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山河一片焦虑,共产主义接班人该怎么做?

百度百科这样说:“焦虑是人类在与环境作斗争及生存适应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基本人类情绪”其中包含有着急、挂念、忧愁、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
你焦虑吗?很多人说,这是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这样的说法,我认为不过分。这几年中国的发展像和谐号高铁一样,实在是太快了,让太多的人喘不过气来。过去几千年的文明史像高铁外被转瞬间掠过的风景,刹那间已是了无踪影。
社会普遍性焦虑

我泱泱大国,到底是哪些人在焦虑?他们在焦虑些什么?今天我们不聊生理性个体焦虑,只聊社会普遍性焦虑。当今社会,除了退休的老人和受教育阶段的青少年儿童,普遍性焦虑的群体就是和我一样的各位社会人了。或许可以一概而论的说就是泛70后,80、90后了。哦,是的,就是我们这帮共产主义接班人。
我们这帮接班人,出生在和平年代,见证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见证了中国的崛起!我们被父母的社会属性赋予了第一批“农二代”,“城里人”、“富二代”等社会标签,我们读书,就业、留学、创业、结婚、生子。小时候经历过父母的下岗分流和传说中的大型股灾,长大后我们成为经济压力最大的社会人,是社会资产普遍膨胀后的接盘侠。
当下,我们体会着职业发展的焦虑,自我健康的焦虑,下一代的教育焦虑,当然,还有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已经非常明显的感受到,早些年感受过的恐慌、焦虑和不确定,现在变得越来越凌乱了,很多社会事件刷新了道德底线,破坏了安生立命的环境,虽然一直在变革中长大,但从未有过这么被动、被迫的感觉。是普及的互联网造就了现在的局面?还是微信微博成就了这样的实景?又或者说抖音让我们看到了镜子里焦虑的自己?
我把我朋友圈里焦虑的人分为三类,第一类人每天都刷微信、微博、抖音,关注着别人;这一类人是信息化焦虑,因为习惯了接收繁杂的碎片化信息,如果不能通过手机连通世界,就会焦虑;第二类人每天都发朋友圈,发动态,制造低价值的信息流,渴望被关注,需要被认同,更期望被尊重,被崇拜。这一类人是情感型焦虑,他们渴望被关注,怕被失去价值,如果不能刷刷存在感,孤独的感觉便会飞上心头;第三类人每天都会通过社交媒体展现当日工作成果,主观上希望获取更多的回报和商业变现,这一类人是资源类焦虑,他们希望做的每件事情都能产生不菲的回报率,希望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造就了“always on”的大众心理,人人都习惯于永远在线的感觉。不妨试着回想一下,你的手机多久没有因为缺电而自动关机了?因为焦虑的你早就在手机弱电状态来临前为手机续电了。是的,就像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里表达的一样,你总是有着不同纬度的需求焦虑。这根本是消除不了的,改变不了的。那我们该怎么办?不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不玩手机了?出家?别逗了,朋友,我了解你,就像了解我自己一样。
是的,我了解我自己,我经常害怕。害怕失去,害怕得不到。我害怕失去亲人,害怕没有办法赚到更多的钱,害怕没有赢得尊重和爱。就像法国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的那样“现实的精华就是匮乏,一种普遍而永恒的欠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东西都不够人们受用。食物不够,爱不够,正义不够,时间永远不够”。
焦虑的人都是相似的,不焦虑的人各有各的办法,能不能消除焦虑?我想,我不能,你也不能,但是能不能减低焦虑水平?使其不乱心志,不扰体发?
消费升级

