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过早了冇?”---- 江城烟火气里的油腻腻·
“处处的早餐文化,因生活优裕而消失之中。武汉的街头巷尾还在卖,我将之冠上早餐之都。”
------蔡澜

想要真正的认识一座城,先了解它的饮食似乎是最好的捷径之一。就像热辣的四川人爱火锅,温婉的杭城人喜好清淡的食物。一座城市的饮食,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当地人的性格特征。

俗话中“一日之计在于晨”的精神,似乎在武汉人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早年由于汉江得天独厚的通航优势,很多买卖人聚集在此。工人们在开工之前,需要饱餐一顿才能应对一上午繁重的体力消耗,因此码头经济也开始兴盛起来。

地理环境和经济环境相互渗透影响,也就形成了江汉地区独特的“过早”文化。这一顿早餐除了果腹之外,更是蕴含着武汉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接地气。

相比于广州早茶的精致,武汉的“过早”似乎有那么点“难登大雅之堂”。很多早餐店是不需要店面的,只要在人流量大的地方随意支起一个棚子,再配上几个高矮小板凳搭配坐起来,十分钟不到,就可以解决一顿早饭的问题。

就拿最出名的热干面来说,摊主麻溜的抓一把面扔进篓子里,在滚烫的开水中翻搅几下。然后装碗、放上各类调料与胡萝卜丁,最后再给你淋上一大勺浓稠喷香的芝麻酱,一碗热气腾腾的热干面从制作到带走也不过两分钟。

不过如果单纯的将快做为武汉“过早”的显著特点,似乎太过于浅显片面。快节奏的制作过程虽然造就不了它外观上面的精致,但却丝毫不影响它品类的繁多与味蕾上的满足。

如果你有心想体验一番武汉的“过早,那么你可以给自己制定一个日程表,武汉早餐的品类基本上可以让你一个月不重样。从面食到甜点,锅仔到饮品,任你的喜好去做搭配,简直可以拍一部缩略版的《舌尖上的中国》。

武汉的早餐可以分为四个系列:粉面系、煎炸系、蒸食系、饮品系。
粉面系代表:热干面
店家会在前一天的晚上将碱面放开水中过熟,然后捞起来不停地边放麻油边用一双长筷子将面挑开,湖北人管这个过程叫做“弹面”。待余温散去,将碱面均匀铺开,静置几个小时,第二天用滚水烫一遍即可熟。

热干面的精髓在于它最后的一勺芝麻酱,将调料与葱末胡萝卜丁做铺垫,浇上浓稠的芝麻酱,趁着面条热气还未散尽之前迅速搅拌均匀,葱香与芝麻酱的混合,瞬间就勾起了食欲。

武汉热干面做得最好的地方,应该就是蔡林记了。很多游客会慕名前来,但这几年随着蔡林记连锁的扩大,味道也大不如前了。如果有心的朋友,可以去汉口江汉二路的田记面馆,曾经《舌尖上的中国》就是在此地拍摄。
煎炸系代表:面窝
面窝是武汉的特色早点之一,因四周厚而中间薄得干脆成了一个小洞,呈凹状,武汉人不习惯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窝”。它并不能叫做面食,而是由黄豆与大米加水磨成的浆为基础,加以葱花和其他的佐料炸制而成。

其中大米与黄豆的比例也尤为考究,两者用量也要刚刚好。黄豆少了以后,面窝的味道不香。多了以后,会影响口感的酥脆。

炸面窝的勺子也十分有特色,它根据面窝的形状制成。中间的部分凸出来,两边凹进去,米浆一舀,面窝的雏形就出来了。再撒上芝麻下锅油炸,等变至金黄即可出锅。
蒸食系代表:四季美汤包
汤包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武汉的特有的。因武汉的四季美汤包而打响名号,成为武汉特产之一。四季美的汤包属于苏式汤包,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江汉路口,意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应。

四季美很肯在质量上下功夫,肉皮要绝对新鲜,肉馅要一指膘的精肉,连解黄汤包也定要用阳澄湖的大鲜蟹等。久而久之,生意也就越来越红火。现在已有三层楼做营业专厅,一年四季宾客如云。
饮品系代表:糊米酒
糊米酒应该可以说是武汉“过早”的百搭王,米酒、小汤圆、红枣是这份甜点的标配。三种食物的组合虽然看似简单,但其做法也是颇有讲究。

醪糟下锅以后,要用糯米粉顺着锅边推下去,起锅前缓慢的勾芡,并且只能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其中糯米的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放少了会入口没有浓稠感,而放多了以后则会成粥状,失掉饮品的特征。

这种“过早”文化之所以能够声名远扬,与武汉当地人也是脱不了干系。身边有朋友就曾戏言:过早是武汉人的全城运动。

电影《万箭穿心》中曾经出现过几个镜头,工人们骑在自行车上面,在等红绿灯的同时,也要从车篓里端出一碗粉面“吸溜”几口。这种看似不太雅观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造就了武汉包容且不拘小节的城市氛围。

为了吃一口油条包烧麦,武汉人可以赶早坐轮渡跨越两个城区。暴雨内涝的恶劣天气,边吃豆皮边泡脚的画面也是随街可见。即使是在现在将近四十度高温的夏季,不打太阳伞也要先端一碗热干面。

相比于其他的一线城市来说,武汉似乎常年被一种“市井江湖气”所包裹。赛车般的公交与凶悍的武汉大妈成了除了热干面之外的第二网红。起初对这类饮食文化与彪悍的处事氛围不太认同,但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才明白这原本就是生活最真实的模样。为生计而忙碌奔波,食物就是所有情绪与动力迸发的基点。

一个城市的饮食习惯与它的物产基础和生活架构息息相关,武汉快节奏的“过早”文化,省去了果腹之外的其他的属性。雅与俗的判定,并不值得去深究。将世人百态浓缩于过早的十分钟内,其实也告诉着我们---生活的糟糕从来都不是体现在吃食上面。
想要了解更多城市的习俗风情,欢迎勾搭小耳朵为你讲解。关注下方的小程序码,跟我一起带着耳朵去旅行。
-
良良 赞了这篇日记 2024-05-13 15: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