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与钢铁》读后感
这是一本好书,也是一本奇书。就像介绍里说的“解答你关于人类的一切问题”,为什么人和人会有差异,人类有非常多的种族、文化、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书中都进行了一一解答。全书抛弃了以往关于人类史的政治视角或其它视角,纯粹从人类本身的角度来写人类史,作者使用了大量令人信服的数据、事例和观点,有力的论证了人和人为什么有各种不同的差异,其实各种文化、生活习惯、行为的差异,全都是由于几个因素造成的。书中的观点未必全都是正确的,但值得关注。
几个关键词:
一、农业。农业是一切人类行为的基础,人类史可以分为狩猎采集阶段和农业阶段(在工业文明以前),人类的一切文化、心理、战争、社会等级都是因为农业,农业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工业文明以前)。
二、驯化的植物和动物。这点也非常关键,作者论证了世界上存在可能数以万计种类的大型动物,但真正能被人类驯化,进入农业社会的,其实只有十多种,其中真正有影响力的,只有5种:牛、马、羊、猪。这么说人类社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其实是非常偶然的,假设自然界没有进化出适合人类的大型动物,也许现在人类还停留在刀耕火种的阶段。大型动物被驯化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行为,因为这种动物必须温顺、群居、生长速度快、可以在圈养中繁殖,只要有一个特征不满足,就无法被人类驯化。比如很多动物的性行为其实只能在野外发生,还有动物进入繁殖阶段就会发生大规模的雄性互斗。特别是就算是同一物种,只要隔了一个亚种,通常就无法被驯化。有一段比较搞笑,如果犀牛可以被驯化,那么骑着犀牛的班图人可能早就推翻了罗马帝国,但这不会发生。犀牛全身披着厚的皮肤,很难被击穿,体重像一辆小卡车,再加上坚硬的犀牛角,如果能被人类驯养用于战争,比马厉害多了。
农业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基础,而被驯养的植物和大型动物又决定了人类有什么样的农业。所以,几个关键因素,就决定了人类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地球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人类部落和文明。比如非洲南部为什么不出现农业文明?原因就是非洲没有适合被驯化的大型动物,这导致运输和工业停留在人力阶段,无法像欧亚大陆那样进入先进的农业文明。中国是最古老的农业文明之一,公元7500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冶炼铁的技术,中国也是最早驯养大型动物的国家。大型动物决定了农业文明的高度,马这种动物又是最重要的大型动物之一,由于没有马,非洲和美洲长期都停留在农业文明的早期阶段,无法进入到更高的阶段,因为马提供的运输力量和战斗力量,都至关重要。
三、或好或坏的农业。相对于“新的就是好的”这种庸俗进化论,作者告诉我们农业文明其实有些方面比狩猎采集文明反而是退步的。比如印第安人种植玉米以后,身高和寿命都大大缩短了,因为过于依赖一两种植物,往往容易营养不良,也常出现饥荒。农业文明还会出现等级制度,因为农业文明通常出现密度很大的人类社会,不劳而获的人就会出现,这导致了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国王、贵族的出现。当人口密度达到一定程度,不劳而获的人就会出现,通常是国王、祭司和职业军人。
农业社会还有很强的对外扩张意愿,战争就是农业的产物,首先一个社会要有“存粮”才能打仗,人不生产也可以维持生活,其次农业社会还有教育程度好的国王和军人专门打仗,还会有专门的教师阶层。而在狩猎采集社会,战争就不会出现,首先因为迁移的生活,财富被大大限制了,通常人类的财富是房子和库存(存粮),但是在狩猎采集社会,由于迁移的生活,首先房子的价值不大,其次猎人也不能携带太多存粮,所以狩猎采集社会没有对外战争的意愿,冲突只会在狩猎领地被侵入才发生。而农业社会就不同,农业社会有存粮可以发动战争,有专门的国王和军人发动战争,战争掠夺的土地也可以用来养活更多的人口,巩固和扩展国王的权力。
可见农业虽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农业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多的,主要是:疾病、营养、社会不平等、战争等几方面。
相对于喜欢发动战争的农民,猎人们反倒“文明”很多。农民们还有一个特征是喜欢掩盖自己的战争行为,比如美国的教科书上就曾经说印第安人总共只有100万人,而实际数字是2000万人,其中95%死于欧洲人带来的传染病和战争。澳洲还曾经有一位白人妇女否认欧洲殖民者发动过战争,声称塔斯马尼亚人的死亡纯粹由于他们“不讲卫生”,白人的攻击都是“自卫性质”,杀死的塔斯马尼亚人不超过41人。而实际情况是塔斯马尼亚人从5000人几乎被灭绝,剩余的都跟欧洲人发生了婚配。
还有一个问题是关于人类的外貌,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差异,比如肤色、毛发、体型等等,无法全部从环境决定论的角度解释,比如同样是热带地区,为什么有的地区是黑皮肤,有的是白皮肤?作者试着给出了一个解释:审美趣味。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审美趣味,经过婚姻和审美的筛选,每个社会都会进化出自己独有的外貌特征和审美趣味,是审美和婚姻导致了各种族的外貌差异。
还有一个问题是日本文明从何而来?日本文明经常被认为是一个角落里的文明,但其实日本文明的历史非常古老,12700年前他们就有陶器,是世界上最早的陶器,日本文明经常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一个分支,但事实上,日本文明是一个和中国并行的文明。日本文明的古老并不亚于中国,后来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中国人建立了辉煌的古代农业文明,中国人驯化了大型动物,他们巨大的人口可以养活众多专业人才,事实上,古代文明成果大多来自农业文明。而日本人走的是另外一条道路,日本是狩猎采集文明,由于日本列岛丰富的海产,古代日本猎人的生活远比朝鲜、中国的农民富裕,日本的社会等级分化程度也较小,这都是狩猎采集社会的特征,而且他们专门人才也少,这也是狩猎采集社会的特征,相对于高达发达的农业文明中国,日本向中国学习了大量古代农业文明的发明,比如日本文字、吃饭的筷子、和服、生鱼片、拉面、酱油,全都是从中国传入日本,这也让一些人误认为日本文明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分支,在中国文化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是“野蛮人”,这其实是一个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