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ost world
这是来澳洲读书的第九个月。
曾经我想象的国外读书更像是拿着一张单程票,去往新大陆的开荒居民。一切是不熟悉的,语言,食物,气候,甚至街道上缓慢踱步的鸟;而我要在这里盖起来我的据点,一点一点,像鲁滨逊一样营造一个城堡,一个能够为我提供安全与自由的根据地。 我却没有足够估计到,我更像是打开了饥荒的地图,我醒过来,看到的是孤独的我和一个世界。这个世界如此美妙丰富,但是其中所有的生物都只管自己的生存,也无法对话,每一个夜晚我都只能小心地看着自己的那从篝火,提防野兽和鬼魂,准备食物,等待或者害怕明天。
在我二十岁,躺在宿舍的床上,外面是东北的零下三十度的雪夜,那时候我最渴望的是逃开这一切的规训——按时熄灯,集体生活,宿舍检查,无从选择的课程表......那时的我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的无力感,没有足够的力量,能够来为自己做出决定。无法安排自己生活的样貌。无法为自己的喜好买单。无法在深夜出行,在城市的书店游荡,并且驾车安全地回到自己的住所,关起门来就再无他人。这种自由曾经是我在台湾的时候得以短暂得偷得,并且成为我日益梦想的生活和理想。
这也是当时为何能够放弃学术道路,而开始读JD的原因。我本性讨厌思想的规矩,也不期待自己能够完成研究项目,制作符合他人意愿的文字。我需要的是一份工作,给我力量,自由和勇气。 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不爱运动,却忽然开始健身。这个瘦小的身体是如此渴望着掌控的能力。
现在还在坚持吗?现在还笃信自由吗?我所知道的是,我现在的轨迹毫无疑问在通向我当时渴望的结果——不再回国,有一份工作,一个居所。但是我感到快乐了吗?授课制的学位课程容量大,整个学期密布reading和ddl。一直以来我相信这是我必须要做并且要做好的事情,我相信这种努力会以某种方式让我的人生受益。但同时也意识到,大学,律所,公司,本质上都和工业生产并无区别,我们都是以某种目的存在而劳作的,效率的最大化,教育也好,服务也好。这一切都像是一条流水线的生产。在这过程中我说服自己全部的生活要围绕着我的课程和成绩,无法顾及其他。
在压力大的时候,无法收拾卧室,洗衣服,甚至是按时吃饭,倒垃圾。我之前无从设想一个人的生活是如此,身边的人都保持着疏离和封闭的生活姿态,难以和他人产生联系。所有课程产生的紧张与焦虑无从与人说起并且共同分担。我逐渐开始学会寻找一些逃避的方式,单纯是为了逃开眼下的焦灼而进行的娱乐,选择轻松的电视剧,手游,吃各种甜食,试图能够分泌足够的多巴胺支撑我再完成今天的任务。
没有帮助。
并非是不喜欢法学院的。法律喜欢说理,简明,逻辑清晰,有数学的美; 同时也有复杂的社会和政治掺杂其中,要人能懂得世故。只是这种大量的法律阅读,书写,学习,让我感觉到某种空虚。无关这个学科,也无关这个选择在我人生里的正确性。是关于我自己——关于我自已一直以来,如何保持自己生命的完整性,保持充沛的生命力,如何能够安然度过时间而不被空洞所侵扰,不被欲望所打败。
我发现我失去了宁静的快乐。那种快乐,在过去的漫长的时间里曾经陪我长大——那个内向的小朋友,坐在院子的阴凉里自己看着拼音,想象一个北欧冰雪王国里一个小女孩的悲伤。我也喜欢影像,电影,游戏,但是最喜欢的依旧是文字。阅读能让我安静下来,就算是拿出来读过了很多次的书,读完一个章节,就能很快让我在字里行间找到那种跟着文字想象,观察,体会的乐趣。曾经我用很长时间想过,文字能够作为谋生工具。放弃了这个想法后,仅仅当它是一个爱好,和爱好电影之类并无不同。最后我才发现,阅读之于我的关系,是一种完全独特的感官体验,是完全无法被取代的,快乐的核心所在。同时也依然需要书写。在那些在教室的窗边,白炽灯下难熬的晚自习,我都是在书写,写日记,抄写诗歌,涂鸦,或者偷偷读课外书中消磨时光。这是我一直以来安顿自己的方式,只是我太久以来已经失去了它。借口无非是,忙,没有时间,无法安心。然后再用大量无效的社交媒体和娱乐来填充自己。
嘲笑自己说:看吧,你还是把你的小乐园丢掉了!也许终究意识到,自由都只是相对,任何的工作也都要活在种种形式的不自由之中。最关键的其实是人与自身的关系,如何用一种贴合本性的方式来度过生活,如何消化情绪,如何用一种足够丰富的视角来理解人与事物,而不是逐渐放任潮流、固化的定义来填充自己的思考和语言。这是一场捍卫自我的战斗。如果放弃了和自己的对话,思考,放弃了其他观察世界的视角,我大概也终究会变成一个法学院教育出的无趣的人吧!也是一个生产线上毫无生气的人罢了,标签化的存在,变成一个所谓的 "法律人”,再进而去消费各种精致加工的娱乐商品,食物,着迷于短暂的激情,从而失去对这个世界和自我的任何感知。
就算有足够的力量和自由,也都是为了捍卫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如果在这多年的教育,竞争,圈子的浸染下,早就失去了 “我”,那其实也早就无所谓捍卫什么了,不是吗。真的太容易了啊,太容易,就变成了 “无个性的人”, 变成某个阶层,某个职业,某个身份,某个年龄,某个性别.......这一切都被这个商业社会妥妥的捏在手心,量身定做了你应当具有的伦理,价值观,生活模式,娱乐方式......这是量身定做的 “快乐”。
所以从现在开始,更要变成一个警觉的动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