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安国家公园纪行
早就想去锡安国家公园转转,只可惜由于和罗gay共用一辆车,又不希望同他一起出去,以免又被他的所作所为恶心到,所以一直未能成行。然而,在某gay持续努力的作死之后,公司领导和Grace姐姐(还有Peter大哥)的理解和支持让我可以离这个叼比远一点。这也就意味着,我可以在周末去Zion国家公园去徒步了。当我再也不用顾虑有人处心积虑用肮脏的身体接触和反复精神折磨300多天以来想把我给掰弯,威逼利诱我屈服,我又可以按自已所愿,变回狂野西部的探索者。
Zion国家公园,译名锡安(宰恩)国家公园,位于犹他州南部和亚利桑那州的交界地带,以沙漠峡谷和河流著称。去之前百度了一下,Zion来源是古希伯来文, 意为避难所或圣殿 ,这种高大上的名字也让我更想去一探究竟,探索Zion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
出发之前做好了一切准备,行程上是计划两天半,按照攻略选择了The Angels Landing(天使降临)和 The Narrows(水中峡谷)路线,舍弃了The Subway(地下铁)路线,因为The Subway有一定难度,需要绳索保护,而且会花比较久的时间,鉴于我一个人出行,缺少旅伴,我决定不去冒这个险。出发前和办公室的大爷们聊了聊计划,上周刚从Zion回来的Doug大爷给我看了他一家人在The Narrows的照片,可惜当时The Angels Landing在整修,所以他们没能挑战。Mark大爷没去过,要求我拍点照片和视频带回来给他给他和他太太Star作为旅游攻略。住宿方面提前三天在Airbnb和Booking查了查附近的宾馆和民宿,Zion公园内的住宿大约在200-300美金左右,由于我一个人去,房价太贵,因此关注了一个在附近Colorado City(科罗拉多城)旁边小镇Cane Beds(甘蔗床)的一个新开的Airbnb,条件很不错,一间房每晚却只要30美金,到Zion的车程在一个小时之内。因为穷,当时没多想就定下了这个民宿,这也为我后面的美妙旅程埋好了伏笔。由于一路要爬山涉水,出于体力和相机安全考虑没有带微单和脚架,身上背了一个GoPro 5, 一个手机,SOG B61多功能钳,还有一个山哥亲情赠送的Garmin GPS车载导航。

9月28日,周五。
出发是在周五的下午,由于车程需要6多小时,周五下午三点就提前和Ben老板请假打了招呼,开着车加满油一路向北了。从凤凰城北部出发,经过的主要城市是Camp Verde(弗德营),Flagstaff(旗手市/弗拉戈斯塔夫市),Cameron(卡梅伦)和Page(佩吉市),最后抵达Cane Beds(甘蔗床/肯拜德)。
对于一个人出行来说两天半跋涉1600多公里,再加上两天的徒步会让人过于疲惫,但是考虑到即将到来的父母的旅程,我决定做一个尝试,看看自己的极限能到什么程度,并根据此此次行程为父母的行程做好规划。

开车北上,一路车并不多,加上心情过于愉快,因此拿着手机和GoPro一边开车一边拍照,刚出菲尼克斯的时候还看到路边一直被压死的Coyote(北美郊狼),本想停下看看,但是终究没停留。开车照相这样的做法其实很不负责,也很不安全,后来在反思这样的情况任何时候都应该避免,再高兴也不行。哪怕你强行压抑了自己五个月,安全的旅途永远是第一要素。



中间在Flagstaff下高速加满了油,小歇了一会,为之后的夜行做好了准备。顺带和民宿房东Jacob在线聊了几句,告诉他我已经过了Flagstaff,他说估计还有四个小时才到,到了Tuscan Sand路右转就能看到我家,等你啊。经过Page的时候本计划拐到Page去吃晚饭,但是天已经开始慢慢黑了,还是决定赶路优先。之后的一段89A公路是山路,狭窄曲折,虽然车并不多,但是我开车的技术有限,摸黑走山路格外费神。尤其是在山里开着车灯,山里的小飞虫前赴后继扑向车灯,英勇的撞死在引擎盖和前风挡玻璃上,因此我不得不经常性的打开雨刮,清理前挡来保证视野。

