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之子》最会唱歌的人淘汰了,华晨宇曾评价他“演唱教科书”
【更多有趣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风议】(ID:Fengyi_official)】
安迪·沃霍尔曾预言:“在未来,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他认为,在适当的场合下,只要有足够的曝光,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超级明星,但前提是要有人挖掘,让其变得有趣。
在这届《明日之子》的舞台上,同样有这么一群风头正劲的年轻人,他们或享受鲜花与掌声的洗礼,或矗立在舆论争议的中心眼,随时准备迎接一夜成名后的惊喜与焦虑。
邓典就是其中之一。
新手战时,邓典清唱了美国女歌手Duffy的成名曲《Mercy》震惊全场,场下的何炅连连点头:节奏把握得太准了。彼时,魔音赛道星推官华晨宇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手中的“通关球”早已准备好。

节目里,华晨宇给了邓典“演唱教科书”的评价,吴青峰也直言想找他“学唱歌”。
他的微博粉丝猛增到55万,这群把自己称作“热点”的网友,每天都会在邓典的微博底下召唤他多发“九宫格”,以及分享服装搭配心得。
成名有点始料未及。采访前,我对这个人气颇高的选手充满了期待,我臆想着他也许会狂热执着地畅聊自己的理想,也许会迫不及待地分享自己成名后的改变,奔放张扬、欣喜若狂。
然而,都没有。

不同于一些刚尝到走红滋味的新人身上会有的傲气,邓典谈话间流露出难得的谦虚和自省,始终与自我膨胀和心浮气躁保持距离。
被问到上期节目差点就被淘汰,有何感想时,他的回答是,“能走多远没有考虑过,能走多久才是最重要的”。
他用了一句话总结自己的未来,不想做流行的追捧者,只想用自己的态度去创造流行。
1.造梦
2004年,七岁的邓典听到了自己人生中第一首歌曲——当时红遍大江南北的“神曲”《老鼠爱大米》。
千禧年前后,是华语乐坛最鼎盛的一段时光。蔡依林、周杰伦、孙燕姿、S.H.E、潘玮柏、林俊杰……一大批华语流行乐坛的中坚力量横空出世,他们在各自领域占地为王,牢牢占据着往后数十年的头部地位。
虽然邓典在如此繁华的音乐环境下长大,但音乐对他来说仅仅停留在“只觉得好听,不会想去当歌手”的阶段。
高中时期,邓典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宿舍偷偷听MP3,课余时间常常坐在座位上哼歌,“什么都会听,中文英文,那时我都分不清曲风这些”。
直到2012年,邓典遇见了改变自己生命轨迹的那个人,才真正确定要成为一名歌手。

当年,韩国组合BIG BANG首次来到中国开演唱会,万人空巷。那是邓典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组合,“他们的造型非常华丽,尤其是权志龙,太前卫了”,邓典回忆起当时看到BIG BANG时的情景,依然很激动。
“我以后一定要和他一样!”那时,邓典就在心里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之后,他开始模仿权志龙的造型和唱腔,并暗暗发誓大学要读音乐专业,与自己的偶像看齐。

家人对于邓典的音乐梦当然是反对的。“开销大又没出路,你半吊子功夫学什么音乐”,父母给了邓典残酷又现实的一拳重击。在他们眼里,走出小县城的唯一方式,就是用功读书,然后去大城市发展。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半吊子,邓典报名了县城举办的歌唱比赛。从《All Of Me》到《Mercy》,他把自己的拿手绝活全都交了底,“总共唱了十多首歌”。拿着第一名的奖状和一台电视机回到家后,邓典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才稍稍松了口。

自此,怀揣着一颗音乐梦想的少年开始了自己的造梦之旅。
2.机遇
接到《明日之子》工作人员的电话时,邓典正在酒吧准备着自己接下来的演唱。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他每周都会去川音附近的酒吧街驻唱,赚点外快。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的第一批粉丝,不过他没想到的是,几个月后,自己的粉丝居然遍布全国。
几个月前,《明日之子》导演组去到四川音院学院海搜,他们寻遍了整个学校也没有挑中让自己眼前一亮的种子选手。
后来,工作人员去到邓典所在的班级,问了班上一名同学:“你们班最有性格的人是谁?”然后就拿到了邓典的联系方式。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邓典明显有点不知所措,他第一反应是“不会遇到骗子了吧”。
但还是抱着一丝希望的。邓典在电话里与节目组导演简单地聊了下,然后约在了川音对面的琴行见面。
挂掉电话后,他骑着单车便过去了。
一头长发、夸张的配饰、满身鲜艳的衣服,邓典出现在琴行时,导演组眼前一亮,“看到他的第一眼就知道是我们要找的人”,工作人员说他们曾设想过邓典很多种形象,但完全没想到他这么有性格。

此时,坐在对面的邓典却没对这次的见面抱太大的希望。因为上一季节目每集都有追,所以他对参赛有所顾忌,“没胆”,不敢去。但另一边,自己又十分渴望遇到懂自己的人。
这样的心理拉锯让邓典仿佛回到自己背井离乡去艺考的那段时间,“家里人不支持,身边也没人懂你,那段时光太难熬了”。独自一人在外的日子里,邓典学会了怎样和自己妥协,“如果考不上,那就好好读书”。
去年,整个河南省考进川音的名额不到十个,邓典就是其中之一。
3.两难
上期节目,站上终极battle舞台的邓典,侥幸“活”了下来。
然而,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到这个环节了,上一次是与邱虹凯。与朝夕相处的兄弟之间的“内战”让邓典十分纠结,他每次都告诉自己不能让眼泪流下来,但每次都不争气。

