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旅行地图
查看话题 >千日回峰行 | 赌上生命的决绝暴走
在日本的佛教文化中保留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修行持戒方法。其中最著名的佛教苦行便是比叡山延历寺天台宗的终极修行:千日回峰行
佛陀在寻求正法的道路上曾尝试了卓绝的苦行,却未能以这种方式达到觉悟,所以佛陀意识到仅仅靠苦行未必是正觉之道。但我想佛陀的意思是要寻找到适合的法门,学佛不应执着于某个具体的手段,执着于手段常常会让我们忘记了目标。
曾经有人也问过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一个问题,佛弟子在佛堂礼佛的时候是不是不能放屁。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回答:佛子要记得学佛的唯一目标是获得证悟。我们持戒、修行、礼佛,是为了实现证悟,而不是为了最终礼佛的时候能够不放屁。
也正因为此,各种苦行只是一个选项,它可能不适合一些人,但它可能正是另一些人的法门。更因为人心之难调伏,贪嗔痴这三火的猛烈。我更愿意相信,一个坚持每天大拜顶礼说跪拜让自己每天谦卑了那么一点点的人,胜过一个常于辩经而疏于持戒的人。我更愿意赞叹,一个努力克己朴素精进修行的人,远胜于一个热衷于世俗成功,却借口要领会空性必先体会拥有……尤在这末法时代,我对一个决心以艰苦的持戒来追求终极证悟的人便不禁要深深的赞叹随喜。
而在日本的佛教文化中保留了很多历史悠久的修行持戒方法。这其中最著名的佛教苦行就包括比叡山延历寺的天台宗终极修行:千日回峰。

比叡山延历寺
在京都的众多的寺庙中,比叡山延历寺无论历史、地位、规格、规模都首屈一指。(比叡山地处京都和滋贺的交界地)

延历寺是日本平安时期著名的佛教大师最澄开创的天台宗大本山。历来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圣地和弘法之地,被尊为日本佛教母山。日本佛教史中不少杰出的大师、禅师都师出天台宗。

延历寺的修行
作为地位至高的佛教圣地,延历寺建立的佛家修行体制多种多样且十分严苛。比叡山延历寺有所谓著名的三种修行方法:千日回峰行、12年笼山行和四种三昧。

比如12年笼山行,就是持续12年在传教大师御庙内进行供养修行,在完全与世隔绝的状态中,每日供食、完成日课、坐禅和道场内部清扫。

而四种三昧,顾名思义就包括四种不同的三昧修行:常坐三昧、长行三昧、半行半坐三昧和非行非坐三昧。比如常坐三昧,就是除一日两餐和必要的如厕,持续坐禅。而长行三昧,就是除必要的进食和如厕以外,围绕着本尊阿弥陀佛持续诵经边行走修行,修行期间绝对禁止坐下或是躺下。

这些几乎“非人”的修行法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却也被一些佛弟子视作终极觉悟之道。

千日回峰行
在延历寺的修行中,最著名的苦行便是“千日回峰”。这是一个长达7年的修行,分成几个阶段。

修行的前三年,每年有100天要完成每日30公里的行走礼拜修行。接下来的第四、第五年,则变成每年200天完成每日30公里的行走礼拜修行。





等到这700天修行顺利结束,则要进行连续9日完全闭关,即“四断行”包括断食、断水、不眠、不卧。这个严酷的9天闭关仪式称为「入堂」(堂入り)。



在整个千日回峰中「入堂」的9天是最残酷和凶险的。在入堂前会为修行者举行一次葬礼,以示未来的九天是充满了生命未知的终极之旅。

之后修行者便开始在明王堂中保持9天不吃不喝不眠不卧的闭关修行。期间只有每天一次可以祈请参拜所需要的清水,之后便不得出门。期间修行者要完成10万遍不动明王的真言唱诵。

根据一些历史记录,修行者的身体会逐渐散发出类似死亡般的气味,人也会出现严重的幻觉。据说日本历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在「入堂」阶段死去的修行者。


九天的闭关断行之后,人几乎处于极度虚弱状态,出堂仪式必须由其他僧人搀扶协助来完成。如果能够经受住这九天的考验,修行者就成就为行满者阿阇梨。通俗来说,便视其为不动明王的化身了。

