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 | 读后
在人群当中,你希望自己永远都是最特别的那个,还是倾向于默默祈祷:拜托,就让我看起来和大家一样吧。
和绝大部分事情一样,在这个问题的选择上,我们并不具备太多的主动性,很多客观条件已经自然地把我们推到了其中的一边。
来自非法移民家庭的詹姆斯,在上世纪美国种族歧视严重的年代,很艰难地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尽管他是高中的尖子生,哈佛的优秀学子,这些耀眼的成绩根本抵不过血液的背景。伴随着黑头发、黑瞳孔而来的白眼和羞辱,使他时时刻刻处在一种惴惴不安中:拜托,千万不要发现我。
而美丽的玛丽琳则是个典型的美国本土女孩。她深受母亲的影响,始终野心勃勃地要成为最出类拔萃的人。她的母亲,一生都将照顾好丈夫(事实上后来他消失了)、孩子、家庭为最终目标。
看看她母亲最喜欢的书《贝蒂·克罗克烹饪书》你就明白了——
“在'饼干'部分的第一页,引言旁边的空白处有一条线,这段话并非制作饼干的说明。饼干罐里一定要有饼干!这段写着,难道除此之外,还有更能表现家庭友好气氛的东西吗?”
“在'派'的部分,她发现了一条线:”如果你想取悦男人——烤个派吧。但是,一定要做得完美。下班回家后从未吃过南瓜派或者蛋奶派的男人是多么的可怜啊!在‘蛋的基本烹饪’部分画出的句子是:你嫁的男人会知道他喜欢吃什么样的蛋。他可能不喜欢你做的蛋,所以,一位好妻子,应该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
“你将发现,你的色拉制作技巧,决定着全家的生活质量。”
“除了烤面包,还有什么能让你对自己如此满意?”
“贝蒂的腌菜!爱丽丝姑姑的桃子蜜饯!玛丽的薄荷酱!除了架子上盛着这些东西的闪亮的管子和玻璃瓶。还有什么能给你更深的满足感?”
这样的母亲,很容易让人想起那个生活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麦瑟尔夫人(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
是的,做个温顺听话,家务一流的妻子、耐心操劳、温柔母亲就是女人的终极梦想。
但母亲这样的梦想,根本无法打动在哈佛读化学、梦想有一天成为医生的玛丽琳的心。尤其是在她看到母亲孜孜不倦地将家务生活做到完美(她母亲即是学校的家政教师),父亲仍然一声不吭地消失后,看到实验室的男生总在做实验时对她说“让我来帮你做这个吧,你做不好的”,在男同学试图掀她的裙子,将尿液倒在她的试管里时,她更是骄傲地拒绝母亲对人生的建议,拒绝男同学的同情,更拒绝他们的欺辱。她知道,总有一天,她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那些趾高气昂的男医生不得不过来低声寻求她的意见。
那是她金光闪闪的人生,一个完全不同于母亲,不同于当时大部分女性的人生。她有能力做到的。
可是在她旁听詹姆斯的历史课时,她被这个腼腆的黑头发的流淌着中国人血液的年轻讲师吸引了。她大胆地走进他的办公室,她吻了他。
这是詹姆斯完全想不到的。她是那么的完美,能完美地融入人群。金发碧眼,和所有人都那么像。一点都不像他。
很快,他们结婚在一起了。
他们的结合遭到了玛丽琳母亲的强烈反对。虽然在玛丽琳入学前,她母亲欣慰地对她说:会有很多优秀的哈佛男生等着你的,而现在她如愿将和其中之一的詹姆斯结合。她母亲反对他的血液和种族。“这是不对的。以后你们的孩子处境会很难。”
年轻心高气傲的玛丽琳根本不相信,有什么是优秀的她和他克服不了的。婚后她拒绝看望母亲,连儿子内斯、女儿莉迪亚的出生,她都没有告诉母亲。
直到母亲死后,她才重又回到那个她度过整个少女时代的旧居。
“烹饪书封底印着贝蒂·克罗克的照片,太阳穴那里有些浅浅的灰色条纹,前额的头发向后卷曲,仿佛是被她挑起的眉弓顶回去的。乍一看,还真有点像玛丽琳的母亲。还有什么能给你更深的满足感?她母亲当然会说:没有,没有,没有。怀着对母亲尖锐而痛苦的同情,她想。她母亲梦想着过上金光闪闪、萦绕着香草味道的生活,最终却孤独终老,像一只困在这座空荡荡的小房子里的可怜苍蝇。女儿离开了她,除了书上的铅笔划痕,她声明的印记无处可寻。她难过吗?她愤怒。愤怒于母亲人生的渺小。“这个。”她气愤地想,摩挲着烹饪书的封面:只有这个是我需要记住的,我只需要保留这个。”
玛丽琳收拾完母亲的遗物、清空完房子之后,开车返回自己的家里。在路上,“她又想起了那座空房子,那些一生积攒下来的东西,现在恐怕已经进了旧货店或者垃圾场。她母亲的衣服可能穿在了陌生人身上,戒指套上了陌生人的手指。只有放在前排座位上的那本烹饪书幸存了下来。它是唯一值得保留的东西,玛丽琳提醒自己,那座房子里唯一留下母亲印迹的东西。