从89A转到389公路之后,一路遇到的车不超过十辆,而且都被我莽撞的超了过去,周围是空旷,黑暗而又静谧的,没有路灯,只有我的车灯打亮的前方道路。在快到科罗拉多城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开得太快,在岔口犹豫一下便错过了到Cane Beds的右拐道。虽然这条路很窄不许掉头,但是考虑到时间太晚,而且周围没有任何车经过,我在路肩掉头拐进了去Cane Beds的路口,按着导航连猜带看得找目的地。找目的地的过程中心里十分忐忑,陌生的村庄,没有路灯,没有路人,没有错车,直到路过有一家灯火通明的房子,看到四五个小朋友在门口一起玩,温暖灯光和和谐的画面让警惕性消失殆尽。

Jacob家是路尽头的一个小屋,到他家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30多了(亚利桑那时间,然而后来才知道他们在边界使用的是犹他时间, 也就是10点30)。房子很新,屋里面放着经典老歌《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Jacob在门口跟我寒暄,客厅里的餐桌围坐着另外三个人,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以及一个大妈。也许是这个镇子很少见到外国人来访吧,他们一边聊天,一边好奇的偷偷打量我,非常可爱。虽然我看到他们的样子很想笑场,但是我不动声色,装作没有发现。但是当我和他们每一个人说 "Hi",他们发现这个中国人好像不那么神秘,好像还能说两句英语和他们交流,他们舒了一口气,很快变得热情健谈了起来。
Jacob带我看了我的卧室和盥洗室就回到了客厅留下我自己安顿。我在这两天属于我的卧室安顿妥当,出去告诉他们我一路开车没吃晚饭,想要出去找点食物:
- 附近有KFC吗?
- 么得
- 附近有MacDonald吗?
- 么得
- 附近披萨总是有的对不对?
- 么得
- 我能在附近找到超市吗?
- 有的,应该有两个,但是吧,现在都关门了哈哈哈
- 我能在附近找到任何食物吗?
Jacob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我的冰箱里还有几块披萨给你热一热,我还可以给你再做点沙拉,你想吃吗?
- 卧槽! 肯定要啊!
旅途很有趣,同样是土耳其,有时候你遇到热情的餐馆老板,他的热情会让你没点过的水和面包得意洋洋的躺在账单上,你也会遇到热情的房东,她会写好一条土耳其语的纸条交给你们,上面是:他们不讲土耳其语,但是他们知道价格,不要欺骗他们。你曾在西班牙给一个偷你手机的青年说过不明就里的谢谢,也在公交上遇到大家避而远之的流浪汉,对着你们用西语大喊:古埃尔公园,古埃尔公园到了。他大声的叫喊让不懂西语的你们莫名紧张,按他提示下车后,古埃尔公园的站牌又让你心生惭愧:他刚才上车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下意识的后退了几步? 他对着你们叫的时候,你是不是不解而警惕地盯着他。信任与戒心在旅程中总会像是种群在有限环境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你在信任中受骗,也在警惕时被温暖。
