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整理
(2011——2018)
1,所有对地域的强调无非暗藏两种心态:一是虚荣心,自豪感往往都来自虚荣心这母体,这个地球上没有一块土地是属于你的,而你只是恰巧被抛掷此地,而不在猪圈;二是自卑感,它的成因也有两种,虚荣心,或仇恨之心——它让你感到耻辱。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有着与这一模一样的情形。
2,有些人,他们可以把所有的哲理背诵的滚瓜烂熟,看起来也似乎已经应用在了他的生活当中,走着一条被“哲理”指引的路。但是我不知道,他自己还剩下什么。
3,当人们把皈依某种宗教做为一种职业来经营时,总有一些人会做得很出色。他们头脑灵活,能言善辩,所有法理融会贯通,运用自如,是宗教中的骄骄者,他便成了人们口中的大师。这跟行行出状元的道理是一样的。
4,每一件事物在无形中都具有一种可怕的传染力,比如,说脏话的习惯,集体哭泣,氛围情绪,施暴(行为或语言),各种精神病……每一个人,即是受害者,又是凶手。
5,时间是对生命最阴恶的谋杀。死亡是世间唯一的公平。
6,人们写作,是为了成为作家而写作,人们搞哲学,是为了成为搞哲学的(哲学家?)而搞哲学。如果从事一种与思想(精神)有关的工作,仅仅只是着迷于思维的把戏,甚至只是为了炫学。难道它们存在意义只是使人世间多一种职业?或许这都已经是值得被赞道的了。
7,父母谐祸害组是一个恶灵组,它们张牙舞爪,恶态毕露,那是一种恶灵的嘶吼,就像每一部恐怖片的恶鬼,所有的嘶吼都是悲伤的呼喊。——别以为这么说恶灵们就可以尽情地自我怜悯并理所当然的释放恶气。当然他们有特权,但人人都应有特权——谁没有成为恶灵的可能。
8,只有年轻人才有资格仇恨他的生活,人一旦过了30岁便会失去这种资格,这个时候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真的爱他的生活,要么假装爱他的生活。
9,每个人都在看无数的“武功秘笈”,在道理没印成铅字前人们就都明白。在现实里,铅字还是铅字,生活依然是生活。在人群中,所有的力都在对彼此起作用,任何秘笈都不再管用。
10,我们的文化教育我们要为自己的眼泪、为自己的绝望和灵魂的受伤感到羞愧。我们至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我们成功地压抑了自己的痛苦,并顺利成为凶手。无法承认自己痛苦的人也无法感受他的人痛苦。
11,理性主义的直线思维实在霸道,它服务于头脑的思维游戏使人沦落为机器。好处是他们因此有效地避免了对感情以及痛苦的感受,使感情与痛苦仅仅成为一种现象或大脑里的分泌物和符号。
12,“红尘之中情爱物欲,倒头来都只不过是颠倒梦想,苦集灭道,自己堕落不算,还要害人堕入痛苦无尽的深渊。” 佛教那种对人类感情的自我阉割,和西方的理性主义走的是一条路(理性主义用数学方程式阉割人类情感中的一切)。用神圣的理由来掩盖对人世感情带来的恐惧真相。
13,(被剥夺了依赖感的人,在直面现实之前,会经历五个情绪阶段。第一阶段,愤怒;第二阶段,否定现实;第三阶段,妥协;第四阶段,漫长的忧郁期;最后,会到达接受阶段。像这样会亲身经历时时袭来的悲伤和痛苦,并时时恢复伤口,经历所谓的悲哀阶段。)
14,人与人之间的秘密是很隐晦的,我们的生活都在让我们把彼此的心肠养硬。
15,歲數大者,或將死之人,離自由最近。我覺得這並非來自歲月經驗的智慧,而是某種肉體的自然覺醒,因為他們比較能夠經常聞到隔壁死亡的扣聲,經常被提醒,糟遇了真正的無能為力只能去接受。如果被告知他可倒著再活一次,從老到小,他又會不自由了,身處凡塵之時,那些從歲月經驗得來的智慧那時就會失去作用。平常之人沉溺在生命的喧囂裏容易遺忘有一個終點也在等待自己,雖理性上明白,意識上並無真實感受。
16,人看到苦难面画,心生慈悲之心是容易的,人身处是非之境,不抱嗔痴怨憎就难了。
