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一本书/《原则》第三周思考题
同读一本书/《原则》
读书总结
姓名:豆俊芳
时间:2018年9月19日
一、读书摘要
你必须清楚自己的原则是什么,并且“知行合一”。
二、金句/语录
1.如果工作中做不到全面的实事求是和公开透明,就会导致公司里面的人被分割为两个层级,即信息灵通的掌权者和其他不明真相的人。
启示:好伟大的想法,想想我们实际生活中的公司,只怕员工知道内幕。
2.创意择优=极度求真+极度透明+可信度加权的决策
3.我最基本的原则是,你必须自己独立思考。
启示:独立思考是根本。
4.若不想当面议论别人,背地里也不要说,要批评别人就当面指出来。
启示:适用于我们的工作、生活。
5.我最钦佩那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把失败变成好事的人。我对他们的敬仰甚至超过对成功人士的敬仰。
启示:据我观察,最终这些人一般不会是芸芸众生,普通人失败了不会思考求变,而是破罐破摔,白白的拱手让出一次成功的机会。
6.不要为你自己或他人的错误而懊恼,要真爱它!(P355)
启示:人们通常会为自己犯错感到沮丧,这是因为他们目光短浅,只看到了不良的结果,而没有看到错误实际上也是进步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7.乔丹简直沉醉在自己的错误中,把每次错误都当成改进的机会。他明白一个道理,,错误就像是玩小拼图游戏,每完成一个,就会得到一个宝贝。当你每犯一个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就会使你在未来免于再犯几千个类似的错误。(P355)
启示:脑洞大开呀,服气,这个观点我心服口服,我要学!
8.通往成功的捷径始于了解你自己的缺点,并努力改正。(P356)
启示:太正确了,看到这儿,我想总结一下,成功就是改掉自己的一个个缺点,所以说每天的反思是好事,发现缺点才有改正缺点。
9.记住在经历痛苦后要反思。(P356)
启示:要好好琢磨、探究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打下未来改进的基础。拥抱你自己的失败,直面给你和他人造成的痛苦,这是实现真正改进的第一步。
10.反躬自省是一种素质,最能区分哪些会从错误中很快崛起,哪些人就此沉沦。记住:痛苦+反思=进步(P357)
启示:成功者必备素质:反躬自省
三、思考题
1.你对“极度求真”和“极度透明”是如何理解的?请分别举例说明,每一个的举例不少于3个
答:“极度求真”我认为是凡事追求事情的真相是什么。
举例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在体检的事情上就一直拖延或干脆不去,这就是一种不敢面对现实、逃避现实的心理,怕看到事情真相。(这是“极度求真”的一个反例)
举例二:在我们的工作中,有的员工非常尽职尽责,每个步骤都做的非常认真,基本上达到了极度求真的水平。
举例三:记得在导言中,作者就总结的很清楚,独立思考并决定:(1)你想要什么;(2)事实是什么;(3)面对事实,你如何实现自己的愿望……(体现了作者的“极度求真”)
“极度透明”我理解是有问题摆到桌面上,而不是隐藏在暗处。
举例一:在与人交往时,有些人表面看起来挺好的,实际上背后总搞一些小动作。(这是“极度透明”的一个反例)
举例二:作者非常推崇“极度透明”,比如在有计划剥离公司的一个部门时,就把整个流程呈现,而不是遮遮掩掩。
举例三:“极度透明”的极致是“君子慎独”,不能嘴上说一套做一套。比如你想减脂,有人时你控制着,独处时暴饮暴食,这能有效果吗?
2.什么是“有意义的工作”?什么是“有意义的人际关系”?你之前有没有思考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如果有,你为什么思考过?或者为什么没有思考过?
答:“有意义的工作”是指一项我能全身心投入的使命。
“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是指我既深深地关心对方,对方也深深地关心我。
我之前没有思考过“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我觉得可能是思维盲点吧,从没往这个点想过。现在因为阅读《原则》,有机会来思考“有意义的工作”和“有意义的人际关系”,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看来,作者总结的真的是“通用原则”,适合于任何人、组织。
3.你如何理解作者关于“超越分歧”的观点?
请将你和周围人对“分歧”的解决方法与作者的方法比较,再把对你的启发收获写出来。
答:我是这样理解的:能让分歧双方都同等满意的解决方式十分罕见,所以提供了一种超越争议、继续前行的途径——可信度加权的表决程序,并按照结论行事。
我和周围人对“分歧”的解决方法简单粗暴,要不据理力争,不欢而散,有些甚至会大打出手,后果严重;要不背后发牢骚。
而作者的“超越分歧”的观点很科学,不过想在我们的工作中用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氛围,大家都遵守相同的行为原则,也就是先培养企业文化,大家先认同这种文化才有可能实行这种方案。比如桥水。
4.达利欧指出“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202页)”,把不同的人凝聚起来并形成互补,就必须打造良好文化、用对人和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或者说,“工作原则”讲的是如何建设环境营造氛围,如何处理人与人关系,如何处理业务。
(1)请参考《原则》,用哪些方法、工具理解不同的人?