曾经在直布罗陀自作聪明的问青旅老板,你的红茶要收多少钱,这自然被他视为一种无端的侮辱。也曾经在巴塞罗那的早餐店,笑脸迎宾的老板结账时把第一天6欧元的早餐像川剧变脸一般给你卖了30欧元。出去次数多了,经验让人慢慢有了一种平衡,这种平衡来自于直觉和接触中的观察。对可信之人敞开心扉,出行就是去轻松的探索和交流; 对可疑之人却要处处警惕,为可能的冲突准备好一切。依然记得到利物浦的第一晚,白发苍苍的值班大爷说:孩子们,请记住,这道门外,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贝叶斯告诉我们,之前的经验和我们的观察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感知现在。世界很奇妙,没有什么是确定性的,这也是每一次出行都吸引我的原因。
一次次的旅行总是离散的,你会在路上的某一天遇到一个人,发生一件事,第二天你身处千里之外,又是一群新鲜的面孔,昨天的一切可能只在旅行笔记里,剩下的一些也零碎的记忆,有的渐渐模糊,也有的经久不衰。长久的阅历和观察让人可以放松的处理新来的的未知和挑战。处理得好,这是旅途的乐趣;处理不当,会影响心情,但是大多隔夜也就过去了。
在连续的生活里,事物是累积的。一次不会有结果的对话,一时表明态度的宽容,一步念着“大家都是同事,没必要闹太大”的忍让,一心保护他个人隐私的尊重。良苦用心都不会如你所愿,让ta理解你用自己的退让留给他时间去自省和收敛,终于量变带来了爆发性质变:强闯房间打架,设计经济陷阱,背后颠倒黑白。如果在早期就果断汇报,在他尝试闯入时就拨打911报警,是不是量变可以被打断。若非底线被践踏,若非Gary老兵要扛着喷子去顶住他的脑袋,不知道我还会在这每天24小时的压抑中继续沉默多久。日常生活大都是你熟悉的路径,有时却比旅途更难安排。
就像在2018年最后一天微信说的:2018今后只是阅历。这一年的一切会被用于反思归纳,为今后所借鉴。虽然面相沧桑了许多,积极的一面是,毛头小伙也更沉稳了一些。
回到旅途中来,在这家人的友好热情面前,我未曾动过询问是否收费的念头。取而代之的是狼吞虎咽的餐桌礼仪一边往嘴里塞着食物,一边和他们围着桌子闲聊。不得不说,世界上的美食都是相通的,Jacob的沙拉形式不是美国餐厅那几种出名的蛋黄酱或者芝士主打,而是和国内的凉拌菜非常相似的酸爽口感,让我觉得我就像回了国内。据说这是他祖母的祖传绝学,但是可以教给我,当然后来大家都没记住这一茬。我是在回到凤凰城的路上才想起来Jacob家的招牌凉拌沙拉秘方,一拍方向盘:我尼玛,亏大了!
他们四个人善意的想知道关于我的一切,我在中国和美国的工作内容,我的旅程计划,以及关于中国的传闻。他们同时也想向我展示他们的一切,他们的生活方式,政治观点。他们问:
- 听说你来自上海,上海是什么样呢?
- 来的路上有走错路吗,我们这里好找吗?
- 听说在中国你们每家只能生一个孩子,是真的吗?
- 我们真的很喜欢中国的功夫,很喜欢Jackie Chen,你也很能打吗?
- 你有家庭吗,有女朋友了吗?
- 你为什么要来凤凰城工作呢,会待很久吗?
- 你喜欢美国吗,想留下吗,你有没有想过找一个美国女朋友啊?
- 你明天要去Zion的哪些线路,我们可以给你很多建议哦~
- 我很喜欢看一部中国电影,叫《末代皇帝》,你知道有一这部电影吗?
。。。
同时我也了解了他们多了一些,小伙叫Roland,姑娘叫Angeline,大妈没加facebook名字也因此没记住。。。他们是Jacob的表亲,就在科罗拉多城长大和工作。他们这一个地区大家都支持特朗普,因为特朗普的政策在大力支持他们的区域建设和经济发展,附近的圣乔治市就是最好的证明。他们说:
- Kevin,凤凰城开过来沿途的沙漠,森林还有大峡谷可是真的很让人印象深刻呢
- Kevin,我们会告诉你一条去Zion最近也是最美的路,Google地图查不到的那种,是很美的环线,而且可以省不少时间
