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算法之40个发明原理
初创企业访谈文章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问题:“BAT若进入这个领域,你怎么办?”看起来似乎很吓人,其实不过是潜在投资者的对你的试探套路而已。假设我现在想创立一家社交软件公司,以号称“互联网水电”的腾讯为假象竞争对手。
忍不住狂想一番:
分割
将物体分割成独立的部分;使物体成为可组合的部件;增加物体被分割的程度。
撇开游戏、媒体与数字内容、网络工具平台,即时沟通的便捷和关系网是腾讯的核心竞争力,那就从跨时沟通和弱关系(或潜在关系)着手构建平台,跨时沟通包括年代(代沟)、时差(国别),弱关系包括身份(角度)、场合(场景)、未知(邻里乡亲)。可以做的软件就包括日志、老少一家亲的交流、点评、相亲平台。
抽取(提取,找回,移走)
将物体中“干扰”的部分或特性抽取出来;只抽取物体中需要的部分或特性。
腾讯最最核心的竞争力是用户基础大,但人的时间精力有限,成功抢占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才具有决胜意义。社交软件只是一个入口,背后的内容才是魂,但就手Q内各功能及其内容而言,比它好的不知凡几,只不过它的用户习惯了腾讯提供的内容而已,这是一个内容抢眼的战斗。面对能够不停买买买的腾讯,最好的策略,就是从上游保证内容的高质,形成优质UGC的人才资源平台。单个产品或内容不足与与之抗衡。
局部质量
将物体或外部环境(动作)的同类结构转变成异类结构;物体的不同部分实现不同的功能;物体的每个部分应放在最利于其运行的条件下。
QQer,Wechater,QQGamePlayer应该变成爷孙、师生、乡亲、同事、战友、爱好者,这是线上到线下的身份自然转换,社交软件并不一定要你待在上面,线下场景何其丰富,做用完即走的工具模式,亦有无限前景。(专门开发微信小程序的公司)
非对称
用非对称的形式代替对称形式;如果物体已经是非对称的,那么增加其非对称的程度。
这个世界并不是一切都要沟通,有时需要强制或随机安排,有时又希望隐藏真实身份,昨天我在微信钱包了解一下保险服务,今早就有人电话推销,Facebook的数据泄漏事件什么时候轮到腾讯也说不定。做一个不收集或仅在本地保留短时间数据的软件公司,兼职值得尊敬。非对称某种程度上讲即差异化。
合并
合并空间上同类的物体或预定要相邻操作的物体;合并时间上的同类或相邻的操作。
最表层的莫过于被其收购,最深层的即像微信跟苹果的关系。你的平台强,但我们互不影响,和谐共进。
普遍性
一个物体能实现多种功能,因此可以去掉其他部件。
腾讯没有“现在的我对未来的我”的留言功能;即时朋友圈、QQ空间算是某种岁月留声机,但它没有简化功能;它也没有定制成册送给亲友的功能。还有很多他们在做却没做好的领域,都是我们可以努力的地方。他们可能不屑于,或无暇顾及,或理所当然的认为“朋友圈不就已经记录了你的一切吗?”。巨头是有克制地做加法,小人则努力地做好减法。
嵌套(俄罗斯套娃)
将一个物体放到另一个物体中,这个物体再放到第三个物体中,以此类推;一个物体穿过另一个物体的空腔。
微信、QQ都有很多群,直到最近才出现很多活跃群氛围的小游戏软件。还有前面提到的QQ内部功能内容的完善优化,也是方向。
配重
通过与其他物体结合产生升力,来补偿物体的重量;由受外部环境影响的气动力,或者水动力来补偿物体的重量。
三大营运商到现在还死不悔改,既然每台手机都有电话和短信功能,为什么不可以像苹果一样完善通话和文字交流这个超级无敌工具本身,而让腾讯变得如此巨无霸。它的成长离不开声画像的美、使用便捷、费用便宜、无需换号的省事,而这些理论上对运营商都不是难事。这里可以做的是跟这些大家伙合作,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和渠道、资源能力。
预先反作用
预先给物体施加反作用,以补偿过量的或者不想要的压力。
每一家公司都想永续经营,这跟公司法相关,但如果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定时爆炸的呢?你会记录很多事情、人物、地点,这些内容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地点,出现在相关人的面前,接着阅后即焚,是不是有点意思?