17,我无法对任何照片上的食物产生食欲,它们那种带着粘稠感的五颜六色的纯静态形象和任何一种污物简直毫无差别,比如一盘拌面的照片,它几乎和一盘蚯蚓或者茴虫拌着一坨拉稀的屎的时候的画面质感几乎没有差别。如果不是由于气味,在外观上食物和排泄物的区别只是在色彩上人们对它们糊模不清的偏见。生活中在人们越来越丰富的创造力的作用下这种区别几乎可以忽略,甚至可以说食物和污物就是同一种东西,那些对着照片就大喊美味,那些热衷于给食物拍照的人总是使我难以理解,他们对照片中物的食欲其实仅仅来自对自己记忆的迷恋。如果追本溯源,或许所谓的味觉和嗅觉也只是人类后天的一种偏见。
18,哲学和av在某些功用上的相拟点在于,后者通过性快感占领大脑从而使人临时遗忘痛苦,前者用思想占领大脑使之忙碌达到暂缓(掩盖)精神痛苦的目的。
19,西方理性工具或许能成功重造出的人造人,比如富兰肯斯坦,就算到时所有的富兰肯斯坦都是善良的,但毕竟已不是自然人。
20,内在的修行与头脑的修行是两回事,一个智力优越又有知识崇拜的人很容易走向头脑的修行而浑然无觉,切以为自己了解真义,人群是实际的试金石。当他们被包裹在佛法的金钟罩里不受外界侵扰,自然容易保持淡定清静,事实是,人是最经不起试练的一种生物。
21,一个人如果在孤立无援时不被允许表达这种感受,如果一个人在孤立无援时他人表达出无动于衷,甚至要去惩罚这种感受,就会造成感情的消亡,甚至会致使人死亡。孤立无缓是造成死亡的原因。
22,向死而生?思维产物远比实际经受的容易。人永远无法逃离此情此景的感受,无法挣脱此时此在的肉身,人就是这样一种情境动物,否则所有的故事都不再有意义。生命就是一种感觉,没有感觉的是植物人,动物都有七情六欲。何以七情六欲成了生命的累赘,还是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累赘……
23,人的一生,没有什么值得一活,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死,如果非要说,只有一件,就是青春。人的生命里只有青春也许值得一活,接下来的所有余生都只是重复与苟且,谎言与迷幻。也只有青春值得一死,所以人最好在30岁之前死去,过了30岁的生命已不值得一死,30岁以后的死亡如同角落里慢慢腐烂的死老鼠。
24,快乐像成功一样被售卖,不快乐是无能和可耻的,承认自己不快乐就等同于承认自己无能和可耻,像散失话语权的穷人那样。为了保持颜面伪装成了混际人群的手段,就像伪装富有那样去成为一个伪装拥有快乐的玛蒂尔德。只有还活在青春期的人有权承认自己不快乐或不幸福,因为至少他们还在青春。
25,生命之苦让印度的哲人否定情欲,厌弃生命。原因有三:一,他们拥有比常人对生命的体验更敏感对痛苦的感受更强烈的生命神经系统;二,他们内在的诚实无法习得“知足常乐”或“阿Q精神”这种中国式智慧;三,多情,然而情深不寿、慧极必伤,因此内在发生大反转。“多情乃佛心”这件事简直是个悖在体。
26,让你彻底虚弱无力,滋生宁愿死亡的羞耻感。而心理强大的人根本不会在意那些语言,因为他们不需要它们,它们是无意义的,不存在的。也就是,心理强大不需心理师,心理脆弱的人要远离心理师。
27,关于崩坍后的重建问题,别指望任何一个人能够帮助得了你,即使最爱你的人都不能,只有你自己,而这全凭运气,它的概率和开悟是一样的,开悟也并不是万年驾驶证,而是随时会过期失去有效性的东西。所以治愈和开悟一样都是种不稳定的存在,就像灵光窄现与神合一的体验,“病”和浑噩才是我们的常态……大街上那些扬言自己受到帮助的“恢复”者,只是些被教说(暗示)“我恢复了“的人。
28,所有的战争都始于,想入非非,杞人忧天,以己度人,心怀叵测,未雨绸缪,先发制人。
29,许多事是这样的:先设定一个观点,接下来的所有努力就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尽其所能地去“证明”这个观点的正确性,最终使这个观点拥有一套坚如堡垒的体系。至于这个观点是否真的是那么回事,已经不重要了。
30,为何浑浑噩噩地活?“在意义之塔上,生存高于一切,在生存面前,宇宙中的一切低熵体都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含义是这样:一,活着是基因的本能选择,人在基因本能面前弱小无能;二,在这个一切都是灾难或存在即灾难的不可逃脱的世界里,无战斗欲生命会选择最安全生存模式,即消耗最少的生存方式。
