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小说到底好在哪里?
公众号:张九路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小说写的好,可是好在哪里呢,有的人说,功夫漂亮,打打杀杀贼有意思,有的人说,剧情好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还有同学说,感情细腻,有些情节读来潸然泪下。 其实我最佩服的,还是金庸先生对细节的把握。 《射雕英雄传》有一段,黄蓉说自己老爹素来厌憎世俗之见,常说礼法岂为吾辈所设?平素思慕晋人率性放诞,这是说黄药师其人有晋人遗风,“礼法岂为吾辈所设?”这句话原本出自晋阮籍,阮籍是何许人也?魏晋南北朝时期,竹林七贤听过吧,没错,就是那个阮籍。 《射雕》里有一段,洪七公带着郭靖,欧阳锋带着欧阳克,四个人来桃花岛,洪七公就跟黄药师拉起了家常: 洪七公:老弟啊,我最近把你女儿收做徒弟了,你开不开心啊? 黄药师(大喜):唉呀你老哥真瞧得起兄弟我,做兄弟的感激不尽! 书上黄药师原话是:七兄青眼相加,兄弟感激不尽...... 黄药师用了一个成语叫“青眼相加”,这词哪来的?《晋书•阮籍传》里的。 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择而退。喜弟康闻之,乃筴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既然黄药师的人设是有魏晋遗风,以阮籍为偶像,那黄药师自然饱读魏晋文章诗歌,说话谈吐自然受影响,金庸先生仅仅一个成语就能看出,名家对于细节的把握是相当深刻的。 如果一个成语不够,还有两个细节,还是这一段:洪七公和黄药师拉完了家常后进入主题,这趟来不是白跑,原是来求亲的。一边是帅小伙欧阳克,一边是大呆瓜郭靖。 最开始黄药师是这样说的: 小女蒲柳弱质,性又顽劣,原难侍奉君子...... ”蒲柳弱质“这个词什么意思?原词叫”蒲柳之质“,出自《世说新语•言语》: 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其实就是体质不好的意思,当然了,这是谦虚,并不是真的体质不好。 这个词是出自《世说新语》的,而《世说新语》这本书正是记载魏晋时期的名人轶事,鲁迅先生说是名士的教科书,黄药师出口就是魏晋典故成语,可见金庸笔法深厚,历史典籍成语典故自然是烂熟于心了。 接着黄药师又说:一边是七兄的高徒,一边是峰兄的贤阮,我好为难...... 注意,细节又来了,“贤阮”是什么意思?阮籍和阮咸。阮咸何许人也?阮籍的侄子,同样行事率性放诞,不拘礼节,同为竹林七贤之一。 用贤阮来比喻欧阳锋叔侄,妙哉! 黄药师为难吗?其实不为难的,黄药师早就想许婚欧阳,只不过怕洪七公面子上过不去,还要走一套程序,那么问题来了,郭靖老实敦厚,侠义心肠,武功还高,欧阳克却人品不咋地,黄药师难道不知道?为什么还要执意许婚欧阳克? 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欧阳克风流俊雅,气质不凡,文才武学,两臻佳妙,在黄药师看来,与自己丰神隽永,飘逸潇洒的气质非常搭配,同样也有魏晋遗风,再看郭靖,愣头愣脑,实在是说不出的可厌,两相对比,欧阳克的一些小毛病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金庸小说中人物众多,但高手的功力就在这里:不因为人物众多而淹没人物性格,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甚至像黄药师这样的角色,连你说话的语气,台词,都紧紧贴合人物设定。 如果是一般的小说家,很难注意到这些细节,好比写黄药师,你可能会写出黄药师在牛家村见到女儿对郭靖的痴情后,吟唱贾谊的文章: 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也可能会写出黄药师被灵智上人欺骗,说女儿已经尸沉大海后吟唱曹植的《行女哀辞》: 伊上帝之降命,何短修之难裁;或华发以终年,或怀妊而逢灾。 感前哀之未阕,复新殃之重来!方朝华而晚敷,比晨露而先晞。 感逝者之不追,情忽忽而失度。天盖高而无阶,怀此恨其谁诉! 这些词赋固然能引用,但是黄药师的一举一动,言谈说辞,如果没有深厚的史学与文学功底,细腻的细节把握,是绝对写不出来的,所以说,大师到底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