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乒乓球生活
其实我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奈何工作太忙,坚持下来的只有两个,一个是打乒乓球,一个是拍微视频。
打乒乓球记得是从高中开始接触。那时校园里的业余活动,除了乒乓球就是篮球,偶尔还有人踢足球。也跟着班里爱好足球的同学踢过几次,但运动量太大,还得来回跑来跑去,气喘吁吁就放弃了,感觉也没啥意思。篮球倒了打过几次,但实在提不起兴趣,拿着一个球投进篮筐里,就那么投来投去有啥意思,也迅速放弃。后来打乒乓球来了兴趣,每打一局11个球,赢个胜负很有意思。那时兴趣还不算太浓,但班里打的人多了,我也跟上打,渐渐就喜欢上了这项毫不费力的运动。
当时,教室附近有个水泥乒乓球台,中间的网是用一排砖替代的,和现在条件相比虽然较差,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运动热情。我和同桌都是乒乓球新手,那时每天一下课,拿起球拍就往外跑,打上十分钟,上课铃响,再跑回来。如果不抢,球桌就会被其他人占掉,所以得拼速度。操场上倒时有十来个水泥乒乓球台,而且中间的网也比砖块高级,是用铁网夹在中间,高度上是符合国际比赛要求的。但操场比较远,课间十分钟不可能跑到操场上去打球。往往是下午放学后,十来个乒乓球桌前人满为患,不早点占位,可能你一下午都打不上。那时候有些乒乓球台是打擂台的,往往都是高手聚集,每个人上场打11个球,输了就下场,赢的坐桩,换下一个挑战者继续上场。我当时的水平,这种场子是不敢上的,那会不会扣球,也不会削球,只会打过来打过去,就是现在的推挡,即便推挡也推的实在没技术含量,轻轻或用力碰过去就可以了。
有一天球场出现一个高手,无论动作还是技术都远远在我们之上。高手每次到场,都会引来许多学生围观,无论是正手扣球还是反手扣球,都打的相当自如,把我都看呆了。这画面不是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种吗,很舒服又很厉害。听旁边同学议论,他父母都是打乒乓球的,所以从小训练他,难怪这么厉害。当时很是崇拜,想我要是有他这样的水平那该多好。
从高一打到高三,水平见长,但都是自我摸索,并没有本质上的飞跃。其实水平高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乒乓球在我的高中生涯给我带来了很多乐趣,让我培养了这个好的习惯。如若不是乒乓球,我可能就沉迷于网吧游戏了。刚来高中时,从乡下来到县城,对一切都充满新鲜感,尤其是网吧。那时到网吧,到处都是联机打CS游戏的,看着很是过瘾。玩了一段时间后,几个好同学都转向了传奇等大型网游,每天通宵升级打装备。就当我也准备试试时,被班主任发现了,把我和几位同学拉到教室处批评了一顿,说要叫家长。我一下慌了,承诺再也不去,老师也宽宏大量没有计较。但那次让我下定决心不再去网吧,一方面是真怕叫家长,另一方面是经常通宵也受不了。
现在想来,我真得感谢高一的班主任老师,他的名字应该是郭志雄,记得清楚是因为班里很多同学私底下都叫他鬼子熊,可能就是因为他管的严。犹记得他开学没几天,在班上跟我们朗读平凡的世界里面的文章。当时没什么印象,只知道名字是平凡的世界,这个老师很喜欢,并极力推荐。
上大学后,宽松的氛围,宿舍的风气,让我乒乓球这项运动抛之脑后。开始频频泡网吧,玩一款叫跑跑卡丁车的游戏,很是沉迷,玩了四年的大学时光。
研究生时,这款游戏没落,受同学的影响,我又一次拿起乒乓球拍。每天下午打乒乓球,运动的氛围很是热闹。研究生期间,还拿了一个研究生部乒乓球比赛亚军,全校乒乓球比赛男双冠军。这算是这些年来对我乒乓球生涯的一个总结。后来这些证书都对我找工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现在工作五年,又结识了一些乒乓球球友,建了微信群,每天没事的时候就一起打一打,研究研究战术,一直坚持到了现在。尽管水平离专业还差太远,但有一帮志趣相投水平相当的球友,一起打打也能扫扫疲劳,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也是一生中一件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