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家族》:打脸自己?是枝裕和自己撕下乌托邦式家庭面具
原创: 有希的小屋 (公众号)

和他的同乡村上春树不同,几度陪跑后,是枝裕和终于凭借《小偷家族》登顶戛纳。
消息一经爆出,举国文青狂欢,甚至传出用上海一套房换《小偷家族》一张电影票的新闻。

是枝裕和是“接地气型”艺术片导演,他的最厉害之处就在于作品非但能得到各大电影节的赏识,还能广泛流传于民间。你若在豆瓣上举个手,说自己不知道是枝裕和,那一定会被喊“滚出文青圈!”。但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神奇的存在,让是枝裕和的口碑有些不尴不尬,他的片子情节自然,温情真实,善于描写家人之间微妙的关系,然而,讨厌的是枝裕和的人也诟病他的作品不够深刻,甚至被认为是小津安二郎不合格的接班人。

近些年是枝裕和的作品确实是越来越美了,不管是《海街日记》里恬静如画的海街风景,善良美好的四姐妹,还是《比海更深》中雨夜找彩票的深情老爸,导演越发像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一般,温柔亲切,画面感人。美亦美,然而却仿佛少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荷尔蒙和严峻的思考。
《小偷家族》成了是枝裕和电影中少见的悲剧性结局。

“家庭试验”是是枝裕和最常用的拍摄手段,环境往往是一个极端的家庭情态,而血缘与亲情永远是充满矛盾辩证的存在。在《海街日记》中,是三个姐姐接纳了同父异母的妹妹一起生活;在《步履不停》中,是重组家庭的亲情交融;在《如父如子》中,是不同阶级之间的血缘碰撞。
纵观上述几部影片,虽然每个家庭的缺失不同,而爱战胜一切的温情结局却是出奇的整齐划一。这是是枝裕和作品的特点,然而单纯的美也容易让人生腻,从17年的《第三度嫌疑人》开始,是枝开始有所改变,到了《小偷家族》,人伦之爱战胜世俗丑恶的“家庭童话”显然得到了颠覆。
看似被爱意笼罩的小偷一家,实则布满缝隙;看似是最佳选择的“重组家庭”,最终还是不被传统道德、社会规约容许。
祥太良知的觉醒和内心的疑惑不甘,治、信代爱得真诚却带着人命的情侣关系,奶奶和亚纪之间始终掺杂着金钱的亲情,一切皆是爱,一切也皆是隐患。当这样的一家最终分崩离析,我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合理的地接受了爱人的分离。当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最后分道扬镳,我们不由地开始怀疑,让他们走到一切的难道仅仅只是爱吗?

亚纪问治,“你和信代是靠什么还在一起”,治指指心,说,“我们靠这里在一起。”亚纪看着治说,“可是普通人是靠利益才生活在一起的。”“我们可不是普通人呀”,治笑笑,回复亚纪说。
可是真的是纯粹的由心而生吗?当我们之间的依存失去血缘的维系,总有不安定的理由,让我们结成爱,或许是因为同样受虐的同命相连,或许是因为哑巴男孩和风俗场女孩一样的内心空虚,也或许是懒惰无能的男人对未来仍有所希冀,所以给被弃男孩起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当被世界抛弃的人们抱团取暖,请让我们相爱。
和谐家庭关系的温柔面具被撕破,是是枝裕和电影突破的关键所在。

是枝的电影,优点在于自然真实的融合了家庭之爱和个体丑恶面,并将这种引人共鸣的家庭境况顺着固有的情节推动展开,既不觉得生硬,也时时让人置身于温暖,然而,这也往往成为是枝裕和拍摄的舒适圈,一名成熟的导演都有自己擅长的导演风格,但要想获得国际上的认可,或者说若想要取得更高一个层次的成功,是非突破自己边界不可的。
是枝裕和做到了,当他突破个体与家庭之间关系的探究和调和,转而拓展到个体、家庭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和艰涩时。祥太选择被警察抓住,放弃偷窃;亚纪终于发现奶奶与亲生父母之间仍有金钱上的往来,而质疑从前奶奶对自己的爱;信代选择告诉祥太他被遗失的地点,给了祥太再找原生家庭的机会。
是枝裕和让这些搭建了这间“爱的小屋”的主人公们,亲手拆散了原本幸福的秘密家庭,他们是不爱了吗?并非,而是当人类最自然的情感被掺入了欲望、创伤、残缺的杂质时,人实际上极易被陷入社会体制的捆绑状态,他们或许开始怀疑自身,所以翔太逃离了“不能见光”的家;他们或许需要靠着一份金钱上的补偿,来安慰自己,所以奶奶每月向亚纪的父母讹三百块日元;他们或许认识到血缘的难以替代,和对自己不被承认的边缘身份悲伤,所以信代选择告诉翔太真相。

真相往往是没有温柔的,当社会上愈加严重的金钱等级对人由外而内的异化成为普遍,家庭又怎么可能脱离于社会大背景的控制。父母对孩子情感上的忽视,或是将愤怒发泄到最不堪一击的孩子身上,是亚纪、祥太和树里的映照;家暴,虐待对妇女的伤害,和社会恶性事件的产生,是治和信代结局的源头;越来越多的孤寡老人得不到社会的赡养,是奶奶只能孤独埋在家中的隐由。
是枝裕和镜头下理想,平静的家庭生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克制的分崩离析,虽然它依然温暖的让人心生爱怜,但却无疑是生出了更加深刻的力量。
真正健康,理想的家庭是什么样的,是枝裕和没有在《小偷家族》中直白的表露出来,但在这个温暖而又令人心碎的破酥一家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它应该是顽强植根在阳光下的,有烟火的,有快乐的,有无数暗流涌动的一家人,他们能够共同经历苦难,一切事敞敞亮亮的样子。因为从来没有纯粹的乌托邦式集体,所以当足够美丽,足够稀缺的“小偷家族”毁灭在人们眼前,才使得电影更具力量和价值。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