注:可以理解同事,可以用在找对象
答:首先,要明白你与其他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比如,人们的分歧不是沟通不良造成的,相反,是不同的思维方式导致了沟通不良。
其次,人与人的很多心理差异都是生理性的。
换个角度,作者意识到,不光我觉得他们离谱,他们也觉得我离谱。唯一理性的相处方式是相互理解,从更高的层面看待我们自身,以便客观地理解事物。这么做不仅使我们的分歧变得不那么令人沮丧,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自的效率。
第三,如果你不了解人的特性就对他们抱有期待,你肯定会遇到麻烦。期待别人完成他们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我相信我也令对方很痛苦。
第四,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a.内向与外向。b.直觉与感知。一些人看到森林,另一些人看到树木。c.思考与感觉。d.计划与发觉。e.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改进者、贯彻者与变通者。f.关注任务与关注目标。g.职场人格量表。h.塑造者是能从构想一路走到构想实现的人。
通过整理,发现人与人原来是这样大不相同。
(2)请参考《原则》,整理出10条以上原则,为你的公司(自己)或团队打造良好的文化
注:亦可以用在家庭
答:a.进化是生命最大的成就和最大的回报。
b.用五步流程实现人生愿望:明确的目标——找出问题,不容忍问题——诊断问题,找到问题根源——规划方案——坚定地从头至尾执行方案。
c.理解“自我意识障碍”和“思维盲点障碍”,做到头脑极度开放。
d.理解人与人为什么大不相同。
e.坚持友善地训练“较低层次的你”,以养成好的习惯。
f.无论你要实现什么目标,让合适的人各司其职以支持你的目标,是成功的关键。
g.不要做完美主义者。
h.谨记“80/20法则”,并明白关键性的“20%”是什么。
i.先把你的“必做之事”做完,再做你的“想做之事”。
j.运用两分钟法则避免持续被别人打断。
5.“生活原则”告诉你的秘密——人脑缺陷,高手是怎么做的。那么,请继续理解——“工作原则”是“生活原则”的延续,它是“人脑缺陷”的另一类“应对措施”。
可以理解为:我有一些缺陷根本无法自己解决,怎么办?达利欧先生告诉你,找到对的人合作。同时,告诉你设计一个“机器”用于你的团队。
(1)请参考《原则》,怎么与对的人合作(团队合作的原则)?
请举例说明
答:a.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b.要记住人与人存在差异,认识不同、思维不同使不同的人适合不同工作
c.对待你的团队要像体育界管理者那样:没人能靠一己之力单独取胜,但每个人都必须战胜对手
d.考虑薪酬时,要提供稳定性也要让人看到机会。
e.要记住维系伟大的合作关系,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体贴和宽厚
f.出色的人不容易找,所以要想着怎样留住人
(2)请参考《原则》,怎么建造并进化你的机器(或工具)?请举例说明
答:《原则》中的机器指的是一个机构中的文化和人。
a.优秀的机构拥有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文化
b.优秀的人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
c.优秀的文化不掩盖问题和分歧,而是公开妥善解决,喜欢让想象力驰骋且愿意开创先河
4.收获与启发
答:以前从来没像这样想过,把一个机构看作一部机器,主要由两组部件构成:文化和人。优秀的机构拥有优秀的人和优秀的文化。优秀的人具备高尚的品格和出色的能力。优秀的文化不掩盖问题和分歧,而是公开妥善解决,喜欢让想象力驰骋且愿意开创先河。
5.学以致用(改)
答:(1)若不想当面议论别人,背地里也不要说,要批评别人就当面指出来。这个需要注意。
(2)不能固执,要学会保持开放心态(换位思考),同时也要坚定果断(明确阐释自己的看法)。因为那些能改变自身主张的人是最大的赢家,而那些顽固不化、拒绝事实是人会是失败者。
(3)心态开放的人通过问问题学习。他们知道,与未知领域相比,他们已知的实在微不足道,而且可能是错误的。心态封闭的人总是告诉你他们所知甚多,哪怕他们一无所知。
(4)如果分歧各方太过于情绪化而丧失了逻辑,对话应该暂时中止。在不必要马上做出决策的情况下,推迟几个小时或几天再讨论是最好的主意。
(5)在一家健康的机构中,应该是员工与其低层次的自我进行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