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读写1.85梁文道·《想象的共同体》
一千零一夜·梁文道·《想象的共同体》(一)
概括:
非洲的国境线有直线、直角,是【殖民势力】划分的结果,而现在非洲各个国家的人认同自己国家的领土,就仿佛这是与生俱来的民族分布范围,认为他们民族自古以来国家权力均匀分布在这片土地上,而忘记了那是人为划定的界限。
英国“发明”了印度这个国家。印度文明圈应该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但是根据英国殖民的势力范围划分出了印度的国土。印度的主要语言是英语,而它本身有无数差别巨大的不同语种,它包含了不同的民族、使用外来语言,却依旧能够认同这是一个统一【民族国家】。
国家民族是什么?如果是指相同的语言,英国与美国却是不同的国家;如果讲血缘,加拿大、澳大利亚同样根源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却是不同国家。到底什么是“民族”?它自然得仿佛是人一生下来就具备,如同人种、肤色、性别一样的生理属性。
此书颠覆了对民族乃至一切社会上通行的共同体的理解。《人类简史》中认为人类自从懂得语言之后,就开始虚构。社会、国家都是【虚构】,而人类为了虚构的事物而相互杀戮。这思想就来自于本书:民族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
民族国家在十八世纪之后出现,二十世纪在二战后达到顶峰,全世界都认为国家是天然存在的,一个民族应该独立成国家,一个国家有好几个民族会分裂闹独立。在那之前,国家的界限并不分明,法国来的国王也可以直接统治英国,离帝都越远,该国的建制效力越弱。人们对外族、本族的区分主要依靠【宗教共同体】。
在同一个宗教系统、文化体系内,族与族的分别并不重要,因此在唐朝,共同写毛笔字、读儒家书籍的外国人多可以在中国当官。梵蒂冈的教宗不一定是意大利人。去麦加朝圣的人来自世界各地,却有一种共同感。这些都是想象的共同体。
作者提出民族主义的出现原因是资本主义和印刷术。文化的传播不再统一于某种【神圣语言】,语言的地方细化去开拓书籍贩卖市场,同时文化的传播加深了同一种文化内部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