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里令人印象深刻的餐桌戏
查看话题 >这是一部老片子,却走在时代前列--------过年
小时候,一部影片中的餐桌戏至今让我印象深刻,那就是“过年”。
到了年关,东北农村的老夫妇俩盼望着自己的子女回家过年。剧中的妈妈准备了一桌好菜,希望今年家人能够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地过个好年。可惜,电影的走向让人非常难过:子女是都回来了,不过各怀心事,各自算计,在一派表面祥和的年味中,早已掩藏不住人性的贪婪、冷漠和无耻。
老夫妇的子女回来过年,实际上是回来盯着钱的,因为他们知道:老父亲在外面辛苦了大半年,挣了些钱,可不能让别的子女占先了,最好是全部归为已有。因此,本应是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变成了餐桌上的宫心计,就象红楼梦中所描述的:虽然是最亲的亲人,却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最后,逼得老父亲把钱摆在了饭桌上。这真让人心寒:父亲虽然生气,可是也求此举能过个好年,让子女不要再争吵、紧盯、算计他的钱了,他盼望今年的年夜饭不要再象去年那样不欢而散。过年了,老父亲巴望着能好好过个年,这种情绪迫切又无奈。不过当他把钱放在饭桌上时,他还是失望了,因为子女们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隔着荧屏都能感觉到他们内心的喜笑颜开,等待分钱的迫不及待。钱的出现,彻底破坏了年味。
剧中的妈妈是赵丽蓉老师扮演的,演技非常好。成功地演绎了一位虽没有多少文化,可是善良、隐忍、费心的母亲。她清楚地知道子女们的各自算计,父亲的伤心难过,可是她还是尽着自己的最大努力,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表面上的祥和。她缓声慢语地、心平气和地、甚至低声下气地和每个子女周旋着,拉锯着,就是求个安稳的过年,即使子女们敷衍她,她还是在努力着。她害怕家中不断的争吵、打骂,因为这些争吵、打骂都来自于她最爱的人中,她一定要让家里太太平平的,即使这并不讨好,还经常让人感到多事,可是她还是在不断地努力着。这样的形象让人感到亲切和真实,因为这样的母亲存在于千千万万个中国家庭中,也是中国的母亲让人最动容的地方:她为了家庭的幸福,付出自己的全部,即使这些全部看起来是那么微不足道,还会让人反感嫌弃,可是母亲从来不会放弃让亲情愈合的一丝机会。这也是很多人感慨来源:一个家中的妈妈先走了,一个家也就散了。
最终,妈妈的努力还是没有阻挡住子女之间的大打出手,他们为了钱彻底撕破了脸皮。
这部电影上映于1991年,我是在电视中观看的。我惊异于电影中描述的故事,觉得特别不可思议。因为那时是八十年代的后期,尊老爱幼、五讲四美、雷锋精神、互助互爱还是社会风气的主旋律,怎么会发生如此丑陋的事情?怎么还能发生在一个家庭之中?怎么会有如此为了钱不顾亲情的事情呢?怎么会?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长大了,发现了生活的不易。电影中的事情已经看着发生了,而且,有时还会觉得电影中的老夫妻俩还不算最悲惨的,毕竟,过年时,他们的子女都回来了,即使他们是为了钱才聚在了一起,老夫妻俩还有些钱,还能让子女们回家。看看现在的电视调解节目,许多老人没有钱,马上陷入了活该自生自灭的境地,许多子女在电视上都要激动地喊出口号了:老人你不给钱,凭啥让我对你好?言之卓卓,毫无羞愧,生活比电影更加真实,也更加残酷。当我们老了会陷入老年的窘境吗?
“过年”这部影片中的餐桌饭,是我印象中最悲剧的饭局,因为后来的日子证明,那不是艺术,那是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