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活着和死去
我从小生活的小乡村里,老一辈的人,对于死亡这个概念从不谈起,或者说他们从未主动想起过。从他们口中所能知晓的死亡,或是村西头的王婆摔断了腿,亦或是村北口张大爷故去了等等,随后大家唏嘘着谈论他(她)的平生,年轻时的轶事、抚育的子女诸如此类,带着些许伤感,或者没有。仿佛死亡这个概念只存在于某个人已故的那一天,然后大家继续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他们仿佛从不曾在死亡到来前忧虑死去,而对比于现代都市社会里陷于生死忧虑的人们,这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焦虑、抑郁、自杀,这些字眼更加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难道真是都市里的求生比乡村更为煎熬吗?在我看来并不尽然,这里的人们也为生活劳累着,同样经历着自己的离合悲欢。我生活的这里也有那些没能跨过某道坎的抑郁症或是精神病患者,或是情关,或是病魔。但即使如此,他们也从不曾主动想起过死亡,他们仍努力活着,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活着,也不管活着的沉重。此时的“无知”才是存于人本性里的力量,全然异于愚昧。此时才让人觉得那些思考“为什么活着?”的人才是愚昧,才是懦夫,才过不好他们的一生。这大概就是真正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此刻,那句“我不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并不显得高尚。“活着”才是力量。 这是他们的自然法则,这是一种自然天性里对生命的敬畏,对死亡的敬畏。 2018.8.14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