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遭遇人生第一个年龄危机
当我和一群93、94年的弟弟妹妹们坐在一起面试的时候,我就知道,人生中的第一次年龄危机,来了。
一个还算出名的自媒体大号。对面的几个面试官看上去并不比我年龄大。我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各自的选题,而所说的话都被对面的人当做素材,快速记录下来。他们显然在一个群里交流着什么,不时地相视而笑。
我旁边的妹妹,一直在竭力地表现着自己,有过什么有趣的经历,去过哪些有名的地方,以及加过哪些名人的微信。
我也没有示弱,大脑中飞速组织着言语。当别人表达得多一些,我暗自攥紧了拳头;当别人卡在某个环节,我又不自觉地洋洋自得起来。
面试结束后,我不禁叹气。好像和去年这个时候的自己相比,并无多少长进。
其实我的背景并不差,本科经济学+研究生新闻学,复合专业背景,将近三年的传媒工作经历,大大小小的平台都待过。直到这次找了小半年的工作,才发现,我和那些庸庸碌碌的中年人并无太多区别。
也不是没人要,不过这一次,我想给自己换一个方向。而且和应届生比起来,显然我对职位和薪资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像那些在传统媒体待惯了的人,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无所适从;就像混进了银行就以为自己抱了铁饭碗的人,在“金融科技”的概念面前一脸懵逼。我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后台工作人员,在这个行业的下行周期一股脑冲了进来,最后发现自己并不擅长,也没有一点热爱(关于在金融行业的工作体会,日后我会详细叙述)。
尽管我一再安慰自己说,别急,找工作这事急不来。但是不得不承认,此刻的我,内心充斥着焦虑。
我一直以为自己是勤奋的,有野心的,然而回顾过去,难免发现自己的鼠目寸光:过于看重物质上的待遇,却忽视了自身的成长性;只顾埋头苦干,然而缺乏对行业、对平台的深度思考。
这个世界,最不缺的就是靠出卖青春和劳动力来换取金钱的工作者。
我心里清楚,工作和伴侣一样,若是仅以此作为养家糊口的工具,那人生将会了无生趣。只有自己真正喜欢的,才能深入和持久。
你不是找到什么平台,凭借外界的力量而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先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然后才找到什么样的平台。
最后,用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的一句话作为结尾:尽人事,听天命;准备充足,然后随遇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