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产业如何正本清源?
近一个时期,舆论对影视产业一边倒的声讨和谴责,中枪的不止是乱中得利、火中取栗的把行业名声搞臭,把产业引入歧途的个别害群之马,大多数的影视从业者也被拖入舆论漩涡而蒙羞,对极少数人的风声鹤唳变成了产业环境的黑云压城城欲摧,把一个精神文明建设的神圣舞台,一个党和政府推动发展的光鲜亮丽的文化产业,糟蹋成肮脏不堪、令人咂舌的“娱乐圈”,把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文化作品的广大文艺工作者,讥讽成“戏子”群体,整个产业进入萧条期。这很不正常,不符合影视产业的实际情况,也不顺天意和民心。
影视产业需要正本清源,走上健康发展的大道。正本,就是端正影视业生存发展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坚持文艺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宗旨,以能给人类带来正能量的精品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清源,就是从源头上清理破坏产业发展环境的基因和细胞,清理败坏产业健康运行的人文劣行和不良风气。正本清源的目标是让影视产业回归文化的本位,让艺术工作者不忘初心,回归艺术。
影视产业的源头,在产业链的顶端。首先是血液即资本现金流。由于资本的逐利本质,滋生了腐败的利益链条,派生出混乱的运营模式。清源,就是让资本回归投资的本位,不越位、不缺位、但不能乱作为。影视产业是专业性最强的产业,资本不能主导,投资方应该重点把控影视剧项目的投资决策,但不能用通用的投资理念管理控制、参与运营。在产业链的上游,是剧本和编剧,这是产业的灵魂。创作好故事,传播正能量,这是产业生存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产业链的生产运营环节,也是产业的中流砥柱,是导演和演职人员。只有确立以导演负责制为中心的运行机制,才能确保影视剧的质量和进度。艺术家的作用缺位或变味,产业不会健康发展。在产业链的末端,是播出平台,通过选择购买市场需要、受众欢迎的作品,展现和挖掘价值,实现产业良性循环。现在是播出平台供求关系的本末倒置,才出现数据造假、“流量明星”的问题。
回归艺术,是影视产业纠偏的关键。影视作品的属性首先是艺术,其次才是特殊的商品。艺术的层次和水平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和生命力。艺术的氛围和文化,决定了产业的深度,决定了行业的前景。影视产业的从业人员,都是通过专业学习或培训的专家或行家,他(她)们首先是职业的艺术人才,其次才是市场概念的商品角色。只有尊重艺术,尊重艺术工作者,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前卫感、陪伴感的精品,才能出人才,出效益。
正本清源,回归艺术,需要产业政策的指引,大环境的支持,更需要从业者的执着,需要骨干力量群体的自律。打败和击垮这个行业的不只是外部力量,也是行业内部的各种不良规则与人和事。
-
反正咸着也是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6 1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