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实用游记|远去的色达
最近才发现onedrive已经被冻结,好不容易找回来,里面的照片却全都丢失,好几年的记录就这样没了。这才发现,很多记忆已经模糊。去色达的手机照片也没了,还好相机里的还在。于是,慢慢拼凑一些记忆。
[远去的色达]2014.5.28
色达已经远离我而去有一个月的时间了。从前总是笑话说辞职去旅行,没想到这次真的成行了。或许是两年前的机缘巧合,对色达有了一股脑的向往,以及挥之不去擦肩而过的遗憾。风景是好的,路上的人是好的,可是在路上的我满脑子是空的,像天空翱翔着鹰却捉摸不透它在想什么。没有目的的出行,所以,没打算写攻略,只在一个月之后怀念那短暂的放空时光。

去色达的路上,领略了崇山峻岭真正的姿态,也厌倦了山的姿态。那嶙峋万千不可侵犯的高傲俯视着日夜穿行在山涧的孤独旅车,像注视着一只落单的野兔,一路狂奔。醒来看看山,听听耳畔的江涛,睡前再看看山,听听耳畔的江涛。终于抵达了难得一见的色达。途中遇到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和一个年老的外国人,他们形单影只,却无比快乐。

色达的房屋是人们流连的梦境。不知是房屋映红了喇嘛和觉姆的脸颊,还是天真烂漫的小喇嘛灿烂的笑容赋予这里一片红色。在这片红色之下,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峰的草原正在苏醒,正渐渐褪去枯黄的旧面容。

从色达回来之后,很多朋友都问我,去了西藏啊。很显然,色达不在西藏。在我心中,西藏只是一个不存在的地方,是永远也无法到达的地方,和现实中的西藏是两个地方。人总要在心里留个纯净美好的角落,不做任何实际行动去佐证它的真实存在。最美的人间天堂永远只存在我们心中。

我不信奉藏传佛教,只是相信人世轮回的因缘际会。所以虽然去了佛学院,我也并非十分兴奋。只是静静看着喇嘛和觉姆们在此潜心学习佛法。我笑说着,这里就像大学一年级的模样,处处充满着对学习的狂热积极。而如今大学里到了二年级,有多少人早已对学习冷淡。

小喇嘛和你相遇的时候,会跟你调皮地做鬼脸。不由得让你会心一笑。

曾经看过一个网友写道,如果要出家,她就会去色达。

坛城在山顶,想要转经筒就得爬到山顶,对于近4000米的海拔,并不是太轻松的事。不过我没有去转经筒,大概是想到仓央嘉措那句: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所以正因为如此,我对佛并不虔诚,所以无法脱离轮回之苦,仍需在轮回里挣扎吧。

在坛城前总会看见一个年轻人,我住下的两天他都在傍晚的时候拜佛,他和我一样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他是来拜佛的,当他身旁的喇嘛开始休息,他却丝毫没有停止的意思,是什么因果驱使他如此虔诚的呢。我始终没有问过,却一直好奇,留在心中吧。





天葬是难以描述的过程,也不想再去回忆。我只想说,我怀念外公。我无法接受看完天葬之后那天晚上得知他去世的消息。都说出殡的队伍中若有人回头,亡者便会看见他。不知道外公是否有看见我。





远去的色达,言语像消融的雪一样苍白无力。我去过这里,带着对纷扰世界的愤恨,在此重获宁静。
不再赘述。去色达的朋友,记得防晒。

[我去过色达吗]2018.9.2
再看曾经写过的东西,会有强烈的陌生感。跟脑海中的画面一样,仿佛在看一部故作高深的小众电影。
颠簸得像喝醉了的山路,把酒瓶扔在了路上,绊得汽车摇摇晃晃。一路上睡睡醒醒的旅途,车窗外一闪而过的小河边成排的柳树,成为记忆幻灯片最令人回想的一张。汽车走远了仍翘首遥望,仿佛曾经在此驻足。绕过一座座红色的小屋,路过无数双注目的眼睛,直到山顶。秃鹫吞食了亡者的肉体,然后盘旋在天上,会不会把灵魂吐露成了一阵风,在群山间回响。风吹得冷吗?再多喝一碗热茶,山里的雪就会融化成天上的一朵朵云。而写在雪上的秘密文字,被路过的牦牛多加了几笔,只有它才认得出。人们忙碌着,我根本不属于这里。或许是下错了车,所以汽车又把我送了回来。
又或许,我根本没有去过,去的是另一个我。他留在了那里,像每一个充满迷惑又乞求庇佑的普通人,日以继日地转动着经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