接下来第六年,则要增加路程,每天往返京都的赤山禅院,按照固定路线的行走修行。每天行走60公里,持续100天。

最后一年,则是持续200天的修行,前100天,要完成每日长达84公里的“京都大巡回”。最后100天则继续在比叡山完成每日30公里的修行,直到满行。

如果按照一开始的每日30公里的徒步参拜,修行者每天要在凌晨两点左右出发,一边念诵经文,一边一路持续经过延历寺的东塔、西塔、横川等地区,一路既有山路也有坡道,这大约需要花6小时。

当一个修行者能够圆满完成持续7年的千日回峰行。修行者所走的路程大约刚好等于绕地球一周,也就是整整4万公里。
决绝的修行
千日回峰行的满行难度,既超越了我们普通人的想象,甚至也很大程度上超越了修行者的预料。30公里、1000天这些数字仅仅立誓和最终践行从来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体验。

获准进行千日回峰行的修行者必须通过严格挑选。按照佛教传统首先他们必须先完成过一次百日回峰行。但在历史上难免出现因为种种原因无法顺利完成这一卓绝苦行的修行者。

然而,这样一个严格的修行是不允许修行者轻易半途退转的。因此,无法坚持完成修行的人,按照要求必须自尽。

所以,千日回峰行的修行者身着特定的斗笠、白衣和草鞋装束。白衣是日本文化中庄严赴死的装束,代表着时刻可能了断自我的决心。除此以外,修行者必须随身携带死出纽(用于自缢的腰带)、自裁的短剑和10万日元作为必要时的埋葬费用。

历史上的满行者
千日回峰的苦行从平安时代开始,拥有千年历史。那些成功完成了千日回峰行的满行着,被尊称为「北岭大行满大阿阇梨」。

“千日回峰行”的艰苦是超越普通人的想象和耐力极限的。按照日本历史记录,火烧比叡山之后到现在,差不多只有50人圆满完成了千日回峰行。其中有13个人是在1945年之后完成了千日回峰行。

最新的一个达成者是延历寺一山善住院的主持釜堀浩元。他从2011年3月出发,2015年完成入堂式,成为当行満阿阇梨。并于2017年(平成29年9月)最终完成了整个长达7年的千日回峰行。


涅槃的男人
但在日本历史中,曾经也有人在一生中完成了两次千日回峰行(3个人)。其中就包括酒井雄哉。他分别在1980年10月和1987年7月,也就是几乎持续14年,完成了两千日回峰行。

当我们回看满行者的故事时,釜堀浩元或是曾经登上过TED演讲台的塩沼亮润几乎就像是一个天生的觉者。他们都是高中一毕业就走上了义无反顾的佛教修行之路。并在壮年完成了千日回峰修行。

而酒井雄哉人生的前半生却充满了各种悲剧。出生于1926年的酒井雄哉正好经历了日本残酷的战争年代。战后,他的人生也非常坎坷,开拉面店,拉面店失火烧毁,炒股票负债累累……可以说是干什么都失败了。

33岁,他终于结婚了。但这也是彻底令他断除世俗眷恋的最后一次打击。他的新婚妻子在婚后两个月就自杀了。之后,他便成为了空壳一般的人,最终在39岁遁入空门,于比叡山延历寺出家。

1973年,47岁的酒井雄哉开始了他的千日回峰行修行。并最终在1980年圆满满行。但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是仅仅半年之后,酒井雄哉就再次开始了第二次的千日回峰修行。

当他以惊人的毅力完成这长达14年的修行时,他已经年过60岁。他既是日本历史上少有的两次千日回峰行满行者,也是历史上年龄最大的满行者。


之后他以比叡山塔头饭室谷不动堂长院住持的身份,向很多人讲述自己对人生和生命的理解。他写过不少治愈系的畅销书,其中一本叫做《一日一生》,这句话也是他最有名的名言之一:每天都要过得像一辈子。

他也是高仓健的好友(两人都已经往生),酒井雄哉曾经把一句话赠与高仓健,这句话成为了高仓健一生的座右铭:精进的路途上要保持坚韧、终不后悔。「行く道は精進にして忍びて終わり悔いなし」
一日回峰行体验
如果想稍微体验下千日回峰的感受,可以参加比叡山延历寺组织的一日回峰修行体验。在非极端天气的月份,延历寺每月都会组织一次体验活动,参加人数上限为60人,可以在比叡山延历寺的网站上报名预约。

更多日本旅行文化内容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Wechat ID:gowithkt
文中地址均以日语表达,以便复制查询
禁止一切形式的擅自转载,转载请先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