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风景画
17世纪的荷兰风景绘画作品依旧将打造民族自我认同感作为重点,这里的土地大多是从海洋里抢回来的。荷兰人之所以会在这片土地上投入这么多的情感,因为他们亲身参与了围海造田的建设。一句格言说到:“上帝创造了这个世界,但是荷兰人创造了荷兰”。他们的确是在改造这片土地的时候绘制出了如此迷人的风景。
beemster曾经是万英亩须德海的内陆海域,在1607到1612年荷兰发生战争期间被改造成了富饶的牧场。43座磨坊抽水灌溉改变了这里的面貌,这是一项非凡的功绩,20万英亩被改造成了富饶的牧场,牧场则可以养活扩张中的城市,这不只是地形地貌、不只是土地,这是他们的家乡、这是他们的祖国,这就是低地国家,在荷兰语中就是“nederland”。
荷兰共和国日渐昌盛,荷兰的绘画也是如此。
在《埃克河边的磨坊》这幅著名的绘画中,Ruisdael将荷兰的伟大象征变成了一个充满力量的英雄。Ruisdael的伟大天赋就是对一些熟悉而普通甚至像磨坊这样的东西进行加工,直至它变得恢弘而雄伟,使所有看到它的人都能感知到其中的精神意义。

这片土地上充满了浓重的阴影,这些女人用风帽遮挡住面部匆匆赶回家中,然后我想到了它的创作时代,这幅画完成于17世纪70年代,一个充满焦躁的时代,荷兰在欧洲孤立无援,嫉妒荷兰繁荣的世界大国意欲图谋不轨,英格兰和法国就是如此。在这幅画作完成两年之后,荷兰共和国几乎陷入了这两个敌对国家的钳形攻势之下。
磨坊的翼板形成了十字架的形状,这并非偶然,荷兰的艺术的确隐藏着对宗教的虔诚。天空中有一个开口,这在视觉上反映了十字架和上帝之光照耀而下拯救危难时刻的荷兰人。荷兰广为流传的格言“就像磨坊需要风才能让翼板转动一样,人需要上帝的气息才能活动”,其中的道理就是,永远不要忘记上帝之道,你和上帝订立过契约,你是上帝的现代选民,当你看着磨坊的时候,请记住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