- Kevin,这是我们前几天拍的照片,我们这里真的很美对不对
- Kevin,你喜欢美国吗,你想要留在美国吗 (挺喜欢,留不留在美国得川普说了算)
- Kevin, 你喜欢我们这里吗
- Kevin, 你要找一个美国女孩结婚,然后你就可以留在美国,经常来我们这边玩,我们很喜欢你
。。。
Angeline忽然想到了什么,你想去天井看看星空吗,它真的很美,没等我回答,就径自走去打开了天井门及天井侧面的彩灯。在天井里细碎的橘色的灯光下仰望,那是自己未曾见过的最壮美的璀璨星河。满天繁星铺满深蓝色的夜空,银河像一条乳白色的缎带,散漫穿梭在群星之中,漫天的星星点点让我眼花缭乱。我下意识拽相机带,却发现自己没带微单。这样无法记录的画面更值得记在心里,后来回忆这个时刻的时候,总会想起《三体》里面一个场景:今夜,群星为你闪耀。还有一句也很应景,诗人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说“这样的夜晚如都懂的银箔般闪耀”。
不久,旷野的夜半凉风把我们又吹回屋里,Angeline继续问起了中国的计划生育:你没有兄弟姐妹,那你是如何长大的,成长中会感到孤单吗?我的家里有9个孩子,我没法体会只有自己孤单长大的感觉。
我并没有多想,很唐突地问了一句:你来自摩门家庭吗?
你来自摩门家庭吗?这个无心之问让Roland突然涨红了脸,笑的直不起腰,他趴在桌子上,把头埋在臂弯中狂笑许久:哈哈哈,他刚才,在问你是不是来自一个摩门家庭。顿时屋里的气氛很微妙,Roland在大笑不止,另外两人保持着莫名的沉默,Angeline坐在那窘迫的顿了一下,面色胀红,她略显尴尬的说,是的,我的家庭是摩门教徒。我意识到自己可能无心的提了一个愚蠢的问题,赶紧补充说:无意冒犯,我这样问是因为我知道摩门家庭孩子普遍比较多。这里在犹他州边界,犹他州摩门教盛行,所以我才这样问。我有一个同事也是摩门教家庭,我喜欢你们不喝酒精咖啡茶叶的习惯,对了他还送给我一本中文的摩门经。涨红了脸的Roland慢慢恢复了常态: 对,我们这里都是摩门教徒。
科罗拉多城使用犹他时间,比我的表快一个小时。转眼间到了午夜,三人告辞,临走前我们一一道别,他们说,Kevin,很高兴和你聊天,希望还能再见到你,明天在Zion玩得愉快。在他们出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Angeline和Roland原来是年轻的夫妻,并注意到Angeline微微凸起的腹部,原来她已经是一个准妈妈了。
9月29日,周六。
早晨睡醒已是9点,好在行程安排的很轻松,不需要赶路。出门前,Jacob告诉我说他会在晚上参加社区聚会,可能会不在家。如果我有兴趣而且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和他同去,如果我没有兴趣,自己待在家也没问题。我和他多聊了两句,发现我碰巧赶上了社区庆祝秋天的聚会,所以自然欣喜的答应会早点回来,晚上同去。
从Cane Beds(甘蔗床)一路向东北沿小路行驶,会经过Coral Pink Sand Dunes State Park(粉珊瑚沙漠州立公园),好像公园里细碎的沙子会呈现一种温柔的粉红色,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未曾驻足。沿着小路一路走就到了Mount Carmel Junction (卡梅尔山汇合点),这是进Zion之前的最后一个主要枢纽,有几家加油站,超市以及餐厅。旅游巴士都在此做入园前最后经停,在这遇到了两个日本老年团。给车加满了油,买了饼干和零食作为午饭,问清了路,一路向西向Zion入口驶去。