预处理
事先对物体完全或部分实施必要的改变;事先把物体放在最方便的位置,以便能立即投入使用。
很多软件已经提供很棒的体验,删除前不会询问,删除后可以撤销。后悔药岂非比恼人的三思要更好?
预先应急措施
预先准备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提高物体的可靠性。
人生在世,尴尬不少。哪怕是一个定时虚假来电,也有需要的场景,社交场合缓解尴尬的地方,就是可以发挥想象力的广阔空间。各种备胎、备案、你给我A计划,我替你想好B计划等等。这些应该像输入法的纠错功能一样完备,腾讯目前还没有吧?
等势
改变工作条件,而不需要升降物体。
专注大数据研究,同样是腾讯用户,并不需要他们转移依赖依旧的生活平台,深度挖掘已收集的信息,建立数据模型,帮助游戏、找好友、或话题匹配等机制完善。
反过来做
不直接实施问题指出的动作,而是实施一个相反的动作;使物体或外部环境移动的部分静止,或者使静止的部分移动;把物体上下颠倒。
反社交,类似手机没电了,最后几分钟的交流平台。明确占领用户时间,例如头号玩家中每周二周四关闭游戏平台,但提供线下活动支持。
曲面化
用曲线部件代替直线部件,用球面代替平面,用球体代替方体;采用滚筒、球体、螺旋体;利用离心力,用旋转运动代替直线运动。
既然最好的礼物是陪伴,那么我们跟家长或小孩沟通,不一定是文字视频聊天,一起玩个游戏,AR外出散步探索也是社交的一种。
动态性
改变物体或外部环境的特性,以便在操作的每个阶段,都能提供最佳性能;如果物体不能移动,让它移动,让物体各部分都可以相互移动;把物体分成几个部分,它们能够改变彼此的相对位置。
每个人都渴望体验更多不同的人生和经历,湖南电视台就有个《变形记》的节目,如果这个场景换到更大的场合,会是什么情况?这不是最好一种的社交吗?
部分或超额行动
如果得到规定效果的100%很难,那么就完成得多一些或少一些。
既然我们不可能打败腾讯,那我们就安心做好表情包,写好文案,制定好的会员计划,市场够大,总有不喜欢腾讯产品的人;如果有天腾讯又被我们赶超的势头,我们还要开发游戏、做媒体数字内容、开放网络平台工具,多元化发展吞并它,哈哈,异想天开时,不妨想得再美些。
转变到新维度
把物体的动作、布局从一维变到二维或三维;利用物体不同级别的组合;将物体倾斜或侧放;使用给定表面的“另一面”;把光线投射到邻近的区域,或者到物体的反面。
腾讯在线社交无敌,只有转到线下社交,结合LBS创新社交体验说不定会有新机会出现。另外像快手、抖音、火山以及众多直播类软件,其实已经做的很棒了,他们都在开发新场景,在新的纬度与腾讯竞争流量。
机械振动
使用振动;如果振动已经存在,那么增加其频率直至超音频;使用共振频率;使用压电振动代替机械振动;使用超声波振动和电磁场的结合。
震动出声,震撼人心则让你知名,想要引起他人注意,古时焚琴煮鹤、当代跑车升空,品牌推广可以借鉴;另外,在声音、画面互动之外,震动(触觉)只在很少的领域(如游戏手柄、飞机杯、观影座椅)被体验,未来会不会出现比手机提醒这种震动用处范围更广的地方?
