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
逍遥游 | 北冥有鱼
逍遥游讲出了所有人类的人生目标,逍遥快乐的过一辈子。《庄子》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大鹏,孤零零的一直在飞,这也许就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吧!一个人的长跑(可能是我们一生的样子),孑然一身(可能是我们来到世界和离开世界最初和最后的样子)。
冥:看不清楚。人追求的东西是别人看不清楚的,追求之后是很难量化、数据化的,更难在聚光灯下。
怒:努,努力。大鹏鸟这么大,也要很努力的才能飞,告诉我们,即便是天才,必须发挥,珍惜才能,才有机会有成就。
徙:儒家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断的反省自己,提升自己,希望不断的变化中向好的方向发展。道家讲正阳之气,借一点阳气,一样不断的提升充实,永远比昨天好。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都是永远往好的方向发展。不管是师生之谊,朋友之谊,还是情人也好,当有一天我们回头再看这一段相遇,我们会感谢上天,因为遇见他,我的生命更好,这就是最好的缘分。
海运六月一息:大鹏鸟体型庞大,需要大量的水和风才能起飞,而海运相隔6月才碰到一次。如果我们要飞去的一个目标有待于外在世界的,那就要等待一些机缘的配合。
生物之以息想吹也:《老》、《庄》,道家思想不断阐述的,功臣能够做到不居功。(理解不透)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中国先秦诸子有一家喜欢讲“正”,人心要正心,位子要正位,名份要正名;儒家讲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如果你飞到的地方不是人类的至境,请不要给我定义“正”。“正”,最对的,最好的,那么读《庄子》后让我们对过去坚持的不再那么固执,可以问自己,达到最高境界了吗?对于“正”我们有了更多的疑惑,但是不一定要质疑挑衅别人定义的“正”,最重要的是挑战自己的成见。
背负青天:或许大鹏象征的儒家的缘故吧,儒家讲胸怀天下,为社稷江山着想,那么大鹏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
莫之夭阏:夭和阏都是停止的意思。大鹏飞那么远,除了有先天庞大的体型外,更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和一阵又一阵帮助他的海河风。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做什么?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选择了艰难的路,选择了没有赚头的路。蜩与鸠和大鹏可能是飞翔目标远近的两个极端,还有很多不同的阶段。
适百里者,宿㫪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目标越高,付出的就越高。感受幸福的是心,想要享受健康的人生,必须要有健康的身体,时刻提醒自己,提升自己的身心技能,身心境界。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小智慧不及大智慧,寿命短的比不上寿命长的。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庄子的时代,儒家思想是主流,大家都想要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流芳万世。而《齐物论》中庄子要达到的境界,不止是以上的,是“天地与我共生”。对待地球上的每个生灵,对待脚下的土地,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生命的感觉,所以爱这个世界,是用一种更普及的,更深的关怀,不求流芳万世。
穷发:没有绿色植物的地方。
-
杨乙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18 2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