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终结
维特根斯坦的体验表明哲学用一种可以说是渐进线的方式趋向死亡,在走向智慧的理想的方向上,但要与哲学终结并不容易。朝向智慧的努力,即要实现哲学生活的努力,总是未完成的。举一个例子,我们可以认为,如同精神修炼的沉思是某种令人钦佩的事,但需要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情况。我们内心的话语总是间断、混杂和分散的。
如何规整我们的思想?实际上,有些人能做到极大地控制内心的语言。这些人最接近智慧的理想。大约也有些时刻,哲学家能做到把自身重新整合,对自己和世界有所觉悟。但为了达到这些状态,他需要进行一种永恒的斗争,而说到底,这恰恰不是永恒的。斯多葛派要求人关注每个瞬间,他们讲的与其说是理想的智者,不如说是具体的人。可怜的马可·奥勒留必须写啊写,才能重新找回原本正常的他应有的内心情绪的健康。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