我们来看看,不少的社会精英们预判过一些显而易见的未来,他们说80%-90%的工作岗位,在未来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这个观点对现在职场中人和已经为人父母的家长们冲击何其之大,这真是妥妥的焦虑。还有各路媒体常提起的消费升级,新零售等概念,作为消费者个体,我们时常迷惑我们所处的商业时代,各种商业形态都把我们称之为流量,赤裸裸的清洗我们的大脑,抢占我们的注意力,作为个体的我们怎能不焦虑?可是,怎么反击?怎么提升?这帮孙子,没事就谈新零售,谈消费升级,口袋里没钱怎么升级?
或许我们可以从自我提升的层面消费升级,我一直都有一个观点,真正的消费升级其实就指向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我教育的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就是自我健康的消费升级。这两方面都需要的品质就是自律。如果你选择了自我教育,那么你需要一些规划,毕竟这比给子女报培训班更纠结一点。目前在职场有哪些技能不足?对未来的预判和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现阶段的成人教育培训能不能满足自己需求?还有就是如何协调学习时间?看到这里,打退堂鼓了。是啊,我们之所以普通,之所以是芸芸大众,不就是因为我们做不到知行合一嘛。有些人说了,半辈子都过去了,认命吧。好吧,认命也没什么不好,接受自己的普通。这样也是降低了自我焦虑啊,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到现在,我们老百姓还真是不缺吃不缺穿。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生活越来越便利了。可是大家别忘了,智能科技只会让我们的物质生活更丰富和便利,却不能填补我们内心的精神世界。济群法师曾说,人类对知识、智能的更新日新月异,但对自身的认识和优化却止步不前,这样智能越先进,人自身的问题就会越多。那么,在这个更新迭代飞快的时代,我们到底该怎么改变?怎么才能不被淘汰?
虽然,当下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已经把我们的生活粉饰得面目全非,我们的大脑很难专注的接收系统性的知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通过各种移动端冲击我们的视听感官。但是,我还是建议各位善意地理解生活,理解我们周围的一切,找到你的兴趣点,切入进去。当然你走的越来越远,远离浅表时,你就会获得更多的专注和快乐。
健身,自律的开始

如果你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开始,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灯塔,我的建议是,从现在,对,现在,立刻开始健身。这是一切想象的根本,养成并保持自律性的健身习惯,一定可以带你去到未来。当下的中国,无数欢腾的移动媒体都在强制和我们的大脑进行头脑社交,当头脑社交辛苦时,身体社交就开始兴起,是的,身体社交最显著的表现就是人们开始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展现自己健美的身体。这和体育竞技型项目不一样,这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游戏,而且获益者就是参与者本身。有人调侃,在美国,每五百米就会有一个健身房,而在中国,每五百米就会有一家医院。
当下的中国,就是最好的身体社交时代。你见过下班后的健身房团操教室人满为患吗?夜晚九点时分,你知道小区里有多少白领在跑步吗?也许你会说,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很多晒健身照的,是的,还有很多健身的人没有晒出来。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聪明的人比你努力,比你有钱的人也比你努力。可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拖延症。我想因为拖延而产生的那种焦虑并不让人愉快,在这个时候重度的焦虑有可能会让你放弃一些东西(这样实际就会造成利益受损)。再有一种情况,焦虑影响了饮食及睡眠,所谓的“急得吃不下睡不着“的时候,它会阻碍你机体的性能,降低你的效率,更影响了你的幸福感。很多人做计划开始一件事情时,总是迟迟不开始或胎死腹中,瘫在沙发上想着明天要开始了。的确,计划开始一件事情确实不容易,尤其那些有挑战的事情。而开始健身却简单许多,你可以开始饭后快走,随时开始拉伸,这并没有任何难度,它们只需要你穿着适合运动的服饰。而一但你养成了健身的习惯,你的生活将被改变许多,你变得更阳光快乐,你从中收获了自律带来得良好状态,你从没有过这样美妙的体验。你开始享受这样的自律。是的,你从未在其它事情上坚持这样的自律,你却从健身上找到了。是不是开始自信起来了?计划挑战更多的不可能了?

在这里把奥地利诗人赖内·马利亚·里尔克的几句诗送给大家,希望所有人能与自己的焦虑友好共存,生生不息,永葆青春。
命运是怎样地
在诗中一去永不复返,
它是怎样地
在诗中成为模糊的影象
所有发生过的事物
总是先于我们的判断
我们无从追赶
难以辨认
不要胆怯
如果有死者与你擦肩而过
同他们
平静地对视吧
无数人的忧伤
使你与众不同
我们目睹了
发生过的事物,
那些时代的豪言壮语
并非为我们所说出。
有何胜利可言
挺住就是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