31,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苦恼少有两个前提:一是,蠢;二是,无情,即无共情能力(这简直是神之技能,统计表示有4%的人拥有这是西方数据,大部份或基本上源自先天基因)。平常人解决苦恼的方式有两种:转移注意力,自欺欺人。
32,人爱上人和人爱上机器人的区别是孩子爱母亲与基督徒爱上帝的区别,我们爱的是我们以为的。人的所有情绪都是自我的幻觉,就是阿赖耶识。能够爱的人都是有幸之人,爱的能力就是一种恩剔。现实是,你以为你在爱吗,你只是在自欺,大多数人爱的能力早就散失了。人们进寺庙和教堂以为可以重新获得这种能力。
33,我觉得一个人会做饭或爱做饭这件事没什么可夸或可贬的。一个人爱做饭而偶尔做一次,就跟一个人爱旅游去旅游一样,他是在享受副利;一个人爱做饭而且每天都做饭,就跟一个人爱打游戏每天打游戏,没什么可夸的,你并不会夸爱打游戏的人勤劳,因为他是在享受他的爱好,每天都做并爱它这种情况应该极少;一个人会做饭但不得不每天要做饭,这没办法,人生就是不是你做就是别人做。不要被赞美你每天做饭辛劳的人骗了,他自己为什么不去享有这种美德,那些被赞而飘飘欲仙的,你就做一辈子饭吧。反之,不会做饭或不爱做饭同样没可贬没可夸的,跟你就是不爱打游戏一样。
34,富有的人才有能力爱他人,给予爱而不想要获得,慷慨挥霍其爱,富有是爱的前提。宣扬大众献出爱实则是在向穷人索取钱币,因为只有极少人是富有的,大部份人永远在饥肠辘辘中,一小部分人用偷窃获得些许满足。如何变得富有是件神秘的事。首先你要不羞于自己的卑鄙。比如,先理直气壮地去仇恨他人吧。
35,“理性”它除了只是一个词什么也不是,人是无法识别自己的。
36,每个人都死在自己命定的魔环(枷锁)里。
37,我一直不太理解,有些人对吃总是有特别大的兴趣。饱腹之后,胃会发出拒绝的信号,再美味的食物它都不会再有太大欲望,这与那种刺激人的多巴胺为条件造成人的欲壑难填的物质、时尚追求不同,肉体永远是诚实的,而那些仍抱有强烈欲望的,不是来自他的胃,而是一种对记忆的想像。对于一个饥饿的胃,任何平常味道的食物不都是美食吗,就像对一个孩子来说,任何糖果零食都是美食,即便成人觉得那种糖果多难吃,母亲的限制造就了他的饥渴。是什么样的原因造就了现代人对口腹之欲的过度追求,难道是几十年或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的过度饥饿后残留基因遗传的影响?
38,有一种男性就是女人的深渊,他们有一种能精准发现女性个体本身美的伯乐般的天才。张爱玲或其他才女们面对胡兰成这样的人只能无法自拔,就像每一个男性面对富江一样无法自拔。他们的险恶就是对自己美(魅力)的自知并肆无忌惮地引诱他人。都是人类自身性别的陷井,或繁殖本能。
39,总有这样一种印象,男性只有在为了引起对同性的吸引力时,才会即关注自己内在的才能,又关注自己外在的优美程度(包括言行举止仪容体魄气质风度),即,他们会在意自己整体的魅力,而且这种自我关注有一定持续性。而为了吸引异性的男性,往往只关注自身某一属性就觉得已经完全足够,许多人在婚后这种对自身魅力的关注还消失了,却不可思议的拥有了一种莫明其妙的自信。
(2014——2017)
40,对外在世界发生的事没感觉的人是麻木的,就像高极的魔术师需要的是手指的高度敏感性,最好的作家需要的是灵魂深处的高度敏感性。大敏感是一种神性,那是与整个存在在同悲同喜,与万物的同一律动。
41,曾经,我们被悲观吞噬,极近毁灭,现在,我们从悲观的梦魇中摆脱出来了,也并非从此走向肤浅愚蠢的乐观,而是更冷静了。
42,世界上任何一种欲望都让人成瘾,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动物难有上瘾这一行为,所以人的忙碌就是终生沦陷在与所有欲望的博斗的海洋里,而动物就清闲多了。
43,有所求所得法都是让人生疑的法,尤其自觉心理或精神有问题,把自己投入到一个特定的环境里的确能使自己以为得到某些改变,把一个人放到远离尘嚣的寺院和投放到斯坦福监狱自然造出的人就不同,人是环境的造物这的确是件悲哀的事。没有导师,没有书籍,没有寺庙,我们自己是什么。