在过检票口之前遇到母鹿带着小鹿过马路,减速停了下来,留下了一张和谐的照片。鹿妈妈很谨慎的走了过去,不时回头张望。小鹿有点天然呆,在路中央停下了,突然缺像听到了母亲的召唤,一路跳进入了路边的树丛。

在检票口给Rangers(护林员)出示了国家公园年卡,护林员问我护照带了没,我说在后面包里,我给你看我Costco超市会员卡可以吗,就在兜里好拿出来。他把地图塞到我手里,不用了,你过吧。过了检票口需要过一个隧道,隧道很窄,两边的车辆依次单向通行,因为有许多开房车进公园的,通行速度很慢。
一排车跟着一辆硕大的房车一路磨磨蹭蹭终于到了停车场,停车场满了。好不容易找到旁边一个停车场,在一家人的帮助下把车挪进了车位,发现这个停车场收费15刀有点贵,于是又开回免费停车场兜了两圈,终于等到一辆刚好开走的车。

把车停好以后就排队坐上了Zion的shuttle bus,Zion在淡季可以自己开车进公园游览,但是在旺季要求所有游客车辆不能进公园,只能乘坐免费接驳车,借此控制公园内交通。去天使降临在The Grotto(洞穴)站下车,下车以后在饮水龙头喝了两口水并接满了水壶,在中午十二点踏上了徒步线路。龙头的水有一股很浓烈的氯味,但是总胜于口干舌燥之时水瓶见底空空。徒步线路的入口有一段介绍,路线往返长度1.8公里(从 The Grotto往返距离为7.7公里),到谷底垂直高度400多米,从2004年以来有7人在此线路死亡,不建议在强风天气雨雪天气以及风暴天攀登。另外一个小牌子写着,不许喂野生动物,违者交100美金,看到请举报。

起初的四十分钟过于轻松,让你觉得The Angels Landing也只不过是徒有虚名,只要山路十八绕,没什么难度松松就走上去了。但是渐渐的路变得越来越窄,土路变为了片状的岩石,路线的内侧有铁链作为支撑,外侧除了一些随心所欲的低矮树木,没有其他保护。如果有人脚下踩空掉下去,这几十米的落差难有生还可能。这段路上大家开始有了合作精神,在互相错身是都避免占用太多空间以免影响到别人的通过。

每个人在通过时都开始小心翼翼,内侧的手都在铁链上,外侧的会把重心尽量的向内侧靠。尽管如此,有一些勇敢的年轻人在这条路上用少年特有的冲劲在狭窄的小道上跑步前进,完全没有害怕的意思。我后面的中年女士看看他们,摇了摇头说:They are killing themselves (他们是想自杀)。比起英国,美国徒步线路上的人可能更加的自我,英国人好像习惯了了在徒步线路上和遇到的人打个招呼,讲句早上好或者天气不错,美国这边就没有这个习惯。也许是因为一路上人多,也许是文化使然,路上基本没有互相打招呼的,即使在狭窄路段停下来给下山的人让路,也会有人一言不发从旁边过去,当然大多数人还是会说句谢谢。虽然都被我们列为欧美国家,但是文化上的区别是显著的,一个是Manner Maketh Man(不知礼无以立), 一个是You Only Live Once( 活在当下 )。在Scout Lookout点问下来的旅客还要走多久,他说一个小时吧,路不远但是人多,你要等很久才能走。

过了Scout Lookout 一路走上去虽然愈发险峻了,但是因为有一半时间是停在路上让人,所以并不会累。终于到了一个宽敞些的平台,从这个看似狭窄的山脊爬上去就是Angels Landing的尽头。在这遇到一对情侣和朋友一起,突然男孩拿出戒指求婚了,朋友在旁边各种造势,路人也都在旁边祝福。女孩惊喜的答应了,我在脑补男孩说了些什么:你不答应的话,我就从这跳下去,真的,我要跳下去!

最后的一段愈发险峻,但是也因为险峻,大家都很小心,毕竟脚下是近400米的深渊。这种情况下我在强迫自己往下看,以期许自己能适应高度克服恐高症,但是每次有风吹来的时候会让人愈发惶恐,不由得抓紧铁链。

到达尽头后大家都在山顶拍照看风景,山顶没有护栏,一侧是斜坡,斜坡下是悬崖,另一侧是垂直的悬崖。很多人上来以后就坐在悬崖上,在悬崖上看风景。我也很努力试了试,但是真的是腿软,毕竟一失足是真的千古恨,还会在线路路标牌上死亡人数+1。在这其实有一个没想明白的区别,在国内景区是宁可不开放也不让游客接近这样危险的路线的,万一出现了坠亡事故,家属扯皮扯半天,要是运气不好遇到几个来景区轻生的,景区怕是要天天流泪。但是在美国这样的线路对所有年龄段游客开放,而且对这种有限保护的路线14年死亡7个游客也并不算太多,估计比华山还要少。《孤身绝壁》里面ALex Hannoh在自由攀登优胜美地的酋长岩的时候,也不会有国家公园的护林员去阻止他。不知道国内外在这种景点的游客保护上是不是有理念上的不同。美国人的理念写在路牌上,保障你自己的安全是你自己的责任。国内景点生怕你出事,卖个门票都包保险的。美国国家公园才不管你这一茬,铁链子有了,别作死是你自己的责任,作死也是你的个人选择,也许这是外国人少的一个原因。

