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关系(2)
因果关系(2)
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问题二、条件关系的认定
(1)因果关系的断绝
是指条件关系本身被切断,即前条件对某一结果还没有起作用时,于此无关的后果导致了该结果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
(2)假定的因果关系
虽然行为导致了结果的产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的情况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条件关系,存在不同学说:肯定说,应以自然事实过程作为判断的基准,而不应附加任何假定的因素。否定说认为,由于是否存在该行为不影响结果的发生,故不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
(3)合义务的择一举动
行为的违法行为虽然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但是即使按照合法方式,也不能避免结果的发生。同样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
(4)二重的因果关系
也称择一的竞合,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导致了同一结果的发生,但行为并不存在意思联络,但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条件关系否定说认为,由于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都会由于另一单独行为导致结果的产生,故两个竞合的行为都与结果不存在条件关系,故两个行为的实行人都只成立未遂。
条件关系修正说认为,在这种行为竞合产生结果的情况下,应当对条件关系的公式进行修正。即:全部行为中如除去一行为结果会发生,除去全部行为结果不发生,则全部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条件。
特别注意:如果存在行为的先后关系,后行为对结果不产生影响,则应否定后行为对结果的条件关系。但此种情况应认为不是这里所说的二重因果关系。
(5)重叠的因果关系
两个相互独立但重合的行为,合并在一起产生了结果,单独并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承认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
(6)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A想杀死C,在C的水壶中方了毒药,B也想杀死C放空了C的水壶,结果C第二天在沙漠中渴死。这种情况从外观上看不同于假定的因果关系,也不同于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方案:(a) A、B都与C的死亡结果不存在条件关系,故A、B仅成立未遂;(b)由于B没有使C的状况恶化,故应承认A与C死亡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C)根据禁止溯及理论,A的行为与C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
问题三、不作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应认为不作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从权利义务的关系上看,如果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就会使权利主体的义务遭受损害。(2)从条件公式的表述上看,不作为与结果的关系式,如果履行义务则结果不发生,作为与不作为的条件关系公式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内容相同。
问题四、公害犯罪(疫学犯罪)
在公害犯罪中,即使根据现代科学也不能证明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但根据统计学能够证明,该行为对引发某公害结果存在高度的盖然性,则可以肯定行为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
2010年4月27日星期二
问题二、条件关系的认定
(1)因果关系的断绝
是指条件关系本身被切断,即前条件对某一结果还没有起作用时,于此无关的后果导致了该结果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前条件不是结果的原因。
(2)假定的因果关系
虽然行为导致了结果的产生,但即使没有该行为,由于其他的情况也会产生同样的结果。是否存在条件关系,存在不同学说:肯定说,应以自然事实过程作为判断的基准,而不应附加任何假定的因素。否定说认为,由于是否存在该行为不影响结果的发生,故不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
(3)合义务的择一举动
行为的违法行为虽然导致了结果的发生,但是即使按照合法方式,也不能避免结果的发生。同样存在肯定说和否定说。
(4)二重的因果关系
也称择一的竞合,两个以上的行为分别都导致了同一结果的发生,但行为并不存在意思联络,但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条件关系否定说认为,由于不存在任何一个行为,都会由于另一单独行为导致结果的产生,故两个竞合的行为都与结果不存在条件关系,故两个行为的实行人都只成立未遂。
条件关系修正说认为,在这种行为竞合产生结果的情况下,应当对条件关系的公式进行修正。即:全部行为中如除去一行为结果会发生,除去全部行为结果不发生,则全部行为都是结果发生的条件。
特别注意:如果存在行为的先后关系,后行为对结果不产生影响,则应否定后行为对结果的条件关系。但此种情况应认为不是这里所说的二重因果关系。
(5)重叠的因果关系
两个相互独立但重合的行为,合并在一起产生了结果,单独并不能导致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应承认存在着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条件关系。
(6)可替代的充分条件
A想杀死C,在C的水壶中方了毒药,B也想杀死C放空了C的水壶,结果C第二天在沙漠中渴死。这种情况从外观上看不同于假定的因果关系,也不同于合义务的择一举动。方案:(a) A、B都与C的死亡结果不存在条件关系,故A、B仅成立未遂;(b)由于B没有使C的状况恶化,故应承认A与C死亡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C)根据禁止溯及理论,A的行为与C死亡不存在因果关系。
问题三、不作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应认为不作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1)从权利义务的关系上看,如果义务主体不履行义务,就会使权利主体的义务遭受损害。(2)从条件公式的表述上看,不作为与结果的关系式,如果履行义务则结果不发生,作为与不作为的条件关系公式虽然形式上不同,但内容相同。
问题四、公害犯罪(疫学犯罪)
在公害犯罪中,即使根据现代科学也不能证明行为与结果的因果关系。但根据统计学能够证明,该行为对引发某公害结果存在高度的盖然性,则可以肯定行为结果之间的条件关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