周期性动作
用周期性的动作代替连续的动作;如果动作已经是周期性的,则改变频率;利用脉动之间的停顿来执行额外的动作。
服务好周期型的盛世像奥斯卡、格莱美、奥运会、世界杯,一样可以前途无量,小程序或许是个突破口,用完即走。
有效动作的连续性
连续实施动作不要中断。物体的所有部分应该一直处于满负荷工作状态;去除所有空闲的、中间的动作;用循环的动作代替“来来回回“的动作。
我们每天都要的吃饭睡觉、刷牙洗脸、出行散步,这里难道没有什么机会吗?这顿吃饭做好下顿安排,这次出行安排好下次地点,今天锻炼想好明天的项目,为什么不存在这样推荐安排?这岂不是跟你买这本书,会推荐其他喜欢本书的人还可喜欢什么一个道理?这跟简单的大数据不同。
快速通过
非常快速地实施有害的或危险的操作。
想出名蹭流量,弄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有点像娱乐明星炒作一样,尽量避免危险行为,必须之时得有度。
变害为利
利用有害的因素(特别是环境中的)获得积极的效果;通过与另一个有害因素结合,来消除一个有害因素;增加有害因素到一定程度,使之不再有害。
笑话是“难学的英语拖住了青少年,让社会更稳定、让国家更国际化”,若是有个这样的平台,反正无聊,不如看广告,还奖励评论反馈,即便不能兑现也可用于直接购买广告主的产品服务,让烦人的事情变得有意义还有奖励。
反馈
引入反馈;如果已经有反馈,那么改变它。
赞或踩,超省事省时的表态,但未来但表态应该充分利用语音,记录客户的抱怨,智能AI自动识别分类,这样平台,有没前景?
中介物
使用中间物体来传递或执行一个动作;临时把初始物体和另一个容易移走的物体结合。
目前市面上有支付中介、婚姻中介、房产中介、金融(基金、银行、保险、信托)中介,中介最需要信任机制,一家由消费者自己给中介评级的平台,听起来很牛的样子;或者去中介化,直营直销,既然微信公众平台的口号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那再小的品牌,岂不是都有传播需求?如何在本地服务、网络巨头、实体媒介的夹缝中生存?创新型的地理广告服务平台是不是一种突破?
自服务
物体在实施辅助和维修操作时,必须能自我服务;利用废弃的材料和能量。
没人可靠时,人只能靠自己。若有依靠时?软件平台不能拯救任何人,成功只能通过提升自己服务他人的能力取得,但是可以充分利用政府或其他共享资源,慈善共享平台似乎目前也没有人在做。既然我的书籍和废弃电子产品这么不值钱,为什么我不捐给那些需要的人?这里说的不是小区的旧衣物回收箱,当然,如果它能让我知道我捐的东西都去了哪里,我想资源被回收利用的机会更大。
复制
用简化的、便宜的复制品来代替易碎的或不方便操作的物体;如果已经使用了可见光的复制品,那么使用红外光或紫外光的复制品;用光学图像替代物体,然后缩小或放大它。
我虽然无法一键转移腾讯上所有的朋友资源,我们可以截图通讯录,现在图文识别已如此简单,只要单一ID加上任意一个中间量,就能轻易识别注册用户的好友关系,像网易歌单导入到虾米一样简单。
一次性用品
用廉价品替代昂贵物品,在某些属性上作出妥协。
没钱没人没资源,只能用户自己上;廉价品若用心,也能令人难忘。一个初创企业,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平台去完成必要的工作,而不必自己搭建、完成一切。就像个人博客,我在这卖灵魂也可以吧?
