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行(三)——捷克
这次是第二次独自去旅行,但和上次完全不一样。毕竟上次去的是香港,至少都是亚洲人的面孔,同样的习惯和同样语言,而且有两位可靠的地陪。我本无意独自一人去旅行,但无奈与其他人的时间都遇不上。但这次难得的机会也让我明白了旅行的意义。
这次的捷克行开头算不上顺利。从村里到法兰克福火车站九点就没了,因为太磨蹭刚好错过,得先坐到Wiesbaden再坐地铁到法兰克福。若过夜巴士没有延迟,极有可能赶不上。说起来好死不死,在地铁上碎屏的手机终于撑不住了,彻底报废,无论怎么按都没用,状态栏总是会滑下来。费劲心机终于把车票的二维码弄出来上了车也不懂是福还是祸。
到达布拉格是早上八点,非常清净的早晨,只可惜手机坏了让我心乱如麻。我在ATM先取了克朗,收的手续费还不少,但无论取多少都是195克朗,似乎不同的取款机收的方式和数量都不同。我在路上问了三个人得到了三个买手机的地址,最后还是靠自己摸索找到了。虽然这样说可能有点以偏概全,捷克人没有德国人那么热情。
不过作为一个学商科的中国人来说,在捷克的买手机的经历也的确让人感到惊喜。在捷克街头不时地就能见到华为的手机广告(在德国就连Alditalk都和华为有合作关系),华为的国际化可见一斑。另一个就是小米,在捷克的手机店小米也占据了一部分柜台,也蛮让人惊讶。(最后买了华为7s,不仅双卡双待还能再插一个存储卡,含税折合成人民币也才八百来块)。不管怎么说,最后还是买到了新手机,一下子感觉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虽然我感觉没有手机这趟旅行也不会完成不了,但是失去了谷歌地图的确是一种折磨。


大概十一点半抵达了预订的Airbnb,是一个很安静的房子,有自己的小庭院,种满了花草,打理得还蛮不错。住的阁楼放了五张床,但实际住了六个人,环境比想象中的情况要好一些,到达的时候房间里没有人。在房子的描述里说房子常住六个volunteer,我当时以为是环境保护者或者是NGO的义工什么的,后面听英国小哥的介绍似乎是通过干活来换取免费住宿的一群家伙......

在住处拾掇一下之后就出来觅食了。因为一切还很新鲜,想着尝试一下捷克菜,结果没忍住又点了一个大猪蹄子。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捷克食物的量了,地处东欧,捷克的餐厅比德国的餐厅还要实在。虽然在图片中大猪蹄子看起来并不大,实际上我觉得四个人一起来吃都不为过(那个面包是包含在猪蹄里的)。少不经事的我还多点了一份薯条,结果自然是吃不完的:(虽然中国的餐馆也是先吃再结账,但是这边的服务员都是走到桌前去服务你,没有多大可能留下一大堆食物的同时却不用和服务员接触,这让人感觉蛮尴尬的(我的小胃给中国人丢脸了真是不好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这边的黑啤非常好喝,在这家餐厅喝的是捷克有名的牌子Kozel,logo是一只喝酒的山羊(在餐厅里吃饭时现点的和在超市买的瓶罐装的似乎有点不同?),麦香十足,同时真的有一种很醇的感觉。而罐装啤酒的气泡太多,带走了很多味道,泡沫的气泡很大,散的很快,而现点的啤酒装出来带的泡沫则十分的细,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完全褪去。这一餐一共吃了我450克朗(包括了小费),这和想象中捷克亲切的物价有点不太一样,但考虑到这餐完全可以由两个人甚至三个人去平分的话,价格水平也的确不算高。另外,捷克的服务员都有收取小费(Tips)的习惯,有时候一起结算,有时候又另外结算,一般是菜价总额的10%,是否给多取决于个人,但建议去旅游在餐厅吃饭结账的时候最好还是要问一下收银员,金额是不是包含了小费,不然忘记给小费还是满尴尬的,也有可能丢了中国人的脸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