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在童颖学堂教钢琴,是种什么体验?

十年磨一剑,
飞扬的琴键,
追寻梦想的晨晖!
在教学中,寻求音乐的体验
By Tongying Kids Academy 刘威 钢琴老师
说起钢琴教授经验,我可以说很早了。大学没毕业就开始在外兼职教授钢琴。

毕业后, 在上海任职音乐编辑期间,与多位钢琴教育名家进行交流合作,编辑出版了一套幼儿钢琴教材《小蜜蜂学钢琴》,以及多套成人钢琴教材。我很荣幸与多位著名教育名家一起合作编写教材,从中学习借鉴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这也成为我日后教学的养料。
孩子唱歌、跳舞、学习绘画、弹钢琴,都是孩子的天性。学习一门兴趣课程,孩子应以快乐学习为动力源泉,入门都是从兴趣开始,钢琴亦复如是。培养、发现孩子的兴趣之后,再来加以引导。
一般孩子初学钢琴,不像成人学钢琴,可以一本正经、目的性很强。这时,可以运用音乐,作一个简单的律动, 或者是从作品开端,通过感觉体验,可以是快乐、伤感的曲调,也可以是节奏明快的旋律等等与孩子互动,这样可以调动孩子学琴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学不是死板僵化的,而是属于活跃的、灵动的学琴经历。我经常和学生讲,我不是来教你学钢琴的,我们是一起来探讨音乐,切磋钢琴的过程。

我在童颖学堂教琴,也是践行着这样的想法。对于钢琴教育,我始终本着“寓教于乐”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说,噔噔这个孩子节奏感很好,当然,他有时也会紧张,这是很正常的。为什么这样说呢,拿我们成人来讲,面对一件相对困难的事,第一反应也是紧张的状态。所以,面对练习新作品,弹琴紧张是很正常的,只是需要我们加以引导,比如课前做点简单的律动游戏或是讲讲互动性较强的音乐故事等先放松心理,再在练习时辅以放松体验。

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会遇到学生没有完成钢琴老师布置作业的这种情况,要跟家长进行沟通,询问家长,是因为没时间练琴,还是不想练,还是因为家长没时间监督。这都需要和家长讨论,寻找原因,共谋对策。
在沟通中和家长强调,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让孩子逐渐养成练钢琴的习惯。
如今孩子的压力很大,我带的很多学生,都是因为文化培优,周末好不容易放假了,又排满了各种培优班,可能练琴的时间就被压缩。
然而,学习钢琴,也需要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样是不行的。一天不弹琴,可能你练过的曲目中个别的音弹不准,或者一个节奏弹不到位,这需要家长监督孩子练琴来纠正。

单方面的钢琴教学,肯定是不行的。孩子学钢琴,是家长、孩子和教师互动的过程,如果真的是为孩子好的话,就要时刻保持沟通。
当学生弹奏曲子的时候,教师应该做好教学笔记,标注其中的错误,而不是简单的打断。因为这样会造成学生的记忆中断,弹奏钢琴变得不连贯,想不起来,容易影响学生自信心,也会让学生记忆混乱,达不到练琴的效果。
更多支持,更多理解
追寻钢琴的快乐!
家长大多希望孩子能弹得更好,都像李云迪、朗朗一样。更多的家长,是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和毅力,来促进孩子的心理成长。我觉得钢琴培养孩子的毅力,是很有效果的。你想,孩子能从小到大坚持做一件事,其实就是某种意义的成功。
艺术教育是一种开发孩子智力和思维逻辑的方式,如果运用得当,是对孩子成长非常有利的。而且艺术情操对孩子综合素质而言,是很重要的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经验,要多给孩子以鼓励。刚开始让孩子主动练琴,是有困难的,需要家长来引导。前期家长要陪伴孩子练琴,等他慢慢意识到不再需要家长陪同时,孩子有独立弹琴的意识、状态时,家长就可以逐渐从陪伴的角色中退出。因为,只有孩子自己主动学习钢琴,记忆、感受力才会更加深刻,才能更好的配合教学的过程。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让孩子能享受到音乐的快乐!

童颖学堂的特色课程还有钢琴集体课。童颖学堂钢琴馆引用的是“黑白键钢琴教学法”,采用集体课的方式将孩子单一式练琴变成钢琴交响乐团式练琴,让孩子在乐团里弹琴,解决孩子的孤独感,钢琴声部单一的问题。这种方式不光可以排除孩子练琴的寂寞感,与相同程度、同年龄段的孩子一起练习钢琴,更多的是一种互相交流、模仿,能更快的掌握演奏钢琴的技巧。

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理论专业。在校期间各科成绩优异,并在外兼职钢琴教学工作和音乐启蒙课程,积累了丰富的钢琴教学经验,所辅导的学生也都在各类省级钢琴比赛中取得优异的名次。毕业后担任音乐编辑工作期间,与多位钢琴教育名家进行交流合作,编辑出版了多套成人钢琴教材和一套幼儿钢琴教材。现在童颖学堂钢琴部任教。

丰合文化发展集团旗下的童颖学堂,致力于促进儿童的理性素质、情感素质、感性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让我们的孩子轻松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幸福的生活。
通过促进儿童的理性素质、情感素质、感性素质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让我们的孩子轻松的学习,快乐的成长,幸福的生活。重构良好的儿童教育生态,让天才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