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往,永以为好。

那个午后,从班车上下来,已近未时。阴霍的天空,依旧弥漫着浓重的雾霾。又是雾霾锁城,欣见马路的湿润,倒难为了市政的洒水车。心中期盼一场颇大的冬雨,洋洋洒洒,可消匿些许尘土,还天穹一份清新。
上年周休,适逢加班。回到城区已是日昳,幸好午饭将就着单位解决,要不又辜负我的身体。因身体乃革命之本。这个世界,除了父母予己的无私之爱,不会有人如此。不求他人爱己,唯有好好爱己,善待自己。
这个俗世,不知怎么了?损人利己成了惯性,且恬不知耻,理所当然。盖是个性使然,碍于情面不予说及。有人说,看不惯他人,乃是自身的修为不够。我似乎理解了王先生的言辞,这是最好的时代,亦是最坏的时代。即便如是,娱乐精神是活在这个时代应具有的美德。学阿Q先生自娱自乐。既然不能改变周遭,绝不同流合污。力求做好自己,勿伤他人。
处州灵泉宗一禅师诗云:“美玉藏顽石,莲花出淤泥,须生烦恼出,悟得即菩提。”凡有奢求,必得烦恼。烦恼即是菩提。关乎佛家的体会,终究六字:“看破。放下,自在。”如此,唯有活在当下。个人极为赏欣如此言辞: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有佛性的,必是心善之人。
每每困顿时,喜翻禅书。梳理心绪。早年,曾购得《中国禅宗语录大观》一书,现今翻之,又听上巫娜刚出的专辑《空花梵行》,权当风雅一番。亦算是雅事一桩。所谓云水禅心,和敬清寂。让己浮躁之心静寂下来。“不见的是自己,却禅定了世界。”所言极是。
看不惯他人,终究是个人的修为不足。“恬淡是养心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歉退是保身第一法。”我想,唯有如是,修为足矣。世间万物皆因缘而生,因缘而聚。人世一生,共事亦是缘分。“人生随缘,便会活得自在。能够安分守己,不被环境所转,心中就不会有障碍。”于是,释然。其实,人生就这么回事,大多的美好只在人们的想象之中。真正的心怀美好是对生命的尊重。那么就心存美好,做一个温暖的人,尔后慢慢老去。
长久以来,崇尚简约、自由。喜清新、自然的美感。比如佗寂、物哀。有些时日,时常焚香默坐。听尺八。翻《源氏物语》。领略东瀛的物哀之美。人世无常,物哀亦是一种生死观。物哀深深地透着空灵的禅意。记得旧时参禅有三境之说:“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空山寂寂,花开花落。此一瞬已是永恒。樱花之美,却为稍纵即逝的美感。在美的瞬间求得恒久的静寂。
那日与发小说及,年老之时,觅一山而居,让伊笑话。如南山如济所想:“找一处茅庵,断绝一切外缘,煎水,烹茶,粗食饮,蔬食,亲旧不知,友朋不来,无山民之骚扰,绝时人之知识,遗世独立,言行不改,则此生之愿足矣!”由此,心如莲花。不再迷惘。内心安祥,不为外界左右。淡然从容,活得自在。
马斯洛需求理论告诉人们:人最高的需求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只是每个人的需求各异。但求按照自己的方式过活。愿岁月如往,永以为好。
2015-01-10 19:23:18| 分类: 素人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