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距离光复汉室还差一个雪诺!
琼恩·雪诺(Jon Snow), 美国作家乔治·R·R·马丁的著名长篇史诗奇幻小说系列《冰与火之歌》中的主要人物。他出生于伊耿历283 AC年,是临冬城公爵艾德·史塔克的私生子。在篡夺者战争结束后被从南方带回,并同艾德的嫡生子女一同在临冬城长大。他拥有一只患有白化症的冰原狼“白灵”。

雪诺的一生注定是奋斗的一生,这源于他的私生子身份和坚毅的性格。
他就像一只狼,北境之狼,他勇敢、血性、好斗、团结、重感情。
尽管寒风凛冽,他仍然中一步一步不断前行。
他从来不会退却,即使他的爪子上沾满了血液,他也坚定的走下去。
假如他取代三国时期刘禅的位置,结果会怎么样呢?

众所周知,刘禅在后人眼中的形象不算高大,后世之人甚至称懦弱之人为扶不起的阿斗,由此可见一般。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如果你不是一个英雄人物,那么就会迅速被其他人掩盖掉你的光芒。先不说其父亲刘备,亚父诸葛是怎样的风华绝代,单是费祎董允之才也高过刘禅许多。

刘禅其人才能虽不算甚高,然而他的豁达从容,气量如海,秉承了其父刘备的恢弘大气。在诸葛生前身后,可说是孝顺如子,事若亲父,始终如一,确实不负刘备和诸葛对他“气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天资仁敏,爱德下士”的好评。
然而仅仅豁达孝顺恐怕是做不了一个好皇帝的。
那么假如是性格坚毅勇猛重情的雪诺来做这个蜀汉皇帝呢?
刘备白帝城托孤,将雪诺交给诸葛,诸葛含泪答应,并许诺誓死守护蜀汉。

回到成都,诸葛告诉雪诺其父伐吴失利,病死白帝城,他定当鞠躬尽瘁辅佐雪诺恢复汉室江山。
雪诺因为他内向和至情至性的性格,只会一言不发,但在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伐吴,为父亲报仇。
但诸葛心中没有复仇,只有统一。
诸葛的一生都在为实现他和刘备的隆中策而奋斗,隆中策包含了自己的梦想,还包含了天下的黎民百姓。(记得诸葛小时候亲身经历过战争,黎民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而刘备的梦想同样是讨伐国贼,恢复汉室,所以诸葛的志向其实和刘备相同,皆在江山和人民。如今隆中策才走到第一步,又岂能半途而废。

而雪诺的志向因为其至情至性,必会为父报仇(这跟刘备听闻关羽的死讯一样,想伐吴为关羽报仇,其实这已经违背了他的志向——恢复汉室江山。难道刘备真的是个满口仁义道德的骗子?),他每天早起练剑,读书,只为了替父亲报仇和保护好蜀汉的人民。
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雪诺要伐吴,诸葛要伐魏。
雪诺最终走向诸葛的对立面。
但诸葛毕竟不是凡人,他智绝天下。他舌战江东群儒,嘴上功夫几乎不在苏秦张仪之下,所以雪诺是肯定会被说服的。
对于有着坚毅性格的雪诺来说,这种说服绝不是永久的说服,雪诺心中的复仇之火迟早会烧起来,那会是什么时候呢?
就是诸葛不在的时候,诸葛写下出师表,准备北伐,雪诺心中复仇之火悄然烧了起来。
诸葛北伐,雪诺只允了他七成兵力,剩余三成是为了保护成都百姓。(其实是为了伐吴)

诸葛无奈,本想带走所有兵力,一举拿下曹魏,可是毕竟雪诺才是蜀国皇帝。
诸葛北伐节节胜利,雪诺见诸葛在外,便将国家托付给费祎,董允。自己化作一名将军悄然开始了东征伐吴。
诸葛北伐战事正紧,突然传来快报,说雪诺东征伐吴,双方打的不相上下。
诸葛大吃一惊,心想这下坏了。雪诺东征,孙刘联盟土崩瓦解,曹魏司马懿和曹真兵和一处,留给他的只能退兵,否则便会陷入两难之地。
由此第一次北伐失败。

而雪诺那边,因其性格勇猛好斗,又兼勤奋努力,才会和吴兵打的难舍难分,但终究兵力有限,所以几场大仗下来,发现难以杀入吴军都城,郁郁之下也就退兵了。
诸葛和雪诺汇合于成都,就东征和北伐做了分析,诸葛点明北伐失利原因,雪诺东征后也明白打仗不是儿戏,自己虽杀得几名大将,但统兵征战终究能力不足。
雪诺和诸葛并非平常之人,诸葛明白欲恢复汉室江山,必须君臣同心,经此一役,雪诺复仇之火也逐渐熄灭,开始向诸葛讨教兵法治国之道。
几年后蜀国大治。
诸葛二次北伐,雪诺助守成都,孙刘联盟重归于好。(因为孙权鲁肃皆明白之人,如不联盟,定会被曹魏一一吞并)
北伐首战告捷,但蜀魏两国将士死伤皆重,刘备时期的大将老的老,死的死,诸葛手下除魏延姜维之外,几乎无将可用。而曹魏根基已厚,兵将虽减,然国力雄厚。
最终二次北伐也已失败告终。
此后诸葛雪诺一心富国养民。
三国成鼎足之势。(即便是雪诺,也未能与诸葛恢复汉室江山。)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们,有更多原创文章供你阅读~

-
BLINKING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2 16: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