44,内在的修行与头脑的修行是两回事,一个智力优越又有知识崇拜的人很容易走向头脑的修行而浑然无觉,切以为自己了解真义,人群是实际的试金石。当他们被包裹在佛法的金钟罩里不受外界侵扰,自然容易保持淡定清静,事实是,人是最经不起试炼的一种生物。
45,我一直不太明白古董的意义,比古老,比不过世间的石头,比色彩,比不过所有新事物,比造型或各技术,万能现代技术都可仿造。它除了提供给考古学家以便了解古代文化记录在案的作用以外还,它的真正价值在哪?在万年之后它们都同样会变成砂粒或转化为其他物质,而且石头比它们更古老。
46,许多人总是很自然把低级趣味当玩笑,把他人的笨挫或失误拿来寻欢作乐来满意自己丑陋低级的私欲,然后堂而皇之称没有恶意。这只能说明,人性之恶一直就藏在他喜皮笑脸、轻描淡写、举手投足、谈笑风声、云淡风轻、轻浮随意的所有日常生活的夹缝里,他的丑陋早已经和他本人融为一体。
47,我从来就不觉得一个人散文或杂文写得好是件了不起的事或可被称为一个会写作的人,每一个吐糟高手都是杂文高手。在我眼里只有小说写得好或者会讲故事的人才是了不起的人。
48,女人不是一个能够用智力去理解的生物,不是因为她无知、愚蠢,即使是天下最无知的女人也是非常复杂的,即使是天下最高智商的天才也无法去分析一个女人的复杂心理,即使是像陀斯妥耶夫斯基这样的心理大师也远远无法描述,像弗洛伊德这样的还是保持沉默为好。
49,宗教的整个过程要求完全禁止对客体产生感官性联系。从心理学上它像在为解除旧的束缚而得以发展新的可通用性开启大门。把人类情感从精神上进行自我阉割,和东方不败练神功而自宫是一个含义。它以牺牲迄今为止最珍贵的东西、生命力为代价。
50,爱不是固定有限的东西,和所有物质一样是一种生成变化的东西,每人内心都有一个小孩,他像一颗种子,他会长出爱也会长出恨,一个人总被教导爱别人而他自己内心的小孩总被忽视,这个内心的小孩会虚弱萎缩,这样的人必将导致分裂,一个分裂的人的爱是不真实的,是一种造作的被会社会道德强押上架的工具。人只有给自己内心的小孩足够的爱,他才会因爱而造爱。一个缺少关怀与爱的内心小孩是使一个人变得不好的原因,每个人的内心的小孩都需要被关怀与爱,甚至连圣人都需要以乐养之。只有一种人不需要,那是至人,因为他的内部没有小孩,他就是小孩,他的整个存在已是一个整体。
51,上帝的天国是中世纪的人民在绝望中走到了尽头开出来的希望之花朵,佛教涅磐是印度的沙门在悲观中走到了尽头开出来的终级喜乐之花朵。前者之意为:终于有一个完美幸福的天国世界了。后者之意:任何完美幸福的世界都比不上本身就不存在来得好。
52,一些“成功者”或“行动派”总是用自己骄傲的姿态肆意地嘲讽他人卑微的生命,这嘲讽只是这些“成功者“的日常生活,而非他们有意为之。每个人都会因为环境、性格、机遇、甚至宿命等而成为自己的生命轨迹。世界是行动派创造的,同时也是行动派毁灭的。任何的力都有它的反作用,即便它是“善”之力。
53,每个人的痛苦都是重要的,而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彼此鄙视他人的痛苦。
54,所谓生活,就是为那些愚蠢至极的事情耗尽精力。
55,人无法从书本中学到,人只能在经验中学到对他的教训,只有那些才是刻入你心底的记忆。甚至连记忆也不是可靠的,人类横冲直撞地向前冲去,来自动物的本能强大的所向披靡。只有那些几千年来刻进全人类的第二本能才能与之一较高下, 而事实上那个被养成的第二本能并没有高明多少,甚至也许更愚蠢。
56,我们总是会在某种稀里糊涂的过程中失去最宝贵的人,从而追悔莫及。这种悔恨永远不会消失,而这种过程也总是在重复。
57,爱情就是占有欲和性欲的结合,除此之外的情义和爱都是友情,同志情,亲情和慈悲,所以爱情就是毒药,就是一个危险品,修行者对它退避三舍是顺理成章的,人们为了使自己达到修行的圆满内在的轻松才不自觉地把爱情解构成它可以是不带占有欲的纯爱。如果指鹿为马是修行者跨越彼岸的必然桥梁……