在山顶其实可以想到改一改主席的一句诗:闲庭信步天使台,无尽风光在险峰。叠石谷底羊肠路,远山托天近山横。再看山谷突然想到了家乡的大散关,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峡谷地形,中间狭窄的谷底有河流穿过,河流两侧郁郁葱葱的树林中一条小路若隐若现。不知锡安公园在历史上可曾经历过战争,如果真的有,可能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谁控制了天使降临,谁就可以隔断山谷的交通,同时天使降临这个点易守难攻,只要在山脊上最窄的地方布置好防御,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在山顶找人帮我拍了拍照,在悬崖上胆战心惊地坐了很久,却不能平静下来,总是怕身后有人不小心把我撞下去。等在悬崖上拍够了惊悚的俯视图,终于决定下山了。因为还在盘算着晚上还有奇妙的社区派对。下山的路上总是来来回回碰到在山顶帮我拍照的一个帅比,他一个人摆弄着相机在悬崖上坐了很久,感觉很随意,完全不怕掉下去。之后他和我同时下山,我俩你超我我超你,后来已经次数多到路过都懒得点头了,最后终究还是看他慢慢把我拉了很远。下山的路并不那么困难,但是你需要谨慎,避免脚下打滑滚下山去。下山路上不争气的右腿膝盖终于开始疼了起来,但是提前准备的绷带帮了不少忙,让我顺利走回了车站。全程算下来大概花了四个多小时,包括在顶上逗留的四十分钟。
坐大巴回到停车场,开上我的小奥拓继续西行,旨在走完环线回到科罗拉多城。路上在Hurricane(飓风镇)经停,在这里见到了久违的超市,买好了果汁,第二天的早饭和送给Jacob的一顿鸡肉米饭。导航显示附近甚至还有一家麦当劳,本来还要去麦当劳再加顿餐,但是走了一半看了看表,掉头又继续开向Jacob家,他还在等我。
9月29日,周六。
回到Jacob家的时候已经六点多了,好在Jacob还在等我,Kevin咱们走,坐我的车。我没有掩饰我对他这辆林肯SUV的喜爱,他也对此感到自豪,并不失时机的在空旷路段猛踩油门让我体验它的充沛动力。穿过昨晚我来时的路之后他又东拐西绕过了几个稀疏的不像街区的街区,我们到达了科罗拉多城边缘的一栋白墙棕顶的房子。
- 到了Kevin,就是这里。
穿过房子的侧面小小路下一个木制台阶,我们看到了后院草坪上的啤酒桶,冷食盒,烧烤架以及草坪中间整齐摆放的圆桌。草坪的尽头连着一大片开阔的草地,铁丝网围的篱笆将后院和草地人为的划分了界限,草场上有一匹马在篱笆外从容的看着草坪上得热火朝天。

Jacob带我先去和院子的主人打招呼,主人在厨房和草地来来回回,精心准备他的这场秋季聚餐。Jacob给他介绍我说: 这是Kevin, 他周末来锡安国家公园玩,是我的Airbnb客人,今晚我带他一起来了。主人热情地和我握了握手:欢迎你,今天在锡安玩的怎么样。我刚和他聊了两句天使降临给我带来的乐趣,Jacob打断了我们,他指着我问主人:你知道吗,他是成龙的儿子?虽然这让我我猝不及防,大家相视一笑。这样的冷幽默在之后的介绍中又出现了几次,我慢慢习惯了,还会配合他:Jacob说的是真的,他不是在开玩笑。只可惜不会鲤鱼打挺翻跟头一类的,在大家哈哈哈一笑带过的时候让他们惊掉下巴。