替代机械系统
用光、声、热、嗅觉系统替代机械系统;用电、磁或电磁场来与物体交互作用;用移动场替代静止场,用随时间变化的场替代固定场,用结构化的场替代随机场;使用场,并结合铁磁性颗粒。
人类沟通最怕误会,如果你能清楚的知道我此时的心情、体温、各种感觉,会不会让误会减少,比如用声光电智能提醒彼此,此时可能不宜沟通,三分钟后交流会更高效。
气动或液压结构
代替固体部件。
我联想到的替代,是物理显示器,办公桌面、门被、卫生间的镜子等地,便利贴应该电子化了。
柔性膜或薄膜
代替常用结构;与外部环境分隔开。
聊天机器人,我们的黑名单应该更智能一点,“难道你这个推销的就不会嫌自己烦吗?”“对不起,即时我主人在服务区,也不想理你”等等预知内容,就像电话铃声、导航音效一样丰富可定制。
多孔材料
已经是多孔的,事先往孔里填充某种物质。
现在的多人视频聊天略尬,总有人被忽略的感觉,缺乏真人面对面的舒适感,如何做到:当超出4人视频时,两人畅聊他们的屏幕自动缩小,放大“无聊”的那两位友情提醒你们现在可以聊。产品细节完善。
改变颜色
改变颜色、透明度、发光追踪或原子追踪。
现在各种主题、icon颜色自定已经出现,但多年未见但朋友聊天,并不会自动展示其近况(照片、心情、动态),就不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聊天吗?或者帮我伪装一下,让那些想自我炫耀的“贱人”知道我现在很不错。
同质性
与主物体交互的物体,应该由主物体的同种材料(或具相似属性的材料)制成。
同志,我有什么、缺什么,我可以告诉你,你可以给我介绍一些互补的朋友。人一生中需要那么多朋友,还真不信微信朋友圈是万能的。
抛弃和再生部件
物体的部件在完成其功能后就被扔掉(丢弃、溶解、挥发),或者在工作过程中已经改变;物体已经用掉的部件,应该在工作期间恢复。
人无完人,我们在交友时,不可避免的会暴露自己的优缺点,什么值得提倡、什么应该摒弃,朋友、师长本该担负让彼此变得更好的角色,若一款软件具有查漏补缺的特点,那就是传说中的智人吧,暂叫TA阿尔法人。或者,直接告诉他,我想做乔布斯、查理芒格那种人,所以碰到各种情况,请告诉我,我的偶像会怎么做。
改变特性
改变系统的物理状态;改变浓度或密度;改变柔韧程度;改变温度或体积。
如果我很生气,请让我气息平稳地说;如果我有意嘲讽,请让我更正能量;稍后(在对象冷静些时)再把负能量的气息和语调真实传递给他,当然,这种开关是可选的,避免犯下大错。
状态转变
利用状态转变时的现象(例如体积变化、热量的吸收或释放等)。
人都爱自由,不喜拘束。但我们始终会转换角色、岗位、职能,每当这种转变发生时,我该注意什么?你会提醒我吗?有没有对应的朋友有这种经历?提醒我跟他们交流一下。多少朋友,只活在你的通讯录,而你却从未联系过?
热膨胀
改变材料温度;利用具有不同热膨胀系数的多种材料。
人的圈子一直在变,但有的人就是无法突破。无论纵向或横向,如果能力到了相应等级,会自动匹配好友或对手,岂非乐趣无穷?这种游戏能力匹配机制,何时用到社交层面?
加速氧化
从氧化的一个级别,转变到下一个更高的级别: a.从环境的空气到氧化的空气; b.从氧化的空气到纯氧; c.从纯氧到电离的氧气; d.从电离的氧气到臭氧化的氧气 e.从臭氧化的氧气到臭氧; f.从臭氧到单氧。
加速成长,你的偶像有很多经验,他们读了很多书,有很多感悟,做过很多错事,现在的社交圈,你只能主动学习,我们的平台,加速你的学习,由你筛选,谁做你的引路人。又一个智能AI的方向。
惰性环境
用惰性环境代替通常环境;往物体中增加中兴物质或添加剂;在真空中实施过程。
有的人不见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如何把玩笑开好,如何让人从虚拟的错误中学习,再给你一次机会,你会怎么做?碰到抉择困难的时候,让故事的逻辑和你的朋友帮你参考。
复合材料
代替同性质的材料。
人生来孤独,社交永远需要,你的圈子也不应该只有一类人,它要够大,够丰富,够有趣,最重要的是,我这社交体验,比现在所有的社交平台都人性、新鲜、私密,你要试试吗?
这是思考的路径,很少人会坐以待毙,希望每个人都有从发明原理中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