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周阅读笔记
三、多义词和同音词的作用 作用可以从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来谈。 积极方面:多音词和同音词有共同点。一个语音形式联系多个不同的意义。所以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存在是语言符号简易经济的一种表现。这使人们易于掌握和运用。 多义词和同音词在表达上的作用是造成双关。同音词的双关叫谐音双关。一词多义的双关叫意义双关。 双关在日常交际和文艺创作中有广泛的运用,可以从双关的两个特性上利用他。一是利用其音义联系的偶然性,巧妙地使在正常情况下不相干的音义结合起来,造成语言的风趣幽默。一是从双关的含而不露的特性上利用他。有时由于形势不容,故作曲笔。多义词和同音词的消极作用是有时容易造成歧义,语义不明。这增加了学习语文的困难,同音词是写别字的原因之一。 确定的语境和上下文能消除多义词和同音词造成的起义,有时为了避免听觉得混淆,可以回避易引起其他意义联想的词语。 附:异形词和同形词 异形词:同是一个词,读音一样(极少数微异),意义一样书写形式不同的现象。 同形词:同意书写形式,代表不同的词的现象。 异形词是同一个词,同一个语言单位;同形词是不同的词,属于不同的语言单位。 (一)异形词 一星期只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它们的读音也是相同的。有少数读音有差异,但仍是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 有一些异形词,只是在表示部分以上构成异词。 异形词的整理一般可以通过三种办法。 通过废除异体字来整理 选用 分化 关于异形词的选用,可以根据几个原则来进行。 从俗 从简 义明 (二)同形词 同形词包括同形同音词,同形异音词。他们是不同的词。 同形异音词从语音上看有不同的情况。 声母韵母相同,声调不同。 声母不同或声母,声调都不同,韵母相同。 韵母不同,或韵母声调都不同,声母相同。 第一音节同,第二音节有读不读轻音的区别。 同形异音词虽然是不同的词,但有一部分在历史上在意义上有联系。这是因为在历史上他们有同源的关系。先是意义有了变化,意义不同,语音也不同了,就成为不同的语音单位。 在日常用语中有所谓异读词的说法,他指的是同一书写形式表示的词和语素具有不同的读音。他实际上有三种情况。 同一个词的同一个意义,在不同的组合中的读音不同。 同形异音词中意义有联系的词。 同形异音词中意义没有联系的词。 第五章 同义词,反义词和词的层次关系 词汇中的词义关系是词汇系统性的重要表现。词汇成员的词义关系有构成层次关系的也有不构成层次关系的。词义的上下位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是两种基本的层次关系。处在同一层次上的词有同义,反义,同位关系等。 一、同义词 (一)同义词的产生和类别 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 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 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 外来语言的意译词和音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 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语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同义词的类别 等义词(概念义完全相等,又有几种情况) 概念义,附属义完全相等,任何语境都可以替换。 概念义相等,但不是任何语境都能替换。 普通话同吸收来的方言词同义,流行区域不同。 旧名,新名同义,旧名已很少使用。 该概念义相等,附属义不同,使用的场合不同。 同义词(概念义有同,概念义和附属义有异的词) 同义词还可以从语素异同上分类。 语素全异 语素一同一异 语素颠倒 (二)同义词的分析 如何分析同义词的异同?一般应该进行词义对比,充当句子成分的对比和词语搭配对比。 词义对比 从一个义项对一个义项来说 比较其概念义的异同 表名物词语意的分析主要看它表示的事物所属的类别,它表示的事物有什么特征。 表动作行为的词,这类词意义的同异,主要看词义包含的动作行为的特点。动作行为的主体,动作行为的关系对象的等。 表性状的词的异同主要看适用对象和词所表示的性状特征。 在分析词义异同时,语素分解法有一定作用。 比较其附属义的差别 从一个词对另一个词来说,又有好几种情况。 单义词对单义词,实际上是前面所说的情况。 单义词对多义词 单义词只同多义词的一个义项同义构成同义词。 两个单义词分别同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同义构成同义词。 多义词对多义词 两个多义词只有一个义项同义构成同义词。 两个多义词有两个或更多的义项同义,构成同义词。 一个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分别同另外两个或更多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同义,构成同义词。 一般认为,词的基本义常用义同义才构成同义词,同词的不常用义同义不算同义词。 充当句子成分的对比 比较各个词能否充当主谓宾定状补,必要时还可在更复杂的语法结构中比较它们能否充当某个成分。这方面的对比可以显示词的语法特点(如所属词类,语法功能),也能显示词特点。 词语搭配对比 比较各个词同其他词组合的情况要在不同的句法位置上都进行比较。 在充当句子成分的对比和词语搭配的对比中: 互相替换的试验是主要方法。 例句可以自拟,也可以引用。 公众的语感是鉴定的标准。 分析的步骤可以先2.充当句子成分的对比,3.词语搭配对比,再1.词义对比 至此,我们可以给同义词一个完整的定义:同义词除少数等义词外,从词的关系说,是基本义、常用义有相同或相近义项(一项或多项)的一组词,从义项的关系说,是概念义有很大的共同性,但又有某些差别,或者附属义有差别,或语法特点有差别的一组词。 (三)同义词的作用 增强语言的精确性。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同义词这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变化和排列来表现。 变化——同一意思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词。 排列——相近的意思在同一的地方用不同的词。 二、反义词 意义相反,首先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在逻辑上有矛盾关系。其次指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在逻辑上处于反对关系的两个极端。 