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杭城9月头条分量已被这个菜市场占领了!
中国人对于吃的强烈情感由来已久
古有“一骑红尘妃子笑”
近有汪曾祺“春初新韭,秋末晚菘”
现在是流着口水看完的《舌尖上的中国》
这些,是看得见却尝不到的“吃”

最亲近我们的却是
晨起时的一碗猪油拌面
奶奶在菜场的讨价还价
还有妈妈那一桌热气腾腾的家常菜

于我们,“吃”是具有母性的
是具有烟火气的,是最美好的感受
这种美好还在于还透亮着的蔬菜瓜果
活蹦乱跳的鲜虾活鱼
他们在菜市场

当踏入菜市场的那一刻
于我们,似乎离生活更亲近也更融合了
于城市,他是最真实的脉搏
除却这些情感感受
我们似乎不再想进入一个“皮鞋进
雨鞋出”的菜场
如果这里更具有美感和趣味呢?

这个有意思的事情是由
和昌地产与ciid杭州设计中心&杭州室内设计学会
联合打造的“美好中国 美丽菜场”

“为你还原城市美好生活的最真实的模样”
这个想法让和昌地产与
十几位知名设计师一拍即合
于是——

“美好中国·美丽菜场”应运而生
经过爆改后的菜市场 成为勾起饮食之欲
让人重新萌发出对生活热爱的地方
和昌集团为什么做菜市场改造
那么 就跟着这个“美好天团”
一起去感受一饭一蔬里
简单平凡的美好
/和 昌 菜 场 改 造 计 划 总 顾 问/
我想为生活代言
设计美 更设计美好

和昌菜场改造计划总顾问陈耀光老师、王炜民老师都将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创作出新的美好留在杭州。
/公 共 设 计 部 分/
用一个元素唤起关于菜场的记忆


门面是大棚,旁边的电线杆、路灯宛如电影场景。摊 - 棚 - 场,我们熟悉的菜场记忆都被放在这里,也太有心机了吧!感动到哭~


林森、邬逸冬作为这次项目设计策划方,直接串联起九位设计师精彩的作品!让整个空间融入更多人情味和烟火气!完全忘了是在菜市场啊~
/米 店/
中国传统思想与美学的精神
耐久性、功能性
强调空间的生态性

深色杉木架与深色钢板伸展出这片温润之地,周边货架的上下平滑门以半透卡孔式瓦轮塑板,以满足大量储存和内藏灯光而增加辅助照明功能。

杉木榫卯提盒、滑轮抽屉,可以装下一整个宇宙的杂货。彩色墙贴俏皮灵动,两个活动立柜的背板釆用黑板材质便于新品发布或主要信息公示。
/面 馆 /
希望每一位顾客都能平静
从容地享受美好的食物

在烟火气的面馆点份片儿川,水纹玻璃、胡桃木、席编……简直媲美居酒屋。
翻桌装置就算人多就餐就没再怕的。坐骑还贴心设计了搁挂菜篮、手包的地方。还有吃面看谜面光盘见谜底”的面碗、毛笔手写菜牌瓦、杭州面文化墙等,处处可见用心~
/豆 腐 铺、鱼铺 /
将烟火气息保留
将艺术气息植入其中
还原本真,找寻本味

4平米的豆腐店钻进去,又有个新世界!两个平台雪柜和一个操作台也能玩出新花样!

这间“小葱拌豆腐”怎么把我看饿了?代表筷子的木制框架、代表白瓷碗的石材、代表小葱和豆腐的产品木片标签,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再去看看旁边的河鲜区,顶部灯用旧时的渔篓,几个鱼形的霓虹灯管,两只猫形装置,简洁的鱼形霓虹灯管门头logo,怎么有种ins风的高级感,拍照到手软啊~
/蔬 菜 摊/
去菜场买菜不仅能买到放心的菜
也能够在这个购物的环境当中体会到愉快的心情

蔬菜摊内进式多层次的装置,让每颗菜都有自己的小别墅。别墅底部还有冲孔设计,蔬菜沉积下来的水也会顺利排出,烂叶拜拜~每款蔬菜还有营养知识标签,超贴心der~
/水 果 店/
把熟悉的味道保留到
近乎完美的地步

80年代的水果店被层层石棉瓦围合起,方管货架和木框,将主人从二十年前在红石板新村摆露天水果摊的记忆一直延续到现在。
/鸡鸭铺、猪肉铺、禽蛋铺、温州黄牛肉馆/
牌匾,雨棚下铺位之间的叫卖声
食材的新鲜感,环境的整洁度
是我想要的里弄文化

猪肉铺有可随时冲洗残留血渍的水龙头及排水系统;全玻璃笼罩的保鲜冷柜来储藏鸡鸭铺的冻肉,方便展示与拿取;堆叠的储蛋盒解决大量的储藏,既是储物空间,也是背景墙,贴心度满分~

黄牛馆被原色钢板和玻璃围绕,红色的墙面超惹眼,多增的一个售卖窗口更加便利~
/海 鲜 铺/
为空间注入情感记忆
让设计渗透生活

迈入海鲜店,瞬间回到那个海鸥声四起,热闹的鱼市码头。回收材料将源自海边的记忆碎片拼接。少了喧闹,多几分艺术感。

/菜场标示标牌平面创作/
传统的存在应该被尊重和保留

梅数植印象中的菜市场,“不只卖菜,还会售卖一些生活杂物,甚至有点像杂货铺”。在菜市场,人们能够体验到一种跟食物最近的距离。这是用购物APP做不到的,即使去到超市,也不能完全获得这样的体验。
《未来简史》里说
人类文明的基石在于虚构故事
那么人类文明发展的骨架
则在于让虚构的故事美好成真
9月12日
红石板农贸市场
与美好与你不见不散~
地址:潮王路古河巷29号

来源 | 杭州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