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二
阳光渐落向远处,老家的秋意比城里更浓,黄昏日落时已凉意袭人。外甥和浥尘拿着狗尾草在田野里奔跑嬉戏,这样的日子不常有,不曾辜负,也不敢辜负。
夜里坐在院落中,母亲和姐在前厅说着话,四周已一片寂静,唯有虫鸣此起彼伏和偶尔间传来的几声犬吠。这两年,母亲对姐的称呼变成了敬语,近似普通话中的“您”,不是母女间的隔阂或距离,相反是母亲对于女儿相夫教子的认可,我感叹乡间人们的智慧如此朴素的悄无声息和庄重。
乡间的老人偶有养几只土鸡的,养猪养猫的已极少,多年前放学或打工返家之时鸡鸣犬吠,满满的乡愁。如今富裕文明的进程不断向前,文明无法再寻找曾经的场景竟生出些许失落来。仔细想来其实是自私的想法,何以我们在城里可以享受文明带来的便利,而乡间却不能改变?曾文正公告诫子孙需早起,打扫、养鸡、养鱼、读书,勤有生动之气,俭则生收敛之气,有此二气则生生不息,必兴旺之。
隔壁爷爷送来新鲜的菱角,浥尘生吃的津津有味,清甜爽脆,这是曾经的乡村夏日。
阳明先生讲知行合一,讲止至善。冬时自然思量父母的寒,夏时自然思量父母的热。良知,不假外求,更须无丝意障碍。每思偶尔与母亲言语不和,痛悔之。在老家呆几日,母亲会更操劳。但我很清楚和懂得她脸上的笑意是发自内心,儿女双全、孙子绕膝,此为天伦之乐。
家是根,有根才有力量。就如这门前的土地养鱼了一代一代的人走向了四面八方。。。
-
: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4 14: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