我去啤酒桶里面接了一口他们推荐的啤酒,发现原来Angeline和Roland也到了。Angeline问我:Kevin你还记得我是谁吗?我当然记得你们俩。。。我们聊了几句我的行程,他们就到一边去和其他邻居忙了。就像一个大的家庭聚餐一样,到达的邻居都有自己的职责,有人帮厨,有人在旁边聊天,有人帮忙摆放餐具。
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去公园和牧场经常骑马的关系,加上影视文学作品对马的叙述,我觉得马与人类是自带默契,对马一直有一种亲近感,总想摸一摸拍一拍。鉴于草地上就剩我一个无所事事的,我也给他们帮不上什么忙,我决定去玩马。
鉴于美国马也听不懂中国话,我直接就上手薅了。摸一摸马的额头,并且帮它理一理脖子上的鬃毛,并且时不时拍一拍它的脖子。这匹马也很配合,一直就在我旁边随便我薅它,过了一会还蹭了蹭我的胳膊,虽然我的衬衣袖子因此被它的口水沾湿了,不过我依然很兴奋。此时恰逢太阳快要落山,所以顺带给这匹马拍了很多照片。

Jacob和他的一个中年邻居看到我一个人一直在这边给马打理鬃毛,可能觉得我会无聊,过来和我聊起了关于马的话题。Jacob给我介绍了他们的一个西部老牛仔,Roland的爸爸老Roland,他基本不开车,去哪都是在马背上前进。他的邻居问我,你喜欢马吗,我说很喜欢。他又问了一句,你想骑马吗,我说嗯我想。他的邻居

9月30日,周日。
返回凤凰城的第二天中午,在办公室的厨房里和Mark大爷以及Doug大爷分享了一路上拍下的照片和视频。Doug大爷看到天使降临的路线很是兴奋,摩拳擦掌准备下次去走一趟。Mark大爷则也开始据此计划他的结婚纪念日旅行,顺带给我看了看他80年代去墨西哥金字塔的靓照。我绝对没曾想过,这个稳重风趣满头银发的大爷年轻的时候是头带爆炸头,就像在致敬第一滴血里的兰博。更让Mark心心念念的是他未曾体验过Airbnb,科罗拉多城旁边这个神奇的民宿价格和友好热情的房东让他印象深刻,他要了民宿地址,回去想要征求Star的同意。
翌日午饭时间,Mark大爷告诉我说Star在谷歌科罗拉多城以后强烈地拒绝了,Star的原话是No I won't go there, those are fundamentalists, really strange people(我不去那,他们都是基础,他们都是很奇怪的人)。Mark说:她也许就是太担心我了。
离开了公司的厨房,我并没有多想Star的话什么意思,也许她只是不喜欢住在别人家的感觉。回到我的座位上,不知怎么的漫无目的去维基科罗拉多城的介绍。这个不到五千人口的科罗拉多城的介绍里,熟悉的词又出现在了页面上,Fundamentalist,准确的说,是Mormen Fundamentalists。我不得不认真的去了解这个词的含义,这不是基础的意思,而是指摩门教的基础教派。
Lauren显然不会知道西部有这样一个被刻意遗忘的城镇,她也很好奇我在科罗拉多城两天的所见所闻。
- 虽然他们是魔门教的基础派,但是都是很热情友好的人,两天里对我很照顾,帮助我很多,甚至有一个邻居知道我喜欢house(房子)以后让他的孩子牵过来自家的house(房子)让我骑。
- 是Horse(马),Lauren纠正说。
- 对,horse。
末了,Lauren问了一个问题: 如果你出发前事先知道他们是摩门教的基础教派,你还会选择去住在那里吗?
我认真的想过,我觉得我依然会: 一方面因为这里是去Zion的一个非常理想的落脚点,我不会因为他们的宗教信仰去判断他们。另一方面,我对他们是好奇的,我的好奇心可能也会把我带到科罗拉多城去。虽然我并不赞同他们的风俗,但是只要不强迫我去加入或者同化他们,这个不会影响到我尊重他们的宗教和风俗。
事实上我很希望之后有机会再去一次Zion,我会依然住在科罗拉多城。因为我和他们曾经有一个约定,约定我会再回去去看看,我很希望这一天能早一些到来。
Lauren说,I'm glad you said t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