相较于一路顺风顺水的蔡维泽、观众缘极好的斯外戈、厚积薄发的田燚,邓典在《明日之子》这条路上,走得并不顺利。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只要是在现场投票阶段,邓典都能以票数第一的名次轻松过关,但凡是到了场外分贝值环节,邓典的人气却不尽人意。
上期节目,进入终极battle环节的邓典向导演组提出了一个请求,想用清唱的方式呈现自己的PK曲目,“我是清唱着来的,那我就清唱着走吧”。

微博上有粉丝这样感慨道,邓典的综合实力是几个选手里最强的,但他好几次都徘徊在被淘汰的边缘,可能这就是比赛吧,一场不光要看实力,还要凭人气的残酷竞争。

每次比赛后,邓典都会发一条微博感谢粉丝,他说来到节目不是为了名次,也没有特别希望想成为怎样的人,只是想唱歌给大家听,“能被这么多人喜欢并支持,真是意外之喜”。

邓典说,早在新手战时,就做好了被淘汰的准备。
不自信来自当时的情况,那时邓典在现场看到了很多选手,“其他人都长得很帅、唱得也好,相比起来,我太不起眼了”。前期选歌会上,他打算用清唱的方式放手一搏,“被淘汰的话,就算了”。
没想到,一首《Mercy》让邓典迅速被网友熟知。知乎上,关于“如何评价邓典的唱功”的问题下,点赞最多的回复是,“拿《Mercy》来说,清唱时音准可以媲美修音,烟嗓音很强,颤音曲线相当稳定”。

很多人表示听邓典唱歌,根本无法想象他才19岁,还有网友将他和当年一炮而红的Adele相提并论,因为两人都是拥有与自己实际年龄不相符的“金嗓”。
之后他演唱的那首《Perfect》更得到业界一致好评,网友把他的声音称作“开口跪”。知名乐评人“耳帝”特意发微博安利,将他演唱的这首《Perfect》与另一名男团成员进行对比。

底下评论出人意外地一边倒:

无需质疑,这次邓典是真的“火”了。
但别忘了,等着他的依然是娱乐圈最现实、最残酷的考题——人气收割与实力加持的分庭抗礼。
没人能够分辨哪一方更具竞争力,但放眼如今流量明星不复往日光辉的娱乐圈,似乎在隐晦地告诉我们:或许自身实力深厚才能在飞速更新换代的娱乐圈拉长“赏味期”。
4.信仰
出身于河南温县的邓典,从小性格就外向乖张。
受权志龙的影响,他衣着独特,衣柜里三分之二的衣服都是网购来的颜色鲜艳、剪裁夸张的复古服装。他用专属自己的“邓典Style”告诉大众,“勇敢做自己才最重要,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因为太过前卫,邓典其实遭受过不少非议。
读高中时,他攒了一个礼拜的零花钱,网购了一件蓝色的毛衣,“我看到衣服的第一眼就觉得是属于我的”。下单后,邓典开始不断地刷新物流信息,心里满是期待。
几天后,快递小哥给邓典打了电话,欣喜若狂的他拉着同学就往镇上的物流点狂奔,“那时真的太激动了,看到毛衣的那一瞬间,觉得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当时,邓典毫不犹豫地穿上了毛衣。因为当时是大夏天,当邓典走在校园里时,身边的人都在用一种异样的眼光在打量他,彼此交头接耳。
不过邓典却说自己一点都不觉得热,只是有点扎脖子,“他们看上去以为我很热,其实一点都不热”。

对于旁人的眼光,邓典并没太在意,他说做自己喜欢的就好。但说完全没有伤害到自己,不可能。
受到委屈时,邓典会看一眼权志龙的照片,瞬间就会恢复能量,他说自己有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权志龙的卡片,“不被理解的时候就会拿出来看看,他会给我很多力量,告诉我,不用怕,大胆做自己”。
这样的人生态度,也被邓典带到了节目中。舞台上的他造型抢眼,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甚至被称作“最会搭配的选手”,连李宇春都说“邓典很时髦”。

但没有一首原创作品始终是邓典的“致命伤”。
此前,他坦言来到《明日之子》更多的是为了展示自己坚持做自我的生活态度,“没有原创作品并不觉得会怎么样”。
他甚至对自己很爱唱歌这件事的觉悟也很慢。考上川音后,邓典只是每天唱一唱老师布置的作业,自己再多学点新歌,“直到来了节目之后,对音乐的态度才变端正“,邓典说,“我觉得身为一名歌手,如果想让别人明白你的思想,你就得拿出一首作品”。

采访的最后,邓典说一定会给观众和粉丝带去一首原创歌曲,“目前还在写”,谈到这首作品的创作初衷,他希望自己的音乐和自己的生活态度可以影响到一部分人,告诉他们,在遭受冷眼和挫折时,不要畏惧,“因为做自己,并没有错”。
邓典曾在自己微博上写过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们说梦想不能太过于张扬,但我偏偏喜欢展现自我欲望,不会固执的想要独自负隅顽抗,只因为想拒绝平常”。在我看来,这段话明确的概括了“邓典Style”所蕴涵的奥义——展现欲望、拒绝平常。

尽管一直告诉自己不能哭,但当自己的厂牌“邓典Style”被宣布停牌时,邓典还是控制不住情绪,在台上哭了出来。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邓典很明白,人生有太多的无可奈何与无计可施,他能做的,只有欣然接受。但“邓典Style”已然成为一种符号,给予无助的人一丝光亮。
或许,对于这个19岁的少年而言,他想做的并不是追赶和趋附流行,而是制造再成为流行,不论是在音乐上,还是态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