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小感
这本书是我自己阅读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从上海到东营到成都,辞职搬家入学经历了四五个月;也是我阅读过内容最丰富的一本书,脑海中充斥整个宇宙的博弈规则,以至于再捧起别的书都多少嫌弃有些苍白单薄。
阅毕回想起开篇的叶文洁和红岸基地,真是感觉过完了漫漫一生。大刘以个别人的生死作为开篇,以整个宇宙的生死作为结束,一个非常大的轮回,即是开始又是结束。偶然事件中渺渺人类的出现其实也改变不了整个世界归零的结局。很多人看完之后怪罪程心,觉得她懦弱圣母,我其实蛮奇怪的。程心作为执剑人摁下了挟制三体世界的按钮,又能把整个地球历史进程往后拖延多久呢?即使她同意维德领导的空间曲率驱动研究,对于更高位的打压有能生存多少人呢?放在地球上来看,延迟一个人的死亡可能有很多种可控的办法,而在黑暗森林中,只能凭借运气而已。
延迟人类的死亡,罗辑功不可没。最任性的面壁者,反而是是坚守时间最长,长到二维化尽头的唯一一位。面对三体威胁构想出黑暗森林定律,第一次用太阳发射坐标;第二次在木星基地上构建坐标。这两次面壁出来的计划太过于精彩,无法言表。书中我非常喜欢罗辑还有给程心送星星送宇宙送希望的云天明,两位地球人想出来的策略应该都是最好的选择了。
三体是我阅读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其中对人类百般防御却无能为力的两次攻击方式的描写,让我不知道是应该惊讶大刘的想象力还是对自己物理知识的匮乏感到伤心。一颗雨滴和一枚二向箔,前者靠本身原子和原子紧密结合而通体致密可以射穿一切无懈可击,二向箔将整个太阳系二维化而至延伸到整个宇宙。太阳系的武器以及宇宙级别的武器,如果不是阅读到的作品如此科幻,我亦难以体会到人们对宇宙战争想象的魅力。就如同破坏一张白纸方式有很多,作者却描写了一种尽我想象力至极也难以看到的方法,尤其对二向箔的勾画。作为宇宙级别的武器,二向箔会将接触到那一点开始所有的空间二维化,如同云天明童话中的针眼画师一般;万物从三维变为二维;如同童话中的百官变成画一张。我一开始以为这也就是攻击武器的尽头了,但二向箔会逐渐扩散范围,一直到攻击者本身,所以攻击者需要主动降到二维才能生存。在三维世界绚烂多姿的体验过,在二维空间只有两个方向必定是难以忍受的枯燥……何况,一开始整个世界是十维。十维降到三维,想想这个漫长的时间跨度,还会去怪程心吗?她只生活了几千个光年而已,她除了见证还能让这个进程有别的可能吗?
「在银河系猎户旋臂的漫漫长夜中,有两颗文明的流星划过,宇宙记住了他们的光芒」
这段故事不是起点,亦非终点,宇宙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插曲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