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金中国文化课堂教学改革生态述论
——文化概论课堂像一杯浓茶给予我们心灵洗涤
本文作者:张云 李士金 许星晨 谢臻 徐守益 孙小琳 赵丹凤
本文责任编辑:于娜
摘 要:一、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有学术价值;二、课堂教学改革生态实录,保持学生文字原貌,具体形象生动,为学界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现状和历史、学生学习心理等提供真实史料;三、以传承圣贤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高等教育之本质目的。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生态 圣贤文化
学术批评引入课堂:以批评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为例
任何人编写的文学史都能体现其学风文风,比如袁编云:陶渊明还有一些以发挥哲理为主要内容的作品,如《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也可以归入这一类。这类诗可以视为玄言诗,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有所不同,并非“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而是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魏晋人注重门阀,陶诗中有的写到宗族关系或对儿子加以训诫,如《命子》、《责子》、《赠长沙公》等,可见陶渊明也还是重视家族的荣誉和门第的。[1]
袁编的“还有”“也可以”这样的用词让读者莫名其妙。按照编者的意思,陶渊明的《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等诗歌“将生活中的体验提炼到哲学的高度”,这类诗可以视为玄言诗。既然归为“玄言诗”,又说“但与东晋流行的玄言诗有所不同”,并非“柱下之旨归,漆园之义疏” ,这样的论述岂非是故弄玄虚而无实质性的内容!“玄言诗”当然并非铁板一块,不可能一概而论,但既然是论述陶渊明的诗歌,何以不作出具体切实的论述,却说来说去,不知云里雾里说些什么呢!
寒夜凄清孤月高,倚楼听风雪飘摇
《寒夜》:寒夜凄清孤月高,倚楼听风雪飘摇;自古红尘多烦恼,独酌浊酒我自嘲!这节课李老师让我们用几分钟的时间创作一首诗,让我们自由发挥。虽然用几分钟的时间写一首诗对我们有点难度,但大家都写出来了。我写的是关于生命的。“生命坚强吗?坚强。生命可以经历一切苦难。生命脆弱吗?脆弱。生命可以无声无息地离去。”这是我写的,其实这也不算什么诗,我之所以想到生命,是因为我们身边刚发生的一件事,一个鲜活的生命悄无声息的离去,就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我觉得不可思议,那么一个年轻的生命就没了。这使我了解到生命并不是一直都很坚强。有很多的诗歌都赞美生命的顽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物来赞美生命力的顽强。而生命又是脆弱的,它抵抗不了病魔,躲避不了命运的安排。例如那个大一的女学生,她肯定不知道自己会在什么时候出事,不然她就不会去跑步了。这位女学生晚上和同学到操场跑步的,突然摔倒了,爬不起来了,同学急忙去叫老师,把她送到医务室时瞳孔已经放大了,送到八二医院已经抢救无效了。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我们要珍爱生命,生命诚可贵。愿你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居里夫人 我很喜欢居里夫人的这句话,因为珍惜生命就要珍惜今天。明天是我们无法去预知,而昨天已过去,所以我们要珍惜今天的每时每分每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句流传了千年的诗句深深地诠释了我们生命的意义与伟大;而泰戈尔的“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又给了我们另一份对生命的感悟。关于生命,诺贝尔说:生命,那是自然拿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爱默生说:一个伟大的灵魂,会强化思想和生命。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并且热爱生命的人。而在我看来,生命,不仅是你我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而且是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生命,不仅是你我拥有的一笔财富,而且是培育我们所有人的心血灌注。所以,生命里蕴涵了太多的感动,便早已注定了它无上的价值。你,无权亵渎它的珍贵。(美术学院1108 张云081103025)
在这寒冷的午后唯有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像一杯浓茶给予我们心灵的洗涤
打开书本的页脚,在这寒冷的午后。唯有中国文化概论的课堂像一杯浓茶,给予我们心灵的洗涤,如一丝清风,送来我们身心的清爽,似一片阳光拂过我们脸庞的冰冷,像一片烛光,带来我们眼睛的光明,如一个智者送上我们思想的净化。寒冷的午后夹着中华文化概论,冷风拂过我的脸庞,全身不禁缩成一团。毛孔似上架的美味,躲起来,思绪在跳动 ,心潮澎湃。即将到来的中国文化概论课让寒冬逊色,我的面容,挂着灿烂的笑容。我的肢体,在活泼的跳跃,我的心房,在滚烫的运转。那位老者来了,来的不同寻常,话筒里传来沁人心脾的字语,让人温暖,话筒里传来让人警醒的文辞,让人觉悟,话筒里传来有声有色的故事,让人开心,中国文化概论课,是课堂,是故事,是家庭。(美院许星晨)最近3个月我们学校已经突然死亡3个人了,正在这最美好的岁月里却突然离去,无不感到生命的宝贵。老师讲这就是人们的命运,不过我想这即使是命运的话,我们也不能就这么让上天这么轻易的带走。毕竟,我们还有那么多的梦想没有实现,人生的价值还没有实现。谁也不能就这么轻易的终止这段属于我们的生命,命运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掌握。(美术学院1108徐守益081103020)让那初升的阳光扑打我的心思,随风携着点点清新,长藤缠绕着雨后的虹桥,蔓延开了雪白的蒲公英。谁在拍打着跃动的音符?哦!是那朝阳的呼唤!低头看那轻盈的步伐,迎来那抹喜悦。(美术学院1109班孙小琳081101072)昨夜大门被贼盗,今日课堂来说教;梁上君子太多多,关好门窗安全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仁义礼智信,德育音体美,每一次的教化都在引领我们走向文明。一步错,并不是步步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为了给自己一个美好的明天,请理智的对待自己,对待他人。(美术学院1108班赵丹凤 081103027)时间过得好快,还依稀记得第一节中国文化概论课,那天晚上我们早早的来到了教室,对这门课充满了好奇。对给我们上这节课的老师也是有所幻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老师,长长的胡须,雪白的花鬓,带着一把梳子,拎着一个小布包,完全没有一个教授应有的架子,是那么的平易近人。第一节课上的内容是我印象最深的一节课,因为我们是学生,是公民,而这节课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学习,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国表现。我们是学生,学的是师范学,所以对我们专业最有用的一节就是李士金老师讲的教育难这一课。(美术学院1203谢臻)
结束语:担负起传承圣贤文化之神圣历史使命
中国圣贤思想博大精深,具体细微,每一个方面都值得认真思考。比如二程的评价系统——有德之言与造道之言。我们来看看二程的评价系列,可以知道他们的标准非常高,要求非常严。他们认为,孟子之后只有《原道》一篇能“大要尽理”,代表儒家的正宗,而张载的《西铭》则是《原道》的宗祖。但《西铭》也只能是“造道之言”,而不是“有德之言”。从“有德之言”→圣,到“造道之言”→贤,再到“大要尽理之言”→次贤,是一个递减的系统。韩愈虽文起八代之衰,以复兴儒学为己任,只是第三层次的人物。这是理学家理想主义儒学观的生动体现。[2]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6月第三版,第65页。
[2]参见李士金著《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批评》,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第221-222页。
-
道人-易乾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4-18 16: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