58,“坠入爱”就已经失去了一切理智公允的视觉角度,这种觉知必然要进入个人的,主观的,夸大的影像。否则你看到的他何以比别人看到的他要特别?他就是他,何以他比别人在你眼里更特别?还是你纯粹只是陶醉于自己的慧眼?这是一个悖论,因此绝无可能存在。
59,所有其他动物都很安分,只有人是不安分的,人是唯一反自然的动物。
60,虽不屑于活,亦不屑于死,最主要的是,更不屑于光,我们就是如此麻木、丑陋又强大的亿年太岁,无动于衷地接受存在之荒诞。
61,那些年轻或永远年轻着的人,那些理想主义者,那些热血沸腾着的人才会为了部落去成为战士和英雄,他们被自己青春的荷尔蒙刺激而被自己感动。 长老的职责是尽量维护部落安全以保子孙延续,其实人只是做为种猪的作用被保护,大多数是种子僵尸。但做为亡灵是没有部落的。
62,没有孩子,也没有人爱的人该如何继续活着?而被人爱和爱别人的能力都是恩赐容易消失难以得到。他也做不到去为了世界大同或上帝,其他的又有什么重要。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个世界找到一种实现自我的事业。孩子成为一种制造希望的元在体是必然的。是链接还是寄生,人就是这种暧昧不明才延续着的生命。
63,自由的反义词是爱,爱与欲望是同义词。爱是占有欲,欲与其合而为一,母爱更是占有欲,有人说母爱是放开,那是理性控制,而非本性,母爱是性欲的变相,更直接地说,母爱和性欲是一回事,创造力亦性欲延伸,生命的诞生来自宇宙的欲望。人在混沌之欲中诞生,生命即樊篱,肉体即囚牢。
64,参与(包含创作、观赏、阅读等)艺术作品是一种祭祀。
65,所谓智慧,就是一个人对世界的归纳能力。
66,一个不在意被理解的人其实是极度自我的人,没有各种需求是强大的前提,同样无被理解的需求当然会显得强大。人需要被理解是想要和他人建立关系,一个人与人彼此不需要被理解的世界,就如同一个个孤独的星球。如果不需要被理解却发布自己的思想还有什么意义。有人把对被理解的需求与无能挂勾是非常恶毒的思维。
67,人为了练出强壮体魄而健身是件奇怪的事。先民和小孩子爱爬树打滚,是因为喜欢爬树打滚,希腊人民爱在广场跑步摔跤也是因为喜欢,因此身体强壮是额外的奖励。为了强壮健身,就像为了取得某种自信努力挣钱,用强身驱逐虚弱和用钱驱逐心底的虚弱一个道理。当然,钱也许真能驱逐虚弱也说不准。
68,人际关系就是人类世界的一条大毯,盖在所有那些有关系的人头顶上,人们躲在其中寻求庇护以为可以相互取暖,其实呼吸困难。只有跃起冲破这毯,才能获得自由。毯子越大越难以冲破。亲情是最难突破的那一层材质,最快捷的方式是杀父弑母,超凡者才敢于此。最初就未曾躲于其中者最明智,孤儿是最有幸者。
69,所有的纯文学,如果它不能足够精湛,卓越,甚至伟大,那便毫无意义。它既无法被欣赏,又不能像通俗故事那样给人带来消谴娱乐,它的私密性被它完全囚禁在作者个人的内心深处,如果它不能足够好,甚至不能有趣,那它只不过是些让人厌于辩别的呕吐物,谁在乎那个作者曾经吃过些什么。
70,由于自己的金钱和权力,或者才智和学识,或任何一种被艳羡之事物,而傲慢自负的人是天真的。这个世界只有一种人有资格傲慢与自负,那就是不需要任何他人的人,说得更精确一点,就是无任何感情需求的人。“傲慢自负”在这种人身上却是一种美德。这不是反讽。
71,我们由于懦弱无能,而忍受不幸,我们因为忍受不幸,而精疲力尽,我们因为精疲力尽,而失去了向死的激情,于是,我们的悲哀被看成某种坚定性。
72,就像一朵花,它刚好在那里,它只负责开放。
73,维持人类社会关系的唯一物,构建人类关系一切概念(如家庭、企业、国家、宗教)的根本,就是虚荣心。对金钱权利的虚荣,对知识才华的虚荣,对美或者所谓爱的虚荣。
74,宗教宣扬的圆满正是以取缔现世的一切为代价,宗教甚至对最终圆满的期待都是要消除,那样以来就不存在圆满、涅槃、天国,如此以来做为此时此在的人无论是痛不欲生还是过得猪狗不如也就无关紧要了。
紅藥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机器偶人的图谋
- 在空中挥扑的鱼
- 也许这是我的堕落和溃败 (3人喜欢)
- 梦启录:海洋之物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