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项目负责人的6条感悟
想到哪写到哪,尽量把心得写全,害怕自己好了伤疤忘了疼。
背景就是,作为一个跨界选手,自己一路跌跌撞撞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能帮助我司完成了两个项目,虽然这期间还有团队里很多人的参与,但我和客户总监算是最了解这两个项目全盘的人了。虽然这期间也因为“不擅长”而出现状况,但是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全才,既然机会来了,还是要“把握住”,即使我嘴上说着不愿意,也名言拒绝过。如果时光倒退,我还是会迎面困难。

1-生活不易,上班不易。
以前做文案,总觉得客户口的同事不太理解创意这件事,自己又做文案又做对接又得带上策略的时候,才发现,除了分身乏术,其实同事们也不容易,不是所有事都是十全十美,有时候我们用尽全身力气到达十全九美就已经值得表扬了;
2-甲方不是傻逼。
甚至有时候他们说的话,做的事,合情合理,只是在传达的途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层层包装与过滤,真正到达创意同学手上的“布瑞福”或者requirements,至少50%的情况下会变得模棱两可;
3-开会很重要,沟通的重要性排第一。
不管是去甲方开会,还是去驻场,就是把自己的“屁股”搬到甲方的位置上思考一下客户们的文化与硬性规定(很重要,有些事你不遵守客户的规则,大家都没得玩)。不管项目大小,做广告的永远是锦上添花,首先给人家60分的及格分,才有资格发挥自己的创意说是“我给你们做了加分的创意”,不然——情况好一点会被说成自嗨,情况坏一点,客户直接不买账,一切都没了根本的意义;
4-想办法为自己总结方法论,才是拉开自己与一般同龄人差距的“大招”。
除了品牌宣传,否则一切的创意都要建立在为客户的“各种产品”进行“卖货”这件事上。其实自己抽身出来看2018.8月份的噩梦一般的忙碌,还是有成长的,至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做项目时的一些方法论,虽然这些方法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且都是我自己的东西(不一定对),但是却是我以后工作中能运用到的“财富”;
5-与有经验的前辈沟通很管用。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问题,到达自己“知识盲区”的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跟有经验的前辈沟通,至少能及时止损。打碎牙齿往自己肚子里吞,才是最蠢的做法。不管好与坏,要第一时间跟自己的直属领导建立90%的信息传达,剩下的10%可能是一些客户给过来的不用传达给内部的负面情绪,自己过滤掉就好。
6-及时把自己没办法扛下来的活分出去。
不仅提高了效率,还不会把自己逼死,有英雄主义固然好,但是之于公司,签的是合同,不是生死状,大家出来都是为了赚钱,为了把事办好就行,客户看的永远只是结果,过程中自己能获得学习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
以上。
2018.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