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这份旅途必备书单,来一次深入的文艺之旅
每当翻开一本书,我们的眼中就会出现一个别样的世界,而每当开始一段旅行,书中的世界总会恰合时宜的与现实的风景相配。在漫长的旅途中,捧一本与目的地相关的小书,可以满足我们对未知风景的美好想象,使得路途多了万分的期待。而当你脚踏实地的站在书中描述过的场景里,感受到曾经在这片热土中,作者描绘出的那些故事,这一次的旅途,便被你读过的文字,赋予了新的生命和意义。
下面的书单,是根据不同的目的地推荐给大家的,希望你们能够伴着这一篇篇文字,开启奇妙的人生旅途。
目的地:布拉格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by 米兰·昆德拉

第一次知道《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书,还是由其为原著改编的《布拉格之恋》这部电影而来。几年前看完这部电影,我肤浅的将它认为是一个女人的坎坷恋爱史,直到前几周读了原著之后,才知道远非如此。
这部小说讲述了托马斯与特丽莎、萨丽娜之间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的三角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哲理小说,小说从“永恒轮回”的讨论开始,把我们带入了对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中。爱情,理想,背板,媚俗,生存,都在这张轻重交织的人生之网中互相纠缠着,却永远的不能被逃离。

当你合上书本,回望布拉格的街道时,关于人性的思考依然存在,小说人物生命中那轻重交织的印痕,更加清晰的浮现在眼前,而这座城市,也似乎多了一笔浓墨重彩的哲学意味。
目的地:巴黎
《巴黎圣母院》/ by 维克多·雨果

雨果曾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说,数年前在参观巴黎圣母院时,在一座尖顶钟楼的阴暗角落里,发现墙上手刻的字:ANARKH。这几个意义是“命运”的希腊字母,历经岁月侵蚀,深深嵌进石头,这些难以描状的符号,尤其所蕴藏的宿命和悲惨的意义,深深震撼了他的心灵。

对于很多人来说,巴黎与这部书紧紧相连。当你抵达巴黎,看到矗立在眼前的宏伟的圣母院,高高的塔楼刺进苍穹,也许,你会想到格雷沃广场上美丽善良的吉普赛流浪姑娘爱斯梅拉达翩翩起舞,撞钟人卡西莫多的身躯在钟楼上来回跳荡,神父阴郁的影子幽灵一样,借着黑色在钟楼顶层的院墙内闪烁不止.....
也许,这本书赋予你的,是巴黎的另一种意义。
目的地:圣彼得堡
《静静的顿河》/ by 米哈伊尔·肖洛霍夫

《静静的顿河》是一本这样的书,它囊括了俄罗斯整个国家的历史,甚至历史的历史,但它不是一本历史小说,也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下里巴人——虽然肖洛霍夫从头到尾都是用最通俗的话写作,但它依旧是一本深重的书。
而肖洛霍夫是一个这样的人,他经历了俄罗斯最有史性的三个年代,经历了一个民族从生到死再到生的过程,经历了史家所谓之乱世,经历了如笔下主人公葛利高里般矛盾的自我斗争。


书中大师的插画
静静的顿河流淌在俄罗斯广袤的大地上,肖洛霍夫用他那淡淡的南方色彩,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期间顿河两岸哥萨克人的生活画卷。在飞往圣彼得堡的飞机上读完这部小说,徜徉在红色的街头的你,会更加理解哥萨克的风土人情,而也会对俄罗斯历史上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斗争有更深入的感受。
目的地:香港
《对倒》 / by刘以鬯

王家卫说:“一本1972年发表的小说,一部2000年上映的电影,交错成一个1960年的故事。”这部电影是《花样年华》,而小说,就是刘以鬯的《对倒》。
一直觉得香港的作家对于审美形式的追求,简直称得上呕心沥血,而刘以鬯的《对倒》便是如此。香港闹市大街上一个老者满怀忆旧情绪,一个少女满怀浪漫的世俗理想,二人从街道两端相对行走,对街头橱窗和风波作出或忆旧的、或浪漫的不同联想,最终不期而遇地走进公园的同一张长椅,相互间做着风马牛不相及的猜测。
穿梭在香港的瘦落街道,微醺于旺角的红灯酒绿,迷离之中,刚刚看完《对倒》的你是否会想到,街头与你对行的陌生人,也许会与你邂逅一段,没有来龙去脉的故事。
目的地:台湾
《台北人》/ by白先勇

这本书里,白先勇写的是六七十年代的台北人。十四个独立的故事,看似没有关联,其实内有千秋。在白先生的笔下,每一篇故事中的人物都仿佛依旧活在若干年前,时光在他们的生命里不曾前行,即便许多东西已经不复旧貌。
读完这本书,你可以在台北的巷子中找到《一把青》里的朱青,在灵魂深处,她还是和当年深爱却死于抗战的飞行员生活在一起;你可以在街头的小剧场,找到《岁除》中喝着着金门高粱却念叨台儿庄的赖名升;你也可以在纪念馆,找到《国葬》里思念已逝将军,说着破败往事的老副官秦义方。
《台北人》整篇就像是一曲思旧赋,宛若一场金陵旧梦,倒映在悠悠河水中,夕阳斜处,粼粼闪耀流淌六朝的金粉。只是事已换,物已移,人已非,留下的只有衰草旧院,天色沉沉。
东京
《人间失格》/ by 太宰治

如果让我找出一个最能代表东京的作者,那一定是太宰治。
《人间失格》书成当年,太宰治旋即投水自尽,而这部遗作,也因此在太宰的作品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史铁生曾说过,写作者只可能塑造真实的自己,这话用在太宰治身上可谓恰如其分。在《人间失格》里,这种自我写照实在过于明显,以至于对太宰治略有了解的人根本无需过多分析,就可以看出书中的大庭叶藏其实就是津岛修治本人。


人间失格改编的电影剧照
太宰治生活的日本,是一个旧道德秩序和集体主义依旧盘根错节的社会,但是在如今的后工业时代,我们也同样无法抽离自我。也许,哪一天你懂得了太宰治,也就懂得了,你站在脚下的,这座东京城。
清迈
《飞鸟集》 / by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不管何时读到泰戈尔的《飞鸟集》,总被诗歌中的美好动人而感染。他的创作是从日本“徘句”汲取灵感,精短格言小诗成了世界经典,由325篇英文组成的格言诗句,简短美妙的诗句仿佛林间的风声,而诗歌中的字句,也隐藏泰戈尔对于生活的态度。

在东南亚这个佛学气息浓厚的地方,泰戈尔被尊称为圣人。他常说,我相信你的爱。也许,就是泰戈尔这一份入世的勇气和爱,通过诗歌为我们打开一扇与世界对话的门。希望你怀抱《飞鸟集》,站在东南亚的这一片热土上,他的字句能够带引你走向黎明,陪伴你揣着一份温柔又坚定的爱,审视不一样的异国风情。
詹志鸿说,如果说有一种方式能够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那么也许只有“读书”和“旅行”能够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的人生。在旅行中,灵魂和身体都要前行,希望与书前行,能够使你看到的世界,变得不一样。
宝宝们在旅途中都喜欢带哪些书呢?欢迎留言分享出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