利益与当代艺术的独有特征相融合,而成为一张剪不断撕不烂的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