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近一直单曲循环的一首歌
查看话题 >距离
一个文艺女歌手,一个流浪吉他手,一个音乐才女—陈绮贞。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她,喜欢演唱的《私奔到月球》、喜欢她创作的《小手拉大手》。当然,喜欢一个人,就是喜欢听她唱出每一首歌背后的心情故事。偶然,再一次听到她的一首歌,此时也在她的音乐里,写下自己的心情故事。
听,那《距离》的声音,所以心中产生了一个“距离”,是现实与未来的距离,是人与人、心与心的距离。追梦有距离,追人也有距离。不管是追梦抑或是追人,歌词里“进一步就是退,退出你的影子覆盖范围”。一种“悖论”式的表达,心情中掺杂一种“进与退”的纠结。现实中,明明是和歌词内涵不同的生活感受,仍旧感觉这是好贴切的一种讲述,好特别的一种创作手法。不知道是歌词真好,还是这首歌在今天来说比较应景。一整天,无论是一个人躲在安静的角落,还是一个人独自走在人来人往的路上,都一直在单曲循环这首歌。带上耳机,似乎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可以细细的品味歌词里的每一句话,聆听着,感受着她创作这首歌的心情,慢慢去听懂她想讲述的故事,同时也慢慢想听懂了自己的故事。
不知道为何,出发久了,总会觉得路走远了,距离出发点越来越远了,没得回头了。不管是科研,还是生活,都是如此。梦想之所以成为梦想,是因为它好像夜里做梦一样,才能实现的理想,它总是和现实有一段距离,而且这段距离可能还不小,甚至是一段无法逾越的“鸿沟”。总是这样,每次发现某一条路走不下去,总想停下来。一旦停下来的时候就会胡思乱想,想放弃,想坚持,就像歌词唱的那般“进与退”。纠结,是该放弃,换一条路,然后重新出发;还是继续原来的坚持,继续把原路走下,哪怕原路离梦想的这段距离还有点长。
有时候,还想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答案,找到重新出发的理由。但是,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不一样,别人的生活不可复制,别人的故事也无法抄袭。又或者,别人此时不一定会理解你的心情,你所在意的一切,在别人看来根本不值得一提,甚至不屑。如此,我又怎么能从别人身上得到答案呢?即便有答案,也只是别人的答案,似乎也与我无关。也许,还有可能别人想的答案并不是我想要的。突然又想起,就像《解忧杂货铺》里浪矢爷爷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的心中,其实早也已经有答案了,我只需要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即可。
无论是科研工作还是生活,都不会总是一帆风顺。这一切,宛如大气中的罗斯贝长波那般,既有波峰又有波谷。人站在波峰的时候,站的高望得更远、更清楚,一旦落入波谷,处在低处,能看的东西非常有限,就会迷茫和慌乱。此时,也许会纠结该向前还是后退,但是无论向前还是后退,此时都是上坡路,都只会异常的艰苦。既然都是上坡,都是一个痛苦的煎熬,与其后退认怂,还不如继续坚持。运气好一点的话,说不定还能在另一个波峰看到一番不一样的风景。
果然,不管看书还是写东西,原来音乐可以创造一个宁静的世界。同时,一个人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安静的对话自己。只顾戒去心灵深处的躁动与不安,而不需要理会繁华世界背后的喧嚣。
未来的路还很长,梦想和现实也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不管如何,一定要懂得坚持与等待。也许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等待,而是等了才有希望!