她如梦初醒,似乎有人在她耳边叫喊:你母亲死了,最终,唯一值得纪念的就是她烹调的食物。玛丽琳忧心忡忡地想起她自己的人生:一连几个小时准备早饭、晚饭,把午饭放进干净的纸袋。给面包片抹花生酱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做鸡蛋需要那么长时间吗?单面煎的给詹姆斯,煮熟的给内斯,炒鸡蛋给莉迪亚。一位好妻子,应该掌握蛋的六种基本烹饪方式。她难过吗?是的。她难过。为鸡蛋难过。为一切难过。 ”
她发誓她决不,决不能活得像她那样。
她试图去一个博士的实验室做助理,但可惜对方已将这个机会给了一个本科生。“不知道你是认真的,因为你还有孩子和丈夫要照顾。”
为什么在别人的眼里,我的价值就是照顾孩子和丈夫?大概就是这样的想法,死死地将玛丽琳的心压住,压得她透不过气。与此同时,她在医院看到邻居伍尔夫夫人在医院的潇洒自信。她曾梦想着也成那样一名令人瞩目的女医生。她渴望,并且有能力实现的。
这样的想法让她窒息,再也无法忍受单调的家庭活动继续侵蚀她的生命。她一声不吭地离开家,去了社区大学,打算修完她中断的学业。
但九个星期后,她发现她又怀孕了。她晕倒在路上,被送到医院。医生恭喜她,并帮她联系上她的丈夫。詹姆斯温柔地将她接回家,原谅了她的不告而别,并小心呵护她和他们即将出世的第三个孩子。
这个孩子的出现,断送了玛丽琳自己的梦想,她再也不能够修完她的课程,她也再不能够成为这个社会上完整的一个人。当别人问起她的职业时,她将羞愧并无话可说。
这样的想法,让玛丽琳绝望。
而此时,听话乖巧的女儿莉迪亚成为她最后的稻草。在母亲离开的日子里,莉迪亚惊恐,后悔。她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为什么妈妈让她吃完碗里的饭时她不听呢?为什么她没有满足母亲的要求呢?
她默默发誓,只要母亲回来,她将无条件地听从母亲的话,她将实现母亲的全部愿望。“是的。好的。没问题。”这确实成为莉迪亚后来生活里最常说的话。
读妈妈爱读的书,提前学习高二的课程,参加科学展览....玛丽琳让她必须做到最优秀,让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让她决不能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女子,她一定会成为一名医生。
伴随着母亲的关心,父亲詹姆斯也自然地将期待放诸莉迪亚的身上。
“怎么不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去和朋友打个电话吧!”
在生日时,母亲送给她的礼物永远是科学相关的书籍,而父亲送给她的则是《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父亲急切地渴望她能像大家一样,希望她能收人欢迎。儿子内斯被朋友嘲笑为“中国佬”时的屈辱和痛苦他已经看在眼里,他寄希望于美丽的莉迪亚不要重蹈他的覆辙。
莉迪亚在家里的一直被这两个张皇失措的父母揪扯着,他们未完成的人生理想,他们想要修补的人生缺憾,他们渴望得到的人生礼物,全都化作沉甸甸的目光和一句句不合时宜的敦促和劝告。
这些目光,这些偏斜的爱像雪花一样压在莉迪亚的身上。她在学校并不受欢迎,她没有朋友,她根本不爱科学,她物理考试成绩一直在下滑。
这些成长的困境,没人看到,她自己的问题都没法解决,她却还在压抑着自己的愤怒对父母说,“是的,妈妈。好的,爸爸。”
她唯一的安慰,世界上唯一一个知道她的处境和痛苦的人,就是哥哥内斯。内斯一直以自己的全部力量保护她,倾听她,为她在家里解围。但是一直被忽视的内斯,有一天终于得到了离开家里的机会时,他义无反顾甚至激动不已地为之准备,甚至恨不得再也不回来了。当然,他也不会再在家里和学习保护莉迪亚了。他觉得,这是没关系的。
可是,内斯一直都是莉迪亚的安全网,是她在这个令人窒息的家庭里唯一的慰藉。现在,内斯要离开家去哈佛读他最喜爱的天体物理了,去和美丽的星辰为伴。而她,只能独自一人面对父母的目光,并可能会永远地留在这里。
想到这里,莉迪亚在一个深夜走向了湖水。一去不回。
这本书的原名《EverythingINeverToldYou》比中文名《无声告白》好很多。书的叙述视角一直在不同的人物之间来回切换。完整的故事是由所有的人叙述来完成的。所以,关于莉迪亚的死亡,其实背后是所有人的秘密。每个人都对此有话要说。从一开始的难以置信,到最后的抱歉内疚。直到看见其他人的眼泪和痛苦,每个当事人才发现,在莉迪亚的死亡这件事上,每个人都有责任。
种族歧视,个人成就,家庭教育等等话题,本身就带着十足的复杂性。谁在此之上的“失败”绝不是偶然造成,而这样的缺憾,也绝不是其他人能够代劳磨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