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西施最后的归宿究竟是哪?
我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和杨玉环,她们享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美誉。而作为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原本是春秋末期的一名浣纱女,她之所以能这么有名,是因为她不幸成为两个国家斗争的主角。西施本是越王战败后送给吴王夫差的,因其美貌吴王对她宠幸有加,也因为她放松了对越国的警惕,从而被越国打败。

那么吴国灭亡以后,这位美貌的女子究竟归宿何处呢?从目前的民间传说来看,大多数人认同的是西施和范蠡偕隐西湖的美满姻缘故事。范蠡是当时越国的大夫,帮越王勾践送西施去吴国迷惑吴王夫差。在范蠡送西施去吴国途中,二人情难自抑,双宿双栖,生下一子。等他们一路磨蹭到吴国时,孩子已能张嘴说话。至今吴越间还有一座“爱子亭”,用于纪念范蠡与西施的爱情结晶。越王灭亡吴国后,因范蠡深知越王勾践为人“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共安乐”,于是向越王请辞,并带走了西施。甚至东汉袁康所撰《越绝书》中也这样记载:“吴亡后,西施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

但是从史料记载上,我们也看出了一些不一样的结局。早期的史书所记录的,都是一代红颜薄命的下场,西施立了功却最终被越王装进皮袋沉到江里。《墨子•亲士》篇就说:“西施之沈("沉”,古作“沈”),其美也。”

《太平御览》引东汉赵晔所撰《吴越春秋》中有关西施的记载说:“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随鸱夷以终。”这里的“浮”字也是"沉”的意思,“鸱夷”就是皮袋。这与上述记载相同。另外,唐代诗人皮日休也有《馆娃宫怀古》五首,第五首是:“响廊中金玉步,采苹山上绮罗身;不知水葬今何处,溪月弯弯欲效颦。"这些记载均说西施最后被沉于水。

《史记》中也清楚记载,范蠡离开越国后,带领全家人来到齐地,“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治产数十万。”在这里,根本没有西施的影子。后来,范蠡到陶经商,也没有西施。

那西施和范蠡究竟有没有关系呢?答案没有任何关系,但因有范蠡泛于西湖的传说,后人便给他安排了一个如花美眷西施为伴,同时也给西施安排了一个虚假的美满的结局。
如果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就给小编点一个鼓励的赞吧!也可以关注小编,并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好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