矛盾关系就是肯定一方必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必肯定另一方的关系。 反对关系,即肯定一方必否则应另一方。但否定一方不能肯定另一方的关系。(因为有第三者的可能。) 什么叫反对关系的两个极端? 它们的特征是: 在意义上有鲜明的对照,如大小,上下,胜利失败等。 他们有时连用可以代表变化。状况时空的全部。如上下(上下一条心) 哪些词代表两个极端,有时由于词具有不同的社会内容,而不同。 反义词意义也有同的一面,他们从两个对立的方面去表示同一运动、变化、过程,同一方面的性质、状态,如古、今表时间,头、尾表过程,黑、白表颜色等等。 (二)反义词的类别 从构词上分类 单音的 双音的 结构相同,语素义相反。 结构相同,一个语素的意义相反,一个语素相同。 结构相同,语素皆不同。 从词类上分类 名词中的反义词。 形容词中的反义词。 动词中的反义词。 其他词类中的反义词。 从义项关系上分类。 单义词对单义词 单义词(或多义词的一个义项)对多义词的一个义项 语言反义词和言语反义词 语言反义词指脱离上下文皆可成立的反义词,他们表示的是普遍对立的意义范畴。 言语反义词是指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一定的条件下,所用的词,表示了现实生活中非此即彼的对立或两极性的对照,成了反义词。 相关的词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尖锐对立的双方,也可以成为言语反义词。 很多词离开上下文配成反义词不恰当,在作者用以表示现实生活中种种对立的矛盾时,他们就构成了非常恰当的反义表述。 语言运用的反义表述(不限于词)是很丰富的。而言语反义词的运用更是大量的 (三)反义词的作用 反义词的作用是表示事物,行为,性状等等的对立。 表示不同事物现象的对立。 表示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 反义词,还能帮助构成不少双音词,成语。 反义词构成的双音词的意义往往不是两个语素义简单的相加,有时是一两个部分代替整体。 有些反义词。构成的词的意义是语素义的引申。 三、上下位词 (一)什么是上下位词 上下位词是有类(大)和种(小)关系的词。类和种的关系本质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个别体现一般,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从词的概念义的适用对象和表示的对象特征来讲,上位词的适用对象大于下位词的适用对象,下位词表示的对象特征深于(包含的特征对于)上位词表示的对象特征。 不要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相混淆。有两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种是整体和他的构件的关系。 有另一种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是整体和它的各个成员的关系。一方面他们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另一方面,它们也有个别和一般的关系,这类词可以构成上下位词。 (二)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况 有严格的科学分类中的上下位词,也有非严格的日常运用的上下位词。 有多级的上下位词,有两级的上下位词,在严格的科学分类中多级的多,两级的多出现在日常运用的分类系统中。 一个词在不同的联系上可以有不同的(多个)上位词。 (三)上下位词的作用 上下位词常用来构成一种表达认识的重要方式。即:下位词是....的上位词 这种表达方式是根据客观实际,把个别同一般联系起来,使人认识某个个别属于何种一般,他在这种一般中又有何特征。 如果对这个表达方式加以严格的限制,就成为科学的精确的定义。这个限制主要是: 用来构成定义的类概念(上位概念,用词或词组表示)应该是被定义的种概念(下位概念,用词或词组表示)的最近的类。 所说明的被定义概念的特征(叫种差),应该是本质属性。 这个表达方式也是词典常用的释义方式,叫定义式释义,它的原理同定义相同,其精确程度有时等于定义,有时不及定义,但一般比日常表达准确。 词的上下位关系在构词中有重要作用。语言中常看到利用表示某种事物,现象的词作为词根加上修饰限制他的语素,产生出这个词的许多下位词来。 这种构词方法是词汇丰富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整体——部分关系词 思维语言对事物空间的分割、时间的分割,队组成物体的各个部分的分割,都存在不同角度的、多层次的整体——部分的分割,其中有许多分割单位的名称是用词来表示的,这些词就构成整体——部分关系。在这类词中有一部分是整体——成员关系的(学生——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他们同时也具有上下位关系。有一部分是整体——构件关系的(手,手心),他们之间不存在上下位关系。 (一)语言中存在的整体——部分关系词 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整体——部分关系词 地区、地域名称 时间、时段名称 动物体部位名称 植物体部位名称 机械各部位的名称 用品用具各部位的名称 (二)整体——部分关系词的意义关系 从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来看。有分割层次多得有分割层次少的。层次多的,如对人体的分割。如对广大的地区,地域的分割。分割层次少的,如对一般器物的分割。分割层次多少显然依赖于人们对事物认识的需要。 从整体之下,同一层次的表部分的词的意义关系来看,它们可以有同义关系。不同语言分割某一事物产生的整体部分的词的系统往往有不同的地方。汉语中表示整体下各部分的词和语素在构词中有一定的作用,它们往往组合起来构成合成词。这种合成词的意义往往不是语素义的组合,而是借指,比喻其他意义。表整体下个部分的词往往出现在并列词语中,这时要注意意义是否相称。在精确的说明地区,时间时表整体——部分的词排列有一定的次序。汉语是从整体到部分,英语是从部分到整体。 第六章 词义的发展 一、词义发展的类型 (一)词义深化 概念义适用对象不变,表示的对象特点深化。 (二)词义扩大 常见的有六种不同的情况 表明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指空间),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 表明物的词适用对象从部分发展到整体(指成员),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 表明物的词,其适用对象从单一的事物发展到一般的事物,其表示的对象特征也随着变化。 表性状的词适用对象扩大 表动作行为变化的词的行为变化的主体扩大 表动作行为的词关系对象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