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忽已晚

四月槐序。昔杨万里借以《诗经》意境合成绝美的“四月之诗”:“四月维夏,凯风自南。绿竹猗猗,维石岩岩。我有嘉宾,贲然来思。为此春酒,酌言献之。南有嘉鱼,维其时矣。维笋及蒲,维其嘉矣。园有桃,左右采之。摽有梅,薄言掇之。今夕何夕?月出皎兮。东方未明,不醉无归。”只是,斯人何在?而有遐心。
闲暇几日,陪老母回沪探亲,小住数日。这几年去魔都大都是办完事,即刻转回。亲友数年未如此隆重的聚合一起,因日常忙于生计,又琐事缠身,难得相聚。彼时,相聚一堂,可乐享融融亲情。清甜的果香袭来,最为欢愉的是老人们,欢颜逐开,童心未泯。盖是人间有味为清欢。许是初夏的味道,温润且恬静。只惜,相聚时短,终究离别。其实,一晌清欢,亦可慰藉。
时日有闲,无所事事。记得《幽梦影》有云:“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胜,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孰大于是?”闲了真是好。偷得浮生半日闲,何不莳花赏书去。侍弄植物令人欢欣;阅读书籍使人清醒。以草木书籍为伴,甚是欢愉。木心先生说得极好:“我的精神传不到别人身上,却投入了这些绿的叶紫的茎。”花未眠,语未央。真是极好。
时至小满。是夜有雨,临腄之时,倚灯夜读摩诘。“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由衷地喜欢。王摩诘的诗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且又颇具禅意。这些年,随着年长好读前人的尺牍、笔记之类。“竹楼数间,负山临水;疏松修竹,诘屈委蛇;怪石落落,不拘位置。藏书万卷其中,长几软榻,一香一茗,同心良友,闲日过从,坐卧笑谈,随意所适,不营衣食,不问米盐,不叙寒暄,不言朝市,丘壑涯分,于斯极矣。”如是生活之境,为谢肇淛《五杂俎》所营造。亦是余生的期盼与追寻。
其实,期盼亦好,追寻也罢,权当是理想。诚然,大多数人都是重复父辈们的足迹,将就度日。总是湮没在人潮之中,庸碌一生。盖是因为人们没有努力要活得丰盛?!如此,余生亦就如是了。不记得谁说过,我们最不能辜负的是自己,可是却有太多人不知道辜负与自私的意义,最后总是将自己放逐。曾经一段时间,迷茫且愁郁,将己久长的放逐。泡上咖啡,八十度的温暖。有时,所谓人生,不过是一杯咖啡所萦绕的温暖。
世事目恶。 有人说这是一个软埋的时代。被时间软埋,当然,软埋亦是一种选择,或许为是更好的活着。国人都是善忘的。然而,就我辈而言,无论你如何选择,又能如何?诚如冰心所言:“假如生命是无味的,我不要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我是个悲观者。生的终止不过一场死亡,死的意义不过在于重生或永眠。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我不需要来生,有来生吗?
2017-05-26 09:39